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德·赫利(Chad Hurley)打算开创一番事业,只是不确定该从何入手。
2005年年初,北加州。赫利大部分时间都趴在电脑屏幕前。从外表上看,赫利并不像硅谷那些头脑聪明的电脑极客。他宽肩膀,高额头,身材像是高中体育特长生,几缕金棕色的卷发甩到脑后,颇具冲浪手风范。他喜欢喝啤酒,爱看费城老鹰队的球赛,自认为勉强可以称得上是个艺术家。最近,因为觉得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包大多数很难看,就和朋友一起开设了一条男装生产线,专门制作笔记本电脑包。
但赫利作为一名网络平面设计师,深知真正的财富来自电脑,而不是电脑包,计算机领域才是掘金的地方。他的两个程序员朋友——贾德·卡林姆(Jawed Karim)和陈士骏(Steve Chen),也有同样的想法。赫利二十八岁,比其他两位都大一岁,三个人中实际上是他说了算。他有一个正在蹒跚学步的儿子,妻子出身硅谷名门,岳父是大名鼎鼎的互联网企业家吉姆·克拉克(Jim Clark)
。早在互联网开启2.0时代的时候,赫利就有了自己创业的梦想。在这个时代,占据互联网主导地位的是普通用户,而非专业人士。人们在网上冲浪,发日志、照片、诗歌、食谱、评论等,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在赫利看来,他们都是“普通人”。
几个月以来,赫利和朋友都在讨论关于互联网新业务的一些想法。他们经常聚在赫利位于门罗公园的家中,或在附近的咖啡馆,探讨可供效仿的互联网2.0热门案例,比如社交网站Friendster以及像杂草一样疯狂生长的博客网站。更多的时候,他们讨论的是“Hot or Not”——一个页面设计非常简约的网站,供人们上传各种面部照片,并就其魅力值投票。这个网站虽然制作简陋,但很受欢迎。赫利他们三个在以前的公司上班时,经常会去一家咖啡店,在那里认识了Hot or Not的一位创始人,得知他通过这个网站赚到不少钱。他们觉得这很酷。
他们三个最终决定,制作一个供人分享和观看视频的网站。情人节那天,他们在赫利的车库和他的狗一起工作到很晚,终于给网站确定了名字。赫利从一些能让人联想到小型电视机的词语入手,灵光乍现,想到了一个用来指代电视机的旧俚语:“boob tube”
。将其中的一个词替换掉,就得到了“YouTube”
。他们在谷歌上搜索这个名字,确认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结果。于是当天晚上,就买下了YouTube的域名,踏踏实实地迈出了第一步。
八天后,赫利收到了一封来自卡林姆的邮件,标题是“策略:请点评”。
网站的设计应美观,但不要显得过于专业,看上去应该像是被几个家伙拼凑而成的。请注意,hotornot和friendster就是这种风格,它们使用起来很简单,并没有显得很专业,但都大获成功。我们的网站也应如此,否则会把用户吓跑……
在网站设计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简单,让妈妈们也能轻松上手。
时机/竞争
我们的时机很完美。去年,数字录像刚刚开始普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具备录像功能。
我知道一个网站,stupidvideos.com,上面也有视频,而且可以让观众评分。好在这个网站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我们应该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个网站没有火起来,怎么能让我们的网站更有吸引力。
赫利接着往下读:
网站焦点
网站潜在的焦点应该放在约会功能上,就像hotornot一样。请注意,hotornot其实就是一个约会网站,但是在表面上看不出来,这让人们用起来没有太大心理压力。我相信,和到处都是愚蠢视频的网站相比,人们肯定更愿意关注一个以约会为目的的视频网站。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未婚人士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约会,怎么找到女朋友。相比之下,愚蠢的视频想看多少随时都有。
赫利虽然已经结婚了,但也同意这个观点:约会是人们制作和观看视频的很大动力。“人们都有看见和被看见的需求。”几个星期后,他写下这样一句话。卡林姆在电子邮件结尾写下了YouTube的目标发布日期:2005年5月15日。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他们开工了。赫利负责调整YouTube的访问界面,陈士骏和卡林姆负责编写网站代码,调试各种功能。不久后的3月20日,雅虎(Yahoo)宣布收购Flickr。网络巨头雅虎是个极具价值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年收入高达数10亿美元。Flickr则是一个时尚的互联网2.0服务网站,供人们上传数码照片。有媒体报道称,雅虎为此次收购支付了2500万美元。Flickr的这场交易点燃了赫利他们心中的火焰,卡林姆又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标题为“新方向”。
