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没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罗宾·威廉姆斯——昂首阔步地走上舞台,坐在前排的谷歌员工欢呼雀跃。
他们在拉斯维加斯的希尔顿礼堂,身后的观众是一群科技狂(大多是男性),脖子上挂着姓名牌。2006年第一周,谷歌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CES)上大获成功。谷歌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首席愿景家拉里·佩奇(Larry Page)上台展示公司的发明成果。在演讲过程中,威廉姆斯加入了他的行列。
乔治·斯特洛姆波洛斯(George Strompolos),一名“新谷歌人”——谷歌的员工称自己为“谷歌人”——坐在人群中等待“谷歌视频”的亮相。他知道,这场演示直到最后一刻才定稿。一年前,谷歌开展了第一次数字视频实验。当时的谷歌风头正劲: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230亿美元,在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成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谷歌强烈渴望创新,与硅谷的其他公司一样,谷歌意识到,电视、电影和家庭视频正在向网络转移,公司必须把握住这个趋势,才能在未来几十年有立足之地。
它只是不确定该如何实现这一点。谷歌视频作为一项互联网服务首次亮相,它将电视字幕转换为可搜索的数据库,类似谷歌搜索引擎和网页之间的关系。谷歌对用户生成视频也做了尝试,但谷歌高层认为,当务之急是让专业媒体上线。罗宾·威廉姆斯一离开舞台,佩奇就公布了这个项目——全新的谷歌视频商店,这是互联网对已被束之高阁的有线电视盒做出的回应。佩奇承诺,谷歌商店里的节目应有尽有,不管是NBA比赛,还是《波波鹿与飞天鼠》。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CEO莱斯·蒙维斯(Les Moonves)登台宣布,其电视网的一些节目也会在谷歌商店里播出时,斯特洛姆波洛斯着实吃了一惊,鼓起掌来。但是,这位新谷歌人还是觉得这太不够新颖。他很钦佩网上涌现的那些业余媒体,它们很有叛逆精神。他在YouTube上看到了《懒洋洋的星期天》,知道大批的年轻人都在涌向那里,他们不会来看谷歌视频,更不会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黄金档吸引。但他和几乎所有其他谷歌人都不知道的是,拉里·佩奇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早在11月,一位副总裁就给佩奇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谷歌视频工作人员关于初创企业YouTube的讨论。佩奇浏览了一下,4分钟后就回复了。他注意到红杉的投资,写道:“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收购它们。”
在拉斯维加斯展会两周后,又有一封电子邮件发了出来,这次发到了ideas@google.com,这是一个所有谷歌人都能查看的邮箱。销售助理丹·奥康奈尔(Dan O’Connell)在星期日晚间发了这封电子邮件。作为一名吉他手和滑雪高手,奥康奈尔发现,他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关于自己这两种爱好的视频,甚至可以轻松上传自己的视频。“我们应该寻求与YouTube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在其他公司(特指雅虎)还没有收购它之前,先下手为强。”奥康奈尔写道。
第二天早上,佩奇将这封邮件转发给了他的首席律师,并加了一句:“关于这件事我们进展如何?”
