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木星地区!”皮肤黝黑、手脚好似豹子一样敏捷的布克·拉法耶特,此刻正露出满口白牙,微笑着对正在迎宾室里休息的调查团说道,“欢迎来到密涅瓦基地!如果各位还不太累的话,那就让我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基地及‘JS计划’的一些情况吧……”
密涅瓦基地是一个长2000米、直径为450米的圆筒状人造天体,此刻,正有4辆竖井车行驶在它的长轴方向上。英二拦下了其中的一辆竖井车,然后和伯纳德博士坐了进去。
“我一会儿在中途下车,您可以一直坐到终点,在终点下车后,旁边就是长途通信室。”
“我还有很多话要和你说,英二。”伯纳德博士有些为难地说道。
“确实有必要好好聊聊……”英二按下目的地的按钮,然后启动了车辆,同时用略显生硬的声音问道,“您打算在基地待到什么时候?”
“我打算搭乘下一班飞往地球的航班离开。我会去趟月球,拜会下你的老板埃德·韦伯。”博士闭上双眼并用手指按压着自己的眉心,然后又说道,“而且……我打算请你一起去……”
“叫我一起去?”英二略显诧异地问道,“可是,我……”
“关于那件事,我打算和埃德好好谈一谈。”
就在这时,英二的目的地到了,竖井车缓缓停了下来,车门随即打开。但英二没有马上下车,而是在座位上又稍稍坐了一会儿。
“不管它了……”英二小声说道,“那就让我们再聊一会儿吧。”
下车后,英二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原地目送着竖井车渐渐远去。这时,英二听见头顶上方有人在喊自己,于是便抬头向上望去。只见公关科的一个人正在头顶斜上方朝他挥手。
英二这才抬起脚步,沿着圆柱形的通道向迎宾室的入口走去。
“布克正在给调查团介绍相关情况。”公关处的那位职员说道。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旅行,想必调查团的人都累坏了吧?”英二在门口问道。
“他们全都精神着呢。现在的宇宙保健医学可真是不得了。他们离开飞船之前,肯定服用过疲劳恢复剂,或是吃过什么适应低重力的药物吧?”
“要是他们能感到些许疲劳就好了……”英二嘟囔着打开了迎宾室的门。
“或许各位都已经大致了解过了,不过出于慎重起见,还是让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JS计划’推进机构吧。J是Jupiter的首字母,代表的是木星,而S是Sun的首字母,代表的是太阳……”
在宽敞的迎宾室内,布克正指着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半透明电致发光(EL)屏幕上显示的“JS计划”组织结构图,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给调查团的成员们做着介绍。在屏幕的右下角可以清楚地看到代表“JS计划”的符号。
“‘JS计划’,即‘木星太阳化计划’,是由世界联邦总统府直属的太阳系开发机构(SSDO)负责推进的一个重要项目,由SSDO的下属机构——外行星开发机构(OPDO)直接管辖。OPDO目前的办公场所位于火星上的伊西斯地区,‘JS计划’推进总部就隶属于这个机构。我们现在所在的密涅瓦基地位于木星的密涅瓦轨道上——这是位于木卫二和木卫三之间的一条卫星轨道。密涅瓦基地进行‘JS计划’相关基础研究和调查,以及可行性研究,也就是说,密涅瓦基地承担着‘JS计划’最基础的相关工作……”
这时,布克正好瞅见了从迎宾室后门走进来的英二,于是略显夸张地伸手指向英二道:“大家请注意,现在走进来的这位就是‘JS计划’的调查主任,也是本基地的最高负责人本田英二博士。现在有请本田博士。”
“欢迎大家来到密涅瓦基地。”英二一边向布克走去,一边微笑着和听众们打招呼。
在迎宾室最偏僻的角落里坐着四个年轻人,他们看起来与调查团的其他人格格不入。待到英二进来后,四人中那个留着一头金色长发、身材苗条的女孩,不知为何突然垂下双眼,故意不去看他,而且还将麂皮帽的边沿深深拉下,遮住了自己的大半个脸。不过英二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英二站在布克旁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再度堆满了笑容。
“虽然我在太空已经生活了很久,但是一见到带着浓浓的地球气息而来的大家,我的思乡之情还是立刻被勾了起来。”
“主任可真能瞎掰。”站在门口的公关处职员对另一个人苦笑着小声说道。
“他明明是在火星上出生,在火星上长大的,压根就没怎么去过地球。”
“接下来,我会带大家参观密涅瓦基地,让大家亲眼看看我们究竟在干些什么。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想先给大家简要介绍我们的‘JS计划’。”
英二伸出手指,轻轻点了一下EL屏幕底部浮现出的按钮“10”。太阳系开发机构的组织结构图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从木星的北极方向拍摄到的影像。这是在地球上绝对无法看到的呈半月形的木星。
在极夜的部分,甚至可以看到微弱的极光。
“你好,我可以问个问题吗?”一位皮肤黝黑、长得像地方农场主的绅士举起了手。
“刚才,在屏幕的右侧浮现出来的那个奇怪的符号是什么?”