我今天和赫利讨论过了,觉得我们网站的定位应该更类似于Flickr,基本上是一个供人们在互联网上存放各种私人视频的存储库。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赫利、陈士骏和卡林姆加倍努力工作,重新讨论了网站的功能定位。 应该更接近那个约会网站,还是那个照片网站? 陈士骏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Hot or Not”吸引的是“荷尔蒙旺盛的时髦大学生”,而Flickr则在“设计师、艺术家和创意人士群体”中更受欢迎。 YouTube的用户会是哪类人?他们是否应该制作两个网站? 赫利对Flickr模式犹豫不决,因为和照片比起来,在网上上传和编辑视频的难度更大,但他也不想制作两个不同的网站。4月3日星期日晚间,赫利给其他两个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建议先把网站推广出去,然后再“一边摸索前进,一边确定方向”。
十天后,前进的路上出现障碍了。谷歌开始在网上征集人们的自制视频,有可能会向全世界发布。赫利后来回想起来,他当时的反应是:“啊,我们完蛋了!”因为谷歌比雅虎更可怕。谷歌刚起步时,只是众多的网络搜索引擎之一,但很快就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现在,谷歌真正的野心暴露出来了。2004年愚人节,谷歌推出Gmail电子邮件服务,提供了很多前所未闻的免费数据存储服务,以至于人们都认为它是在开玩笑。随后,谷歌推出了规模巨大的、免费的全球数字地图。现在,谷歌旗下汇聚了大量的优秀程序员,堪称“现金水龙头”,直奔YouTube而来。
当赫利和朋友们再见面时,一个新的议题出现了: 我们应该放弃吗?
* * *
查德·赫利生长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刚到加州时,和很多人一样只能睡在客厅的地板上。赫利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小学打零工,负责维护学校的网站,后来搬回了父母家,日子有些无聊。有一天,他在翻阅一期《连线》( Wired )杂志时,看到一篇关于Confinity(康菲尼迪)的文章。Confinity是一家加州的公司,利用PalmPilot(早期的掌上电脑)从事转账业务。这家公司正在招聘设计师,赫利一时兴起投了份简历,第二天就收到了回信,对方问道:你明天能来参加面试吗?
当时是1999年,硅谷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迫切需要人才。Confinity需要赫利为他们的新支付服务——PayPal——设计一个标志,所以很快就录用了他。赫利乘飞机前往北加州,在这个新兴的创新和商业中心,他一开始寄居的地方只是地板上的一张床垫,招待他的是来自伊利诺伊州的程序员埃里克·克莱恩(Erik Klein),他也是以这种方式在加州起步的。实际上,Confinity所有的新员工一开始都只能在办公室附近找个垫子或沙发过渡。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由于没有什么工作和生活经验,都要等一位房产经纪人帮忙租下不用查验各种证明材料的公寓。
在Confinity,赫利很快就认识了新来的程序员陈士骏。陈士骏脸圆圆的,一头黑发像刺猬,很爱笑。陈士骏买了张单程票从芝加哥飞过来,放弃了只差一个学期就能拿到的大学学位,这让他的父母倍感震惊。他出生于中国台北,八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在来美国的航班上,他连怎么问空姐要水的英文都不会说。年少的陈士骏生活在芝加哥郊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英语上。十五岁时,他进了伊利诺伊州数学与科学学院。这是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他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其实是计算机语言。离开了父母的监督,有了自己的台式电脑,他每天喝咖啡,熬夜,编代码,做动画,忙得不亦乐乎。陈士骏后来进入伊利诺伊大学继续学习计算机科学,但经常逃课。