* * *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一起发明了谷歌,人们叫他们拉里和谢尔盖。在谷歌,同事之间都是直呼其名,这是“技术咖”颠覆美国企业等级制度的另一种方式。2006年,“谷歌男孩”的故事(媒体仍称他们为“谷歌男孩”)已载入硅谷的传说。桀骜不驯的天才佩奇来自密歇根州,由两位计算机科学家抚养长大。脾气暴躁的数学专家布林跟随家人从俄罗斯来到美国。两个人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入学典礼上相遇了,一拍即合。“拉里和谢尔盖都受过蒙台梭利教育,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就无法理解谷歌。”谷歌早期的副总裁玛丽莎·梅耶(Marissa Mayer)曾告诉一位记者。两个人就读的学校都致力于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反抗权威。他们把这种理念带到了公司。“为什么工作时不能玩玩具?”梅耶说,“为什么不提供免费零食?为什么?为什么?”这两个男孩先是对网络搜索进行学术研究,之后创办了一家公司。他们从一个共同的朋友那里租用了场地,这位朋友就是苏珊·沃西基,YouTube未来的负责人。沃西基当时住着面积为2000平方英尺
的房子,将其中的车库租给了他们,看着他们在里面塞满了电脑服务器、设备,还带来了更多聪明又勤奋的人。
当时还有许多其他搜索引擎,但那些搜索引擎只能利用网页上使用的文本,将搜索结果机械地罗列出来。谷歌搜索则根据一个网页从其他网页获得的链接量,对网页排名,利用网络的递归逻辑,即利用互联网自身,来优化搜索结果。谷歌的每一次搜索都能进一步改进谷歌的工作。不满三十岁的佩奇和布林,在公司的创建文件中,附上了一份宏大到让人觉得略显荒唐的企业使命:谷歌将“把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组织起来,让人人都可获取使用”。2006年,谷歌在互联网触及范围内的一切事物上开展了这项任务,包括电子邮件、图像、地图、街道,以及有潜在法律风险的领域。一位2004年加入谷歌的律师,曾被谷歌招聘人员一脸严肃地问道:“你是想加入我们扫描全世界所有书籍的项目,还是想加入我们录制全世界所有电视节目的项目?”
律师愣住了,问道:“什么?”
“谷歌男孩”着眼未来,引领方向,但很少做基础性的工作。他们是愿景家,不是经理。投资者说服他们聘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担任CEO,施密特是一位资深软件工程师兼高级管理人员。一位早期的投资人解释道,施密特是“让火车准时运行,打破创始人之间僵局”的人。施密特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由一些副总裁组成的内部圈子维系。大部分的基础性工作都落在了玛丽莎·梅耶和苏珊·沃西基这两位女性身上。苏珊·沃西基在出租了自家的车库之后,很快就成为谷歌的第16号员工。同为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梅耶负责“谷歌图书”项目,沃西基负责谷歌视频。员工亲切地称她们为“迷你创始人”——她们是精明、雄心勃勃的经营者,帮助佩奇和布林实现他们的愿景。随着谷歌的发展,这两位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得到谷歌创始人关注的女性。
谷歌图书的战略简单直接,即让每张印刷页面都有一个数字化的副本。相比之下,谷歌视频则很难立足。继电视字幕业务之后,谷歌视频团队增设了业余视频业务,并于2005年4月发布了视频征集令。沃西基和一群同事聚在一起,观看第一批提交上来的视频。视频里一只毛茸茸的紫色木偶在屏幕上活灵活现,用沃西基听不懂的语言唱歌。三十六岁的沃西基身材娇小,着装朴实,留着不起眼的深褐色短发,没有任何新晋百万富翁的迹象(得益于谷歌的公开上市,她确实成了百万富翁)。她几乎没有任何媒体制作经验,这些令人困惑的紫色木偶只会证实她最初对业余视频的质疑。 什么样的人会希望陌生人在网上观看他们的视频?谁会愿意看陌生人?