“啊,您说的是这个吗?”英二指着屏幕右下角的符号问道。
“这是代表整个‘JS计划’的象征符号。♃是代表木星的天体符号,⊙则代表太阳。您应该在占星之类的地方看到过这个吧?我们把这两个符号组合起来,作为‘木星太阳化计划’的象征符号。而旁边的这个图案,代表的是本计划正式启动的2100年,以及预计实现该计划的年份,即2140年。”
英二说着,将手放在了站在旁边的布克的肩膀上。
“设计这个符号的人,就是刚才为大家讲解的这位布克老兄。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各位将从我们基地带回去的小册子和纪念品也都是由他设计的。”
迎宾室内顿时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布克黝黑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我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随着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响起,一只小而苍白、布满皱纹的手举了起来。
“您请讲。”英二冲着这位身材瘦小、皮肤苍白的老妇人微笑着说道。
“为什么你们这些人要把木星变成太阳呢?难道你们要彻底烧掉一颗如此美丽、如此巨大、如此了不起的星球吗?”
迎宾室后侧区域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而前面传来了一阵轻微的笑声。
英二略显尴尬地看向布克,而此时布克也正向他看来,于是他轻咳一声后说道:“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位夫人……”
“请叫我小姐……”身材瘦小的老妇人用颇为坚定的口吻说道,“请叫我韦恩小姐。”
“对不起,韦恩小姐……您正问到了点子上。那么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吧……各位,请到这边来……”
英二触摸了一下EL屏幕。随着图像的消失,屏幕再度缩回到了天花板上方,正前方的一面墙壁也随之升起,露出了对面一间屋顶很高的大厅。
调查团一行人无不被这间大厅的宽广所震撼,纷纷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向前方拥了过去。
当英二带着大家走向这间大厅时,他眼角的余光正好瞥到了坐在迎宾室最后面的那四名年轻人。此刻,他们正把脸凑在一起,看着一个小册子模样的东西,好像在偷偷摸摸地交谈着什么。这时,其中一人似乎察觉到了英二的目光,于是对其他人耳语了几句,四人随即站起身来。
“请看那边。”英二走到环绕这间大厅的回廊上,指向下方约4米处的中央楼层说道,“正如各位看到的,那个就是太阳系开发机构的象征——太阳系仪。”
大厅整体呈圆柱形,直径约40米,高约10米。大厅周围环绕着两层回廊,迎宾室的正面墙壁正好与大厅二楼的回廊相连接。
大厅的外围是一个直径达58米的粒子加速器用的粒子存储罐,而大厅正是利用这个存储罐的中央空间建造而成的。在这个到处都是机器的密涅瓦基地里,这里意外地宽敞,内部装修也非常漂亮,很适合休闲放松,正好为在基地工作的450名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闲广场。
在大厅中还有一个比中央楼层低约1米、直径15米左右的圆形空洞,里面放置着一个非常漂亮的金属制太阳系仪,实时显示着太阳及其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
太阳系仪周围还有一些小的喷泉、会活动的雕塑、采用多色全息投影的“光雕”,且各处都栽有绿植。在密涅瓦基地工作的男男女女此刻正围坐在几张桌子旁,或是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小声交谈着,或是深情地相拥着。
“大家想必也都知道,自从进入22世纪以来,生活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系宇宙空间的人口已经超过了4亿,而且很快就将达到5亿。当然,与地球上的185亿人口相比,这个数字不值一提。”英二单手扶在回廊的栏杆上,说道,“不过,太阳系宇宙空间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正在与日俱增。实际上,在过去的3/4个世纪里,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创新,有70%以上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因为,在这片新天地中,有许多聪明的头脑——尤其是年轻的头脑,一直在不知疲倦地拼搏和努力着……”