学校作业要求学生编写的代码必须能产出一定的结果——编写一套能够执行一定任务的优化程序或算法: 如果……那么…… 陈士骏只需要一本书和一个键盘就能搞定,而且他已经认识了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Confinity的创始人之一、伊利诺伊大学校友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列夫琴喜欢从陈士骏曾就读的高中招聘员工,他曾告诉一位记者,这所高中培养出的程序员“硬核、聪明、勤奋、不矫情”,非常适合初创企业。陈士骏到Confinity上班的第一天是个星期日,当他走进办公室时,发现有另外四名程序员正在打电子游戏,这让他觉得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陈士骏喜欢熬夜工作,靠卡布奇诺和香烟提神,有时中午过后才跌跌撞撞地走进办公室。同事们开玩笑地称他为顽皮的小丑。他经常在工作间隙抽烟,写代码经常走“捷径”——其他人觉得这种变通方法难登大雅之堂,都会尽量避免。陈士骏喜欢用Python(爬虫)语言编写代码,这种语言很晦涩,其他人都不用。但他喜欢Python语言的开源性,它是由世界各地的贡献者共同构建和维护的,他认为这相当符合自己那种不爱受约束的性格。
陈士骏偶尔会与另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天才、顽皮的移民贾德·卡林姆合作。卡林姆同样热爱互联网不守规矩的开放性。他在大学期间发明了MP3 Voyeur,这是一种文件共享服务,让精通技术的大学生得以在网上翻录音乐,比同类型服务Napster(纳普斯特)早了好几个月出现。
陈士骏、卡林姆和赫利在Confinity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岁月。当时的初创企业就像围着血腥味团团转的鲨鱼——哪里有钱,就转头奔向哪里。Confinity也是如此,它放弃了制作安全软件的计划,转而从事移动支付。当市场全面崩溃,互联网初创企业纷纷倒下时,Confinity设法在这场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中幸存下来,并改名为PayPal。从废墟中崛起的PayPal于2002年上市,随后将自己卖给了拍卖网站易趣(eBay)。
PayPal的早期团队由一群阿尔法型人格
的杰出人士组成,合作紧密。被易趣收购后,其中有几位加入了一流的投资公司,还创建了一些后来大名鼎鼎的公司,包括Yelp、LinkedIn(领英)和SpaceX。媒体称这群精英(大部分是男性)为“PayPal黑手党”。YouTube创始人在PayPal的地位则稍逊一筹。PayPal被易趣收购后不久,赫利就离开了,他很反感易趣古板保守的企业文化。陈士骏也越来越讨厌它的企业文化,认为易趣更看重的是财务收益,而不是编程工作。
赫利他们三个2005年年初讨论关于视频网站的新计划时,很少有人把他们当回事。4月,陈士骏把测试版的网站发给了一位老同事看。
“不错,”PayPal的这位同事回复邮件表示,“网站运行得很顺畅。但你有办法阻止涩情片吗?”(他把“色情片”打错了。)陈士骏请他尽管放心,然后说:“你上传一段视频试试看吧。”
当时,互联网尚未发展成一个大规模的公共舞台,人们还没开始在网上自发分享或过度分享
。所以,把未经修饰的私人内容发布到网上,人们会感觉很奇怪。陈士骏的前同事回复道:“我不确定我有合适的视频。”
* * *
不冷不热的反响并没有吓退YouTube的三位创始人。谷歌进入业余网络视频,其反响也不冷不热。毕竟,谷歌不是唯一一家做视频业务的公司,微软(Microsoft)也有一个视频网站,Revver和Metacafe等初创公司也有视频网站,Big Boys和eBaum’s World等冲击力很强的门户网也有自己的视频网站。它们虽然都能在自家网站或应用程序上播放视频,但没有办法让这些视频在其他网页上播放。YouTube找到了出路。
“可以用Flash。 ”贾德·卡林姆在一个派对上,向PayPal程序员潘宇(Yu Pan)炫耀。卡林姆解释道,Flash是一个用于展示文本、音频和视频图像的软件系统。通过Flash,YouTube可以将视频播放器嵌入其他网站中。这是他们三个迈出的最关键一步,这项创新让YouTube一举超越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在那次派对上,卡林姆给潘宇播放了一段测试视频,潘宇在PayPal接触过Flash,了解它的技术潜力。赫利还用像素在屏幕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矩形框和一个三角形的小播放按钮,它的样子就像一台微型电视机,可以嵌入任何网页播放。
在Flash中播放视频虽然容易,但做到音画同步很难。陈士骏给自己录制了无数个4秒长的讲话视频,不断地回放,修改代码,以确保唇动和音频同步。一做到音画同步,卡林姆就发布了YouTube的第一个视频,是一段18秒的剪辑视频。