几年之后沃西基表示,当她让家里的两个孩子当观众做测试,为他们播放这段视频后,她的看法改变了。孩子们当时看了视频就被逗笑了,要求再看一遍。
但回到2006年春天,沃西基的业余视频业务如履薄冰,而且明显遇到一个问题:谷歌遭到了YouTube的痛击。这家由圣马特奥一个小团队运营的网站,每天的视频播放量高达4000万次,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电子杂志《石板》( Slate )上, 科技作家保罗·博廷(Paul Boutin)称赞YouTube和MySpace是“下一代互联网,人们在这里贡献内容和消费内容一样简单” 。谷歌1月在拉斯维加斯的展会上亮相后,博廷曾预测谷歌的视频商店将很快取代有线电视。“我错了,”他在四个月后写道,“我认为谷歌未能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和YouTube相比,谷歌太难用了。”
谷歌CEO施密特很不开心。他通过电子邮件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了沃西基,并补充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比不过YouTube和MySpace的原因。”
沃西基用她的黑莓手机迅速回复,并向老板保证,他们会将大部分烦琐的步骤取消。谷歌视频最初要求人们安装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现在不必了。两周后,他们将拥有一个比YouTube更快的网络系统,带有YouTube风格的“标签”和视频共享等功能。沃西基表示,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谷歌本以为人们会付费下载大量的热门影视节目,但他们已经打算放弃这一战略了。“我认为我们现在做的是正确的事情,能赢,只是在时间上有些落后。”她写道。回到办公室后,她进一步向施密特保证,他们即将与维亚康姆达成协议,为谷歌提供《海绵宝宝》和《明星大整蛊》等节目。
她还有一张牌可以打:“利用谷歌搜索。”也就是说,在谷歌搜索主页页面放上视频商店的链接。
然而,她的一些下属并没有即将胜利的感觉。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年轻人希瓦·拉贾拉曼(Shiva Rajaraman)回学校继续深造后,在谷歌视频找到了一份工作。互联网公司一般在职位晋升上提供两条路径:
工程路径
——通过编写代码让技术发挥作用;
产品路径
——通过设计产品和制定策略让技术得以应用。产品经理相当于迷你版的CEO。拉贾拉曼曾在中等规模的软件公司工作,之后进入商学院,转型成为一名产品领袖,进入互联网龙头企业谷歌。
结果呢?
谷歌视频并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地方。作为一名嘻哈爱好者,拉贾拉曼注意到,艺人崛起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再是老牌的音乐电视了,而是在新的文化晴雨表YouTube上。而当他打开谷歌视频的时候,只能看到查理·罗斯(Charlie Rose)
。
谷歌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利因素:不愿意发布未经审查的视频。(2005年,美国作家协会就谷歌的图书扫描项目对它提起诉讼,这让谷歌的律师神经非常紧张。)工作日时,因为谷歌视频的团队成员都会打卡上班,所以审查视频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但是一到周末没有人上班的时候,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如果人们在星期五晚上上传了一段视频,却要等到两天之后才能在网上看到,这让人怎么忍受?尤其是在YouTube完全可以实现上传后立即可见的情况下。作为一家大胆的创业公司,YouTube可以承受谷歌这家身负重任的上市公司所无法承担的各种风险。
拉贾拉曼还发现,他的一些同事同样士气低沉。谷歌视频不是公司的利润中心,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个浑水摸鱼的地方,一位同事就是这样。谷歌设置了奖金,奖励给推荐年轻实习生的人,于是这位同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工具,在大学生简历网站扒取信息。每到空闲时间,他都会去网站列表中提取邮箱地址,导入推荐系统,希望有学生能找到实习工作。拉贾拉曼认为,致力于“未来伟业”的人不应该是这副样子。他开始怀疑自己加入谷歌视频是个错误。
* * *
但赫利那边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形了。他原以为自己把事情搞砸了,结果却大获成功。
那是2006年7月发生在爱达荷州的事情。当时他在太阳谷,直面一群娱乐圈最有权势的大佬。太阳谷是投资银行艾伦公司每年举办庆功宴的地方。所有影视圈的高管都出席了,他们头顶上光秃秃的,身上穿着艾伦公司提供的蓝色马甲。每年夏天,艾伦公司都会挑选一些幸运的新兴企业出席会议。2006年,它选择了YouTube。
