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梦
Dream

甲骨文中的“梦”表现的是黑暗,或者说夜晚的黑暗、黑暗中的幻觉。在公元前3世纪的哲学著作《荀子》中,“梦”意味着“无识”。

在禅与茶的世界里,“梦”意味着“幻象”或“相对世界和绝对世界的虚幻”。《庄子》如是写道: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中还有一则故事,阐述了幻象与现实的交错,其首句经常出现在茶室的挂轴上: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佛陀”一词在梵语里本意为“唤醒”,这也是禅与茶的共同目标。《禅茶录》尤有强调:“如此,备茶很好地反映了禅意,茶成了一种‘道’,指点人们找到根本的自我。”

说到梦,人们常会想起那首作为《金刚经·第三十二章》结尾的诗,在禅寺和茶室里也经常可以见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雷,应作如是观。

关于这个世界的梦与幻,著名俳人 松尾芭蕉 也写过不少俳句。以下是最著名的两首:

章鱼壶 中梦,

无常夏夜月。

兵火连天处,

今朝草如茵。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禅师泽庵宗彭,他同时是书法家、画家、诗人、园艺家、茶人。他为将军和天皇讲禅,也指点过剑术家柳生宗矩,传说他还是武士兼艺术家宫本武藏的友人和老师。泽庵不恋名利,在弥留之际告诉弟子:“将吾全身葬于后山,只用泥土掩埋即可。不必念经,不必办丧,不要僧俗香资。令僧人着其袍,食其饭,度日如常。”泽庵临终前,众僧恳求他留下辞世偈文,他写下了一个“梦”字,便投笔而逝。 5tGkHbDgdyE+L1TeeGt3HBgTz/1uaTbHnnjQjgX7fKU1of9YSrzcxalq31kB7v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