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什么是老板的永恒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无论是国企老板还是民企老板,知识结构都有了总体提升。

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有了金钱和地位就会对生活有更高品质的追求。他们在许多场合更愿意谈论社会、人生、思想和文化。即便是学历不高、各方面知识欠缺的老板,手中攥有财富以后对文化品位、人文情怀这一方面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常常会喋喋不休地对别人阐述一些自己的人生思考和价值观。他们特别希望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有品位、有文化、有修养、有爱心、有人生追求的完整形象。

我们做员工的很是有幸,因为老板把他们的思考和成功经验免费送给了我们;我们做员工的很不幸,因为有许多老板的思考很幼稚、很好笑,还常常重复地阐述同一种观点,同一个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听,不能不瞪大眼睛用心地听,同时还要点头表示听懂了,甚至做附和状地去笑。

在当今社会里,处处谈钱的人虽然已不被人们耻笑其庸俗,但是能把钱视为粪土的形象还是让人仰视的。我们的许多老板特别愿意让人仰视,而这仰视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财富,以至于许多员工真的以为他们的老板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老板这样的形象无意之中误导了一些年轻人,引领他们走向歧途,让他们的谋生意识和愿望不再那么强烈,整天想的也是“完美”人生。

由于对谋生本质缺乏认识,在竞争中屡屡落败,不是在晋升上软弱无力,就是在岗位上朝不保夕。因为老板提、贬员工,或者决定员工的去留最终还是以业绩为标准。老板们清醒得很。

我们员工一定要记住,老板永恒追求的就是利益!

尽管有些老板不同意这样的说法,甚至他们的内心也真的更愿意追求利益以外的价值。但是,请不要被繁花迷了眼睛,记住:老板要利益,你要生存!

我有幸参加了一个老板培训班,本想从中学习一些管理经验,却发现培训师教的竟是让老板怎样“修理”员工,尽管这样的培训班费用不低,但场面依旧十分火爆。

培训师总结了员工N种捣蛋的类型和原因,然后又提出N种整治的办法。听得我心里拔凉拔凉的,我预期的高含金量的课程竟然是一堆废铜烂铁。

课间的时候,我带着困惑向培训师咨询:“如果就一套房子要分给员工,是给曾经做过贡献的老员工,还是给正在发奋苦干的新员工?”

他回答得很果断:“给可能在未来能创造效益的员工。”

他的话一下点醒了我,我就曾是一个公司功勋卓著的元老,但是我的业绩停止提升以后,所有的好事就都不跟我沾边了。我想,其实很多老板根本就不用培训,他们从骨子里就知道怎样做。

当年红极一时的打工皇后吴士宏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她的头衔是美国全球首富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中国区总裁。此前,她只是一个普通护士和IBM的勤杂人员。

微软选中她是她在IBM做销售时的辉煌业绩。在她担任IBM华南区总经理的两年半当中,华南分公司的业务翻了两番,她也因此获得“南天王”的称号。但是在微软时她的业绩虽然也有上升,但是离公司总部的预期还有距离,最终离开了微软。

吴士宏离开微软后在电视上谈她离去的原因时好像是说她与公司在理念上有分歧,我记得具体的分歧是“中国微软”还是“微软中国”等提法。我至今不明白这两个提法有什么区别。最近有业内人士提到这件事,认为她离开微软的主要原因就是业绩没有达到要求。

用一个人或者不用一个人,在跨国大公司里通常都是因为利益的原因。

吴士宏因“创利”来到公众的视线,很快又因“创利”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没有一个老板会因为你仅仅是个好人,何况“好人”二字还是自己认为的,就给你高位和高薪,所以,一定要在业务上下功夫,有了真本事就不用担心岗位和职位的问题,也无需过多的关注人事上那些鸡毛蒜皮的烦心事了。

我记得,在一家图书公司做业务的时候太过用心,以至于忽略与同事的关系。公司里的许多人看不惯我,有一度还对我进行了集体弹劾。为此老板还秘密地开了一个会,决定我的去留。最后,老板拍板决定继续对我任用,反对我最凶的那位公司元老是老板拜把子兄弟,他对老板进行威逼:“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但是老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因为公司业绩的半壁江山在我的手里。”

现在想想,我为人处世一定是有问题的,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人弹劾我呢?当然这里面有人是因为自己的业绩不好在里面搅浑水,但主要还是我做得不够好。

从上述这个例子中,大家是不是已经看出在关键时刻,老板的“居心”或者叫“良苦用心”到底是什么了?

老板是何许人?他们永恒的追求是什么?我曾在《在老板的刀刃上行走》一书里有过阐述。其中一段故事被许多媒体转载、转播过,有的人还在做成“播客”在网上传播。

我从国家图书馆下海加入的第一家私企是个艺术品公司。老板是个画家,由于下海早,也就比别人早挣了一些钱。进公司后,我发现他整天跟员工们谈诗论艺,好像视金钱如粪土。我很喜欢这种氛围,但又觉得哪有点不对。可既然老板让员工们都跟着他的感觉走,也就只好随他去了。

果然,不到三个月,老板对我们的脸色就渐渐变得很冷漠了。忽然有一天,在全体员工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说:“公司不是请客吃饭的地方,公司是以效益为核心,以金钱为目的的……”接下来,就宣布了一批员工的辞退名单,我也在其中……

一下海就呛了一口,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但自此,我也得到一个在私企工作的基本认知:老板就是老板,企业是他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尽管他可能跟你志趣相投,尽管有时还掏心窝子跟你说心里话,可打工者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假象迷惑……

上面的这段自我描述和认知,曾给过许多人以启发,我希望读过它的朋友们都能从中获益。 Gmb7Y88RYZbqLKlxwMt7eppZPjtbfCmJyVaaEahkWwAX+PXKPCmqMbnhTT45in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