卡林姆身穿黑色滑雪衫来到圣地亚哥动物园。身后有一群孩子吵吵闹闹,几乎淹没了他的声音,但他的唇动和声音保持了同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大象,”他正对着镜头说,“这些家伙很酷,它们的鼻子真的,真的,真的,”(停顿)“很长。就说这么多吧……”
为了让网站内容更加丰富,卡林姆上传了波音747飞机起飞和降落的片段,陈士骏则以tunafat为用户名,发布了他的宠物猫PJ的视频。
但网站需要更多的视频,他们也还在考虑约会网站的可能性,因此网站上必须有大量的女性视频。陈士骏在免费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上发帖写道:
YouTube需要有创意的内容!如果你是年龄在十八岁至四十五岁之间的女性,或者是非常有创造力的男性,如果你有一台可以制作短视频的数码相机,请按以下步骤操作,就可获得20美元。接下来是步骤说明:访问YouTube网站,创建一个账号,上传三段关于自己的视频。访问者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我是一名女性,寻找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男性。”
他们在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发布了这些帖子,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一切又回到起点。赫利认为,关于创造力的要求让人望而却步,应该鼓励“普通人拍摄真实的个人生活片段”。在赫利看来,网站的缺点是目的不明确,这到底是一个让人们发表个人观点的地方,还是一个展示性感魅力的地方?“我一直在接收你们两个人的混合信号。”赫利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愤怒地写道,“我们到底要往什么方向发展,博客还是约会?”卡林姆回复道:“去他的博客!我们应该是一个可以让人发布自己视频的网站。播放你自己。就这样。”他们三个早期给网站想过一个口号:“调入,连接。”这个口号非常一般。 卡林姆那时提出用“秀出你自己”作为YouTube的口号,一直沿用至今。
卡林姆的率直不久之后就让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心生不悦。但网站在当年5月向公众开放后,卡林姆的果断和“秀出你自己”这个口号的确对网站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真正推动YouTube发展的,是他们三个在一个月后做出的一些有预见性的调整。他们增加了一些功能,让人们可以留下评论,还添加了一个小按钮,让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轻松地向朋友转发视频链接。另外,点击播放一个视频,就会有一系列相关视频出现在页面右侧,提示人们有更多视频可看。
* * *
在YouTube出现的前几年,美国广播电视网的几位巨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福克斯广播公司(Fox)——刚刚和它们的首位劲敌有线电视开展了一番血腥厮杀,虽然幸存下来,但已元气大伤。20世纪90年代,监管机构批准成立大量有线电视台,它们取代了一直以来霸占荧屏的广播电视网,从它们手中抢走了观众和广告商。广播电视网发动反击,设立了具有竞争力的24/7
电视台[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福克斯新闻(Fox News)],并进行了整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所有者维亚康姆(Viacom)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收购了纳什维尔电视网(TNN)、黑人娱乐电视台(BET)和音乐电视台(MTV)。他们的制胜武器是真人秀。真人秀节目用的是业余演员,剧本内容很简单(或根本没有剧本),制作成本低廉,但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然而,到了2005年,真人秀节目带来的新鲜感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真实世界》拍到了第16季,《幸存者》也拍到了第10季。真人秀节目的编造痕迹变得太过明显,观众现在都已经知道,节目中的角色和情节都是经过安排和设计的。而且,真人秀演员即便能出名,也只有一时的风头。电视网也在不断调整适应,转向一些不太出名的艺人[美国广播公司(ABC)推出了《与星共舞》],或者许诺能给这些演员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名声:福克斯的新节目《美国偶像》收视率最高,每集能吸引到2600万观众。一年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高层担心,在其热门剧《老友记》大结局之后,会发生断档,幸运的是真人秀节目《学徒》大获成功。《学徒》的主角是一位失败的房地产继承人——唐纳德·特朗普
