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极冠 融解行动(“三角洲”行动)

“麦克斯!”

“虎妞”凯特那尖厉的声音陡然响起,划破了指挥中心的宁静。

“你好,麦克斯!……你能把装置B6的中子增加率用线形图显示到3F区域吗?……比例尺大约为4……你在听吗?麦克斯!”

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两三个工作人员吃惊地回过头来,显然他们是被凯特的声音吓到了。

“凯瑟琳……”坐在邻座的莱普克博士也缓缓抬起头,语重心长地对着凯特说道,“凯瑟琳·帕尔默小姐,你没必要吼那么大声,这里不是有麦克风吗?”

“哦,对不起,教授。”凯特闭上一只眼,脸颊上形成了一个浅浅的酒窝,她赶忙解释道,“我不是有意要大喊大叫的,我只是想强调一下。”

但让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还在批评凯特的莱普克博士,在下一刻却双目圆睁,猛地一把抓住话筒,声色俱厉地喊道:“查理!7区和8区之间的温度梯度是怎么回事?是测量仪表发生故障了吗?请马上检查!”

在约20米见方、屋顶很高的指挥中心内,由于极冠融解装置即将投入运行,指挥中心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操作员的声音也随之变得急促起来,他们的动作甚至显得有点神经质。控制台上的灯在不停地闪烁着,屏幕上的数字和图形也在飞快地变化着,好像在这个房间里,就连秒针的转动也比其他地方更快一些。

埃里克·高桥副主任是这次行动的实际推动者,他的样子看起来更是紧张无比。高桥刚过30岁,皮肤白皙,个子不高,外表看起来就像个学生。此刻,高桥正站在呈阶梯状排列的各个控制台中间的平台上,他那满是血丝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正前方的大屏幕一动不动,苍白的脸上到处都是密密的汗珠。高桥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死死地抓着平台上的栏杆,肩膀随着呼吸一起一落,他的舌头反复舔舐着自己干燥的嘴唇,整个人看起来就好像是生病了一般。

“距离行动开始还有5分钟。”一个毫无感情的电子语音从指挥中心天花板的某个角落传来,“系统一切正常,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听到这个声音,高桥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他略显紧张地向周围看了看,然后如风箱般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

“系统倒是没出问题,但这样下去,负责人倒有可能先疯掉。”“虎妞”凯特压低声音对莱普克博士说道。

但莱普克博士只是略微耸了耸肩,就马上投入到手边显示屏上的数字和图表的检查工作中去了。

“小伙子!别担心!不会有问题的,一切都将顺利进行!”凯特冲站在她侧前方的高桥喊道。

“谢谢你,帕尔默小姐,”高桥稍稍回了下头,表情略显僵硬地笑了笑,然后用略显嘶哑的声音说道,“计算……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我还是觉得……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什么比较重要的东西。”

“这可是我们这么多人用多达15台智能电脑反复检查过的,怎么可能还会有疏漏呢?”凯特耸了耸肩,不屑地说道,“而且,即使真的失败了,我们也可以再来一次。冰原又不是只有这一个……”

凯特话音刚落,周围的人便纷纷回过头来,他们的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仿佛听到了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距离行动开始还有3分钟……系统一切正常。”广播声再次响起。

“D6点的温度为零下62摄氏度,气压7.2毫巴,风向西南偏南,风速为每秒6米,目前无变化。正在进行倒计时。”

“帕尔默小姐,”突然,高桥副主任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用极为平静的声音说道,“倒计时2分钟时,请帮我将现场的画面投到屏幕的中央。”

在“三角洲”行动指挥中心的正面墙壁上,安装了一个宽16米、高5米的巨型多视图显示屏,此刻,上面五颜六色的图表、数字、符号和实时图像正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不停变换着。

这个巨大的显示屏正对着的,则是呈阶梯状逐渐降低的平台,平台上放置着多个监视控制台,在这些控制台前坐着20多个男性和女性工作人员。此刻,他们正在对12个不同的系统进行着认真的检查。莱普克博士和凯瑟琳·帕尔默则一直紧盯着整个系统的综合进展情况。各个系统的进展情况都会以图表、数字或符号的形式显示在相应控制台的显示屏上,同时也会投射到前方大屏幕上各个2米见方的区域内,这样,所有系统的综合进展情况便能通过大屏幕一目了然了。

