我儿时的小伙伴秋明打小就不安分,他家跟我家一样是极普通的工人家庭,未来的就业指向应该是工人或者其他能养活自己的职业,老老实实,平平安安过一生。可是他偏不,他玩另类,玩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很洋。他玩文学、玩音乐、玩医学,总之都够洋的。
我是文学爱好者,跟他还能玩到一块。其他邻居的孩子,他理都不理。
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虚荣和刚愎自用。
虚荣的具体体现就是别人懂的知识他一概不认为那是知识,经常会在别人讲话的时候拦腰割断。他的一点知识要夸大再夸大,最好让人都知道他那才是知识,是真知识。
比如,有一次我在公厕碰到他,他问我最近读什么书。我说读《金瓶梅》,他不屑地说,你怎么可能读到《金瓶梅》呢?
因为当时《金瓶梅》是大禁书,我能读到,他却读不到,岂不是把他压过去了。
我说,我读的就是《金瓶梅》,书名叫《金瓶梅词话》,其实金瓶梅词话就是真正的“金瓶梅”。他说,词话呀,金瓶梅诗词怎么能叫《金瓶梅》呢!又是一脸的不屑。
转而他问我知道小提琴的四根弦都是什么弦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他就从最粗的到最细的四根弦报了一遍。什么GDCF的我也没听清楚,然后他满足地看了我一眼,说哪天我找一本《金瓶梅》给你看吧。
他不愿意低头,也不够虚心,是那种不善于互动和相互沟通的人。他好学,不愿意跟人家学,他好学,又好像是学给人家看的。
虚荣倒是小事,虚荣可以激励自己学习,尽管是因为虚荣的需要。但是刚愎自用就毁人了,因为刚愎自用就是自以为是,就是不愿意多多地低下头向能人请教。秋明在这方面吃了很多很大的亏。
记得他刚学习拉小提琴时,很勤奋,拉得很苦。天一亮我就能听见吱吱呀呀弓子锯弦的声音,从我家门口望去,准能见到他优雅的身影映在他家的窗子上。这样他坚持了有三四年的光景。
有一天,我听见他大发雷霆,隔窗望去他正指着一位小提琴的前辈质问:“我问过你弓子的事,你让我一定要轻拉,我轻拉了两年,现在你居然又说我拉得轻了!我这两年不是白拉了吗!”
原来,两年前这个前辈给他做了一次指导,告诉他开始练习的时候要轻一点,稳一点。他听进去了,一“轻”就是两年。这之间,他没再跟这位前辈交流过,他是那种不愿意低头请教别人的人,所以出现了上面的问题。
现在分析这件事,我认为主要在他们沟通不够。因为前辈让他轻拉,会有很多种可能。可能当初他拉得过重,让他轻点;可能他初学不久,弓子不稳,开弓和收弓力度不匀,先用轻拉的方式固定下来,然后再加大力度;还可能仅仅是在说他当时拉的那首练习曲应该轻一点,这是教学上的要求。总之,不管什么可能,只要隔上几天,哪怕是一周、一个月,再想办法让前辈听听自己拉得怎样,就会得到准确的指导,如果错了还可以得到修正,不至于浪费了两年的时光才发现自己的问题。
其实多请教,多沟通并不丢人。别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在给人家打工的时候,我仍然要把握住一切机会向老板汇报工作,倾听老板的意见,尽管他们有的人比我小很多,因为在公司经营的问题上,老板传出的信息价值最高,含金量最足。我要想干好自己的工作,领到高额的薪酬,必须干老板最满意的事。不了解老板怎么干老板满意的事呢?
沟通可以少犯错误,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员工跟老板沟通,进步快。老板跟员工沟通利于引导。如果你要自己创业,又雇上几个人,你还真就得多沟通。比如你想给某个员工月薪3000元的薪水,可这位员工的心理价位仅为2500元,你岂不是无谓地加大了成本。再比如,公司的业务骨干已经对收入不满了,你还以为他们很知足,没有及时给他们加上一点薪水或者奖金,他们一气之下带走了客户,你的损失不是很大吗?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误解,多沟通误解就少,多沟通消耗就少。我们一生的时间就那么3万多天,所以一定要学会沟通,把一生的好光阴用足。
年轻人最大的弱点就是爱主观夸大自己的看法,而且按照自己想象的东西对待不同的事物。这虽然应该归咎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包括家庭的和学校的。但是,你走向社会以后不能有效地工作,不被社会接受,以至于没饭吃,却实实在在是个人的事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进入社会和岗位的时候,自我“清空”。清空以后,你的心,你过去储存的信息让位于未来要进来的信息,你就会是一个开放的人,你就容易融入新的环境里,学会新的适用于社会或职场的本领。
记住,你过去积累的信息都已经不再适用,下定决心将其清零。否则,你还沉浸在自满之中时,其他人可能已经遥遥领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