“比如说,像你这样的年轻帅哥。”韦恩小姐又用她那尖细的声音说道。顿时,在调查团一行人中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英二的脸不由得有些发红。他挠了挠耳朵后的头发,继续说道:“不仅如此,今天地球上所消耗能源的40%都来自宇宙空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这些能源来自戴森装置收集到的太阳能。此外,地球上使用的大量具有极高附加值的精密工程产品、高纯度物质和特殊合成物,也都是在太空工厂生产出来的。太空有地球上无法模拟的真空和失重环境,而且它广袤浩瀚,无须像在地球上那样担心会破坏生态环境……这就是在太空生产的巨大优势。”
“此外,可能大家还不知道,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利用丰富的能源和无病虫害的环境,在地球周边的太空农场中生产出各种高级农产品和营养物质,然后大批量地供应给太空,以及地球。”
“这个我知道,”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皱着眉头小声说道,“不过,对我们这种传统农场的经营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的确,直到21世纪下半叶,人类在太空中的死亡率依然高达地球上的10倍以上。不过,随着宇宙保健医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使用了基因工程的适应性医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在太空中的死亡率目前已经降到和在地球上差不多了。太阳系宇宙空间已经发展成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丰富的产品、孕育着巨大机会的广阔空间……”
“霍贾·金上尉……霍贾·金上尉,请立即到B会议室来。”大厅中突然响起了一阵广播声。这阵广播声让英二想起了他那位即将前往太阳系冥王星轨道外侧并将停留两年之久的朋友。
“霍贾·金上尉……井上博士正在等你。请马上到B会议室来。”
“对了……”英二抿了抿嘴唇,似乎刚刚回过神来,“从21世纪末以来,太阳系的人口已经从地球附近陆续迁往更为遥远的外行星。今天,我们不仅在木星周围,在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甚至冥王星的周边和轨道上,都建立起了用作研究和太空航行的基地,现在有很多人在那里工作……”
“他们在那里具体干什么工作呢?”
“一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二是恒星间的星际旅行,为我们人类全面走出太阳系做准备。”
调查团一行人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一瞬间,他们看英二的眼神似乎有些异样,就好像在看来自太阳系外的外星人。
英二在回廊里来回走动着,似乎想要摆脱那种目光。
“但是,外行星区域与地球或金星周边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能源问题上存在着决定性的弱点。各位请看——”
英二说着,指向位于大厅中央的太阳系仪。
“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每一颗外行星距离太阳都过于遥远。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7.8亿千米,大约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的5.2倍。土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更加遥远,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的9.54倍。所以,木星附近能够获得的单位面积太阳能,仅为地球表面的1/27。土星附近能够获得的单位面积太阳能更是仅为地球表面的1/90。因此,我们在20世纪下半叶往木星和土星发射的‘先锋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使用的并不是太阳能电池,而是核能电池。即便在今天,比木星更远的太空基地和去那儿的飞船的动力也依然完全依赖于氢和氦-3的核聚变能源。但这些设备本身过于庞大且造价昂贵,寿命也不长,因此一旦我们的探测范围超出木星周边,能源的使用成本将会呈几何级增长。”
“原来如此……”调查团中一位银行职员模样的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才要把木星……”
“嗯,您说得没错。”英二再次向前方的门走了过去,“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从它的质量、内部温度和压力数值来看,都非常接近一颗小的恒星。所以早在150年前的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设想将木星变为‘第二个太阳’。而到了21世纪下半叶,这个设想再度被人们认真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