在大屏幕的上方还有一个大约1米宽的长条形方框,里面是各种颜色的进度条和各种数字时钟,以显示总体进度。此外,在大屏幕的一个角落里,是一幅火星墨卡托地区的地图,围绕卫星轨道运行的无人和载人观测机的位置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在了上面。

各个系统的进展情况被投射到大屏幕上各个2米见方的区域中后,又会分别被从橙色到绿色的各种颜色和亮度的边框包围,用以表示不同的进度。随着各个系统的进度变得完全同步并相互锁定,边框的颜色也会一起变为亮度相同的亮绿色。现在,大部分的边框已经变为绿色,只有两块还被略带黄色调的淡绿色包围。不过几秒钟后,这两个边框也变为同样的绿色。不久,大屏幕上方出现了一个不停闪烁的亮紫色光点,这表明整个系统都已经被成功锁定。

当看到亮紫色的光点出现在大屏幕上方后,凯特迅速用手指划过她面前的那个长方形显示屏。伴随着她的动作,原本占据大屏幕几乎3/4面积的12个正方形区域随即缩小,并被限制在了大屏幕左边1/3的区域内;而右边原本只占一小块区域的影像则被迅速放大,并被转移到了屏幕的中央位置,占据了大屏幕中央约1/3的区域。

影像中展示的是一个由白色和灰色组成的不规则的三角形平面,其边缘是略显暗淡的红褐色沙漠。

这里就是D6冰原,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永久性冰原,冰层平均厚度约为5.2米,边长约为6千米。它位于火星北纬78度32分、西经226度01分,非常接近北极点。

火星上的大气极度稀薄,其密度甚至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70,地表大气压力也仅为地球海平面大气压力的1/130。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此外还包括2%至3%的氮气、1%至2%的氩气、0.3%的氧气,以及大量的水蒸气。

火星大气中的水蒸气,会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山峰和沙漠的岩石上,或是在黎明时分以雾霭的形式弥漫在环形山和峡谷的底部,又或是以薄云的形式飘浮在有上升气流的地方,具体的存在形式取决于火星昼夜之间的温差和季节变化。而在两极地区,除了有因季节变化而出现增减的季节性冰层,还有牢牢盘踞在地表上的万年冰层。不过,即使将火星上所有的季节性冰层和万年冰层都融化掉,所产生的水也只够覆盖地球表面1/5至1/3的面积,而且深度不会超过2米。

即使是这样,如果火星上的冰层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话,其水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此外,在火星的极冠部分,特别是在北极圈的地下,沙子和岩石之间的永久冻土层中,还蕴藏着比地表要多很多倍的冰。

在很久以前,大概在几亿年前到几千万年前,火星表面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期,到处都能看到从巨大的火山中喷射出的岩浆,绵延几百千米的大洪水一度席卷整片大地。即使是在今天,火星上也依然留存有无数巨大而又“年轻”的火山:比如奥林匹斯火山,其底部直径达到了600千米,和平原的相对高度则达到了27.4千米;还有阿尔西亚火山,其巨大的破火山口 直径甚至达到了120千米,这在地球上是绝对令人无法想象的。此外,在早已干涸的火星赤道附近的沙漠中,也存在着以克律塞盆地为代表的侵蚀性地貌,这都是大地长期遭受水流侵蚀的结果。

至于从火星内部挤出来的大部分“水”究竟去往了何处,目前还不太清楚。火星的表面重力很小,尚不到地球的40%,因此自火星诞生以来的40多亿年里,肯定有部分水逸散到了太空中,不过其总量绝对不会太多。

对火星进行开发的一个世纪以来,专家们已经有了一个定论,即大部分水很可能是从高纬度地区渗透到了极冠地带的地下,并以冻土层的形式被储存了起来。

直到最近,针对火星的水资源开发依然没有太大的进展。然而,早在一个半世纪前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首批无人驾驶探测器“维京1号”和“维京2号”相继登陆火星之前,美国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就预见到了行星工程学的广阔发展前景。他们甚至讨论了在未来可以将火星极冠上的冰融化,形成若干人工海洋,然后利用能适应火星环境并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逐步改造火星上的大气,最终使火星适合地球上的人类生存。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局限于火星。在地球上,因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些纠葛,太阳系开发在许多方面都已经明显落后或是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特别是与技术的进步相比。今天,虽然太阳系开发终于步入了正轨,但因为传统社会体系的关系,依然残留着一些让人颇感头疼的问题。