赫利在台上展示幻灯片,这是他的营销和宣传经理朱莉·苏潘(Julie Supan)制作的。几个月前,YouTube在给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一封信中,介绍自己是一个简单的“网络论坛”。赫利不是一个天生容易满足的人,现在他试图增加筹码。“YouTube是一家消费媒体公司,”他开始讲道,“YouTube就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我们专注于打造可持续盈利的业务。”(那个月,YouTube实际上亏损了100多万美元,但他没有分享这个数据。)赫利展示的都是有利数据:每日视频观看量8000万次,视频上传量超过200万个;美国60%的在线视频通过YouTube传输。他同时也展示了谷歌视频的相关数据:17%。YouTube是“新视频剪辑文化的发源地”,是可供各位大佬推广影视节目的平台, 是他们的合作伙伴 。他提到了Brookers与卡森·戴利的合作,然后试图高调结束演讲:“人们希望被看见,YouTube则为所有人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台下响起礼貌的掌声。
赫利走下台后,立即为自己的平庸表现向站在附近的一位银行家道歉。根据这位银行家后来的回忆,赫利当时几乎要哭出来了。 天哪,不是吧,这真是个天才! 银行家当时这样想。这些大佬们被一个与Napster同类型的、聪明的朋克小子教训了一顿,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未来的准备多么不充足。赫利摆出一副对周遭世界漠不关心的冲浪运动员的样子,看起来毫无威胁,其实是条披着羊皮的狼。一些大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互联网亿万富翁和电影工作室老板马克·库班(Mark Cuban)——指责YouTube是一群盗版者。但大多数业内人士表现出善意的兴趣,甚至同情。那年夏天,时代华纳的一位高管到YouTube参观,注意到全公司六十个人只有十条电话线可以用,告诉记者他“忍不住为他们感到难过”。
赫利在太阳谷亮相后,媒体将他称为“硅谷金童”。他在一次活动中与比尔·盖茨(Bill Gates)聊天,还教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如何开通YouTube账号。他见到了《星球大战》的创作者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邀请他加入YouTube的董事会。(卢卡斯拒绝了。
)8月,赫利的销售团队谈成了一大单广告合同,这让YouTube首次实现盈利。(但好景不长,第二个月又出现了赤字。)他们开始与唱片公司、电视网和手机公司谈判。赫利和陈士骏穿上黑色西装外套(下面搭配的是牛仔裤,衬衫下摆依然留在裤腰外面),在办公室廉价的红色宜家窗帘前,拍了张光鲜亮丽的照片,刊登在杂志上。
即便是丑闻,也能提升YouTube的知名度。那年秋天,一位目光犀利的博主发现了longlygirl 15及其假明星布里的真相。《纽约时报》揭露出该账号的幕后操纵者其实是一些有抱负的电影人。然而,即使这个诡计被曝光,观众依然不离不弃,他们还想知道布里接下来的故事。
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赫利差点丢了工作。
随着业务发展,红杉投资人博塔觉得是时候引入另一位CEO了。在一年前的投资备忘录中,博塔曾写道,YouTube需要“尽快聘用”一名CEO。红杉曾对谷歌做过同样的事,即引入施密特与其创始人一起工作。博塔打算找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理,位置在赫利和陈士骏之上。他差不多已经确定了一位人选,即迈克·沃尔皮(Mike Volpi)——网络设备提供商思科(Cisco)的高管。
YouTube董事会的另一位成员也在思科工作。那年秋天,赫利和陈士骏在办公室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厅和沃尔皮见面。沃尔皮的想法和硅谷的其他人一样,认为YouTube可以利用订阅功能赚钱,向影视节目收取流媒体许可费。他自认为此次会面很顺利:YouTube的人都为人随和,对网站视频上传的便捷性充满热情,这也是YouTube的独特优势。但那次见面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YouTube的消息。
而在谷歌的家乡山景城,一切都以更快的节奏发展变化。
* * *