。电视行业的巨头们已经见识了互联网对音乐行业带来的影响。音乐盗版者在Napster网站上,给人们提供免费的音乐,摧毁了整个音乐产业。幸亏婴儿潮一代
还沉浸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当中。
但年轻观众,这个不稳定的文化风向标再次远离了广播电视。在乔治·W.布什任职总统期间,孩子们的新闻都是从《喜剧中心》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那里看来的,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MySpace上。到2005年夏天,MySpace已经成了网上最热门的地方,每月吸引1600万访客,成为第五大最受欢迎的网站。福克斯的母公司美国新闻集团于当年7月斥资5.8亿美元收购了MySpace,连同其年轻的观众一起收入囊中。
那时,陈士骏已经在MySpace上找到了一条捷径,来推动YouTube的发展。
MySpace上已经有大量内容杂乱而丰富的博客、音乐和分类广告,但还没有视频。陈士骏认为MySpace的用户是YouTube的理想目标—— 他们既然已经开始分享照片了,为什么不能再分享一些视频呢? 多亏有Flash,YouTube能够直接在MySpace页面上运行视频文件,从而把访客吸引到自己的网站上来。新用户真的来了,他们发布的视频内容包括家庭度假、猫和一些在电视上看不到的怪事。来自MySpace的观众,加上评论和相关视频等新功能的推出,给YouTube带来了不间断的稳定流量。
陈士骏可能还获得了另一家社交网络的帮助。在离开PayPal后,陈士骏在脸书找到一份工作,那时的脸书还只是一家由哈佛学生成立的创业公司。据一位早期的脸书工作人员回忆,陈士骏曾在脸书的办公室里炫耀YouTube。陈士骏在离开脸书去YouTube工作后,使用的还是脸书的电脑。脸书有一些人怀疑,陈士骏就是在那台电脑上为YouTube编写了代码,脸书可能因此享有相关的知识产权。(陈士骏对此表示否认,声称他是因为没时间,才没有将电脑送回脸书办公室。脸书从未对此公开发表质疑。
)
陈士骏那一年的确非常忙碌。夏天,随着MySpace的观众和视频上传者蜂拥而至,他很快意识到,想要维持YouTube网站的运营,他需要更多帮助,于是去找了PayPal的朋友们。陈士骏成功引入了精通编码、人称“疯狂科学家”的同事潘宇。还有埃里克·克莱恩,他星期四离开PayPal,星期一上午与陈士骏谈话,当天下午就得到了新笔记本电脑和新工作。其他几位PayPal同事也很快加入进来。
团队每天得到的指令很简单:不要让YouTube崩溃。有时,网站会因一些漏洞或视频上传量过大而崩溃。程序员们乘火车前往YouTube租用的一间小办公室,他们在通勤的路上,还会拿出笨重的笔记本电脑和无线调制解调器工作。夜猫子陈士骏会在深更半夜查看用户发来的投诉邮件,每天早上给团队布置一堆需要修正的新问题。YouTube需要大量的计算带宽和设备,来为每一段视频的在线播放提供保障。陈士骏购买了很多42U机柜用来放置服务器,这些机柜比冰箱还大。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到9月的时候,YouTube每天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0万次。最终,陈士骏在得克萨斯州找到了一家出租服务器空间的公司,所有账单他都得靠自己的信用卡支付,经常把卡刷爆。
有一个说法是,PayPal的程序员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使用自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他们都还在使用现金支付——这里面虽然有一定的玩笑成分,但真正的原因是在系统非常脆弱的情况下,如果使用量激增,一次交易就可以让系统濒临崩溃。他们在YouTube延续了这项传统,即在YouTube网站背后负责网站运营的工作人员,几乎不会在YouTube网站上观看任何视频。
但网站创始人还是会看的。不久之后,一些看起来很像电视节目的视频混进了千奇百怪的家庭视频当中。7月,赫利发现一些名为“百威清啤广告”的视频,这是盗版的电视广告。他认为应该将这些视频下线。啤酒制造商对其商业广告享有版权,如果这些视频没有经过他们的同意就播放,可能会给YouTube带来法律纠纷。但卡林姆不同意,把28个被删除的视频又恢复了。卡林姆在一封电子邮件中争辩道,这些剪辑可能会广为传播,为YouTube吸引来更多访客,因此 值得冒这个险 。
赫利的答复有点不吉利:“好吧,伙计,省着点饭钱准备打官司吧!”