苏珊·沃西基春天展示给其CEO的谷歌视频功能没有一个起作用。8月,谷歌打出了它的王牌:在其最有价值、每天数百万人到访的谷歌搜索页面上,添加了谷歌视频的链接。但谷歌视频的流量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改观。一位谷歌视频员工回忆说,当时他都震惊了:“我们使出了秘密武器,打开流量的水龙头开关,竟然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有一天,希瓦·拉贾拉曼在办公桌边,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这个人是萨拉尔·卡曼加(Salar Kamangar),他身材瘦小,讲话温和,是谷歌的传奇人物,员工中没有人不知道他。卡曼加最初在谷歌做志愿者,承诺为他的斯坦福同学佩奇和布林免费工作。程序员卡曼加出生于伊朗,曾创建“关键词广告”,这是一个用于拍卖搜索广告的系统,是谷歌永不枯竭的油井。员工们称他为谷歌第三号有影响力的“迷你创始人”和“谷歌秘密总裁”。他一直在暗中关注YouTube的崛起。
“我需要做几张幻灯片,”卡曼加对拉贾拉曼说,“也许你能帮上忙。”他在那些文件中列出了收购YouTube的正当理由。
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接下来几周的记忆都有些模糊。赫利四处寻求要约收购,但对方无法忽视YouTube日益增加的版权问题,以及不断飙升的托管网络视频带宽成本。曾斥资5亿美元收购MySpace的福克斯新闻集团前来询价。黄页出版商R.H.唐纳利(R.H.Donnelley)甚至已经投标。但真正重要的只有两家公司:雅虎和谷歌。
谷歌请瑞士信贷银行评估这笔交易。银行家们聚集在谷歌的一间会议室里,观看YouTube上的视频,他们被逗乐的同时也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这个满是愚蠢视频剪辑的网站要价如此之高?那一年早些时候,赫利和陈士骏曾与谷歌商谈过收购事宜,但他们觉得谷歌只出价5000万美元,太低了,他们拒绝接受。而谷歌现在的提议是6.15亿美元。一位银行家认为,谷歌要想说服公司股东接受这笔吃力不讨好的交易,应该没那么容易:“好消息是YouTube还没有任何收益。坏消息是你从未听说过它。”
为避免被人认出来,赫利和陈士骏将与雅虎高管会面的地点谨慎地选在了办公室附近的一家丹尼餐厅。而与谷歌高管的会面则安排在第二天。YouTube的人开玩笑说, 如果在同一家丹尼餐厅见面,是不是很有趣? 结果他们真的这样做了。
10月6日,星期五,赫利和陈士骏在办公室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员工会议。这是在比萨店楼上的最后一次会议。如今,YouTube已有接近七十名员工,在旧金山一个寂静的郊区,圣布鲁诺北部,租下了更大的场地。他们喝了啤酒,还搭了一座香槟塔来庆祝这次搬迁。几个人把空饮水机翻转过来,形成一个临时的鼓圈。谢弗又拍摄了一段视频。“在这个地方,我们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像牛一样挤在一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镜头在办公室里拍摄了一圈,“内容审查队正在奋力排查色情内容。”垃圾桶里的比萨盒和中餐外卖盒都溢出来了。厕所里的卫生纸都用完了。
一位在YouTube搬走后到访办公室的人回忆说,他在传真机上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勒令终止函。
大家都神经紧绷。雅虎虽然打算收购YouTube,但还是在近期对YouTube提起诉讼,指控其挖走了雅虎一批销售人员,但这批人现在又不得不突然打包离开YouTube。许多员工听说了关于收购的传闻,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心。每个星期五,YouTube都会有一条笑料反复出现——赫利站到椅子上召开员工会议,开场白每次都一样:“大家好,我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消息要宣布:我们要被易趣收购了。”(YouTube创始人对PayPal收购者易趣的反感众所周知。)那个星期五,赫利站到椅子上宣布:“我们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消息。”然后停顿了片刻。 这次是真的要被收购了吗? “我们要搬到圣布鲁诺了。”办公室里一片笑声和哀号。
周末,一些员工被允许参与到真正的计划中来。一小批早期加入公司的工程师享有特别表决权股份,必须尽快签署协议。一些人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
这一消息并没有告知所有人。YouTube的大管家希瑟·吉列星期一早上来到位于圣布鲁诺的新办公室,磕掉鞋子上的泥。她找到了一家银行,愿意为她理想的家提供贷款,这是在房地产泡沫中可提供“无文件”贷款的一家银行,但这些钱只够她在那里住房车,路面都还没铺,依然很泥泞。由于担心无法按时归还贷款,吉列开始与一位邻居沟通,万一需要转手出售也能有所准备。到了中午时分,她还没有整理好办公室,这地方面积之大远超预期。这时,她看到一群摄影师从门口倒退着进来,接着赫利出现了,然后是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 啊哈!