接下来的一个月,赫利的回复就无法如此随意了。他在YouTube上发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航天飞机着陆的剪辑视频,这段剪辑是直接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盗取的。“如果特纳[Turner,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老板]的人在我们网站上看到这段视频,他们会觉得被冒犯了吗?”赫利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他们才是有可能花大价钱收购我们的人,所以还是别惹他们吧。”
当赫利为特纳的人着急,陈士骏努力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转时,卡林姆却准备离开了。卡林姆和陈士骏一样,也是从大学辍学,加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公司。他在网上完成了学位,但即便PayPal后来发展得很成功,他的科学家父母依然敦促他去读一个研究生学位。那年秋天,卡林姆离开了YouTube。网站在最需要专业人士的时候,失去了一名专业的程序员,陈士骏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卡林姆的角色后来陷入争议。卡林姆告诉人们,他因为错过了一些大事件的电视直播而感到非常沮丧,如2004年印尼海啸,于是萌生了关于YouTube的最初设想。 已经播出的内容为什么不能再看一遍呢? 陈士骏则表示,这个想法是他在家里开派对跟人聊天时想到的。
* * *
卡林姆离开后,YouTube真正开始腾飞。但这并不是其联合创始人的功劳,相反,是因为一群年轻、富有创造力的“怪咖”开始对这个网站虔诚膜拜,在上面自主打造出了文化的试金石。
布鲁克·布罗达克(Brooke Brodack)拥有的第一台摄像机是她在十岁时收到的圣诞节礼物——也有可能是十一岁,她记不清了。但她还记得当时自己绕着自家后院华丽丽地拍摄了一圈视频,还在假日里拍摄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鸡的场面,并让所有人聚在一起观看她的视频回放。十三岁时,她开始编写滑稽短剧,学习设计和编辑镜头,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读大学。她大学读的是广播电视专业,并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一家海鲜牛排餐馆“幸运99”当服务员。
2005年秋天,在轮班的间隙,她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一条提示语,用的全部都是大写字母:“本视频包含歌舞片段,感染力很强,可能会引发观众模仿。”然后一名年轻女子出现了,梳着不对称的双马尾辫,门牙之间缝很宽,T恤衫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头号NUMA粉,互联网圈内笑话。”
十九岁的布罗达克一加入YouTube,就以Brookers为名发布了大量疯狂的家庭录制视频。在其中一个视频里,她一边跟着芝加哥乐队的歌对口型,一边耍武士刀。在《疯狂的NUMA粉!!!》这段视频中,她扮演加里·布罗尔斯马(Gary Brolsma)的粉丝。布罗尔斯马也是一位喜欢在自己卧室里拍摄视频的表演者,2004年,他把自己的视频发布到了Newgrounds.com网站,那时还没有YouTube。在那段视频中,布罗尔斯马圆圆的脸被耳机包裹,他凝视着镜头。电子音乐砰砰作响,这是一首罗马尼亚语的欧洲流行歌曲,副歌部分有一段听起来像是在唱“numa numa”。布罗尔斯马跟着对口型,随着歌曲的展开,他的表情越来越丰富。观看这段视频时的体验,就像入侵了别人的私人欢乐时光。布罗达克的版本在YouTube上很受欢迎,时间更长,表演更狂野,她的四肢像冈比(Gumby)
一样拍打着。
大多数2006年偶然来到YouTube网站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知道布罗尔斯马这段视频。他们在电脑屏幕前围观这套对口型的动作。布罗达克被这段视频的热情感染了,就像看到一个内向的人从壳子里爬出来。 她的致敬版成为YouTube新兴美学的象征:再创造、对话、无厘头。这是对复制品的再复制,每一个版本都和前一个版本一样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