这些人挤进一个会议室,很快,陈士骏、博塔和一群谷歌的律师也进去了。几名正在附近吃三明治的YouTube员工,不得不暂时困在原地接收这条官方消息:他们现在算是谷歌的一分子了。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现身了,他身穿紧身黑衬衫,搭配着时髦的裤子,俨然一副时尚的亿万富翁形象。赫利和陈士骏还是他们那身打扮:宽松的黑西装,牛仔裤,衬衫下摆留在裤腰外面。陈士骏戴着一条短项链。施密特打着一条粉色的领带,身着定制西装,开玩笑说:“要在YouTube上亮相了,我可是为此精心打扮过的。”布林曾和佩奇一起亲自挑选谷歌的每名新员工,他跟YouTube的创始人打招呼,并试着闲聊几句:“你们是最近才搬来这里的?”
陈士骏笑着回答道:“大约四个小时前。”
“哇!”布林惊讶地答道。
很少有人知道这场收购差点没能成功。谷歌有一个秘密手段,可以偷偷查看使用其网络广告系统的网站的性能数据。在收购谈判期间,谷歌的一位经理偷偷查看了YouTube的数据,这让赫利非常恼火,威胁要中止谈判。施密特设法让赫利冷静下来并最终达成了交易。
在十八个月的时间里,在YouTube员工的努力下,他们的网站从一个靠陈士骏的信用卡勉强维持运营的论坛,发展成一个标价最高、热度最高、最让人难以置信的商业收购标的。 施密特在YouTube的办公室向他的新员工发表演讲。“首先,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施密特开始讲,“你们行动迅速,而且做得很好。我不能完全理解你们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这么快,但我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因为我看到胜利就在前方。”他向员工保证,没有人会因此丢掉工作,谷歌将继续让YouTube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独立的品牌、独立的网站”来运营。布林和YouTube的员工们也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就开始接受提问。
“那么,”一个人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谷歌视频?”
* * *
那个星期一,施密特走进位于山景城的谷歌视频办公室,低调地传达了同样的消息。他表示,项目组中负责为谷歌搜索编制电视字幕索引的人员留下,其他人则收拾物品搬到圣布鲁诺去,加入YouTube。
乔治·斯特洛姆波洛斯,这位痴迷于业余视频的年轻运营人员震惊了。那种感觉就像谷歌举起了白旗认输。但另一方面,他竟然突然之间加入了流行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时尚达人阵营。他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都还在努力消化谷歌为收购YouTube所支付的费用,因为他们现在都看到了新闻发布的那个数字: 16.5亿美元?! 施密特后来因其远见卓识而得到赞扬,是他愿意将出价提高10亿美元,从而一举击退了其他收购者。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人们在YouTube上搜索的行为迷住了。
再看看圣布鲁诺发生了什么。谷歌的高管和摄影机一撤离,所有人就都到附近的星期五餐厅喝酒,庆祝获得这笔财富。吉列哭了,她能保住自己的家了。根据后来的法律文书显示,赫利和陈士骏在这笔交易中每人获利超过3亿美元,第三位联合创始人贾德·卡林姆虽然已经离开,但也得到了6600万美元。
在赫利和陈士骏加入庆祝活动之前,一名员工提醒他们,现任老板施密特让这两位新晋的百万富翁拍一段视频。谢弗在餐厅外为他们录制。
赫利开始讲道:“今天我们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停顿,身体后撤)“被谷歌收购了。”接着是陈士骏,他感谢观众的贡献,向观众保证这场收购将有助于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这段视频显然是没有剧本的,赫利开始满嘴跑火车:“这太棒了,两位国王走到了一起。”听到这里,陈士骏忍不住笑了起来,转过身去背对着镜头。“我不知道,你继续说吧!”赫利继续说道,“‘搜索之王’和‘视频之王’已经走到一起。我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走下去。”他们两个都笑了起来。赫利回过头来看着镜头:“我们说不下去了,就拍到这里吧。”
谢弗迅速编辑好这段视频,把它上传到了YouTube的官方账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