第一次大规模技术测试“三角洲”行动终于要启动了。该行动的初衷是开发火星上的水资源,但长期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现在,经过慎重考虑后,终于选定了一个测试点——被命名为D6的小型永久性冰原。该冰原位于火星西经220度和240度之间的乌托邦区域的北极冠附近。与大多数冰原不同的是,D6并不在沙漠质的冻土层上,而是位于向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略微倾斜的火山基岩上。在最靠近顶点的两条斜边上还留有两条颇为古老的水道痕迹。水道在顶点汇合,形成了一个遍布沙砾与岩石的荒凉峡谷,峡谷又连着几千米外的一块巨大凹地。凹地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沙层,看起来像是远古陨石坑的遗迹。凹地的沙层下方是发黑的基岩。如果通过土方工程来加固它周围那些容易崩坍的地方,并在其周围和底部富含硫黄的地层表面撒上化学物质,制造出一个防水涂层的话,那么不管D6冰层以何种方式融化,这里都将形成人类定居火星以来的第一个,或许也是这个星球几百万年来的第一个湖泊。

当然,在接近零下80摄氏度的极地气温下,湖水很快会再次结冰,因此在坑底铺设了加热管道。这种加热管道能够充分利用附近核聚变发电站的二次冷却气体产生的热能。在第二阶段的计划中,这些水将通过管道从人工湖的底部被输送到中纬度地区一家被称作“农场”的生化工厂。

在D6冰原的周围,一共安装了10处可以发射强大粒子束的融解装置,又在面积约15平方千米的冰盖上钻了8个孔,将被称为“靶子”的大容量发热装置深埋在岩盘和冰盖的交界处。整个系统是受控核裂变与核聚变反应,以及21世纪下半叶取得飞跃性发展的超级基本粒子工程学的巧妙组合。设计这个系统的人正是埃里克·高桥副主任。而莱普克博士又将该系统与永久性冰原融解计划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莱普克博士曾在位于地球北极圈的火山岛(冰岛)上,两次观测到覆盖该岛中央高地的巨大陆地冰川下,一座名为米巴特的火山喷发造成的冰河奔流的现象。一旦“三角洲”行动系统正式启动,强大的粒子束就会在瞬间抵达D6冰原和基岩的接触面,并引起与大电流瞬间流动相同的现象,粒子束会扣动8个靶子的扳机,使之产生相当于小型核爆炸的高热。估计超过1亿吨的D6冰原基底部分将在一瞬间被彻底转化为水和蒸汽的混合物,而冰原也会因其本身的重量在破裂的同时,沿着缓坡滑向水道,进而与持续散发高温的靶子一同化为夹杂着冰块的湍流,流向火山口。

现在,“三角洲”行动的扳机即将被扣动。大屏幕左侧1/3处代表剩余秒数的红色发光数字,已经只余个位数和小数点后一位数,几乎无限接近于0。几分钟前还沉寂无比的指挥中心内响起了电脑合成的倒计时声音,机械且毫无情感地在房间内回荡着。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巨型屏幕中央那个凹凸不平的灰白色影像。屏幕发出的光芒在黑暗中映照着20多张表情略显僵硬的面庞,看上去就像是一张张阴森无比的白色面具。就连“虎妞”凯特的表情也在此刻变得异常严肃。她把手指放在“紧急停止”按钮旁边,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仿佛一尊雕像。

“咕咚!”也不知是谁在过度紧张之下不由得吞咽了一下。然后,就在这一刹那,所有数字全部变为0并停止了闪烁。左边12个框的边缘也都在瞬间变为了白色。

位于大屏幕中央的D6冰原的影像似乎在这一瞬间略微晃动了一下。但在仅仅0.1秒或0.2秒之后,晃动便立即停止。从冰原表面各处突然飞起不少冰屑或是类似冰片状的东西,紧接着又猛烈地喷射出一股白色蒸汽,蒸腾着扑向天空。喷射蒸汽的喷口在整个冰原表面开始不断增加,那黑暗的龟裂缝隙也开始迅速延伸,逐渐将那些喷口连成一片。

接下来的景象让指挥中心里的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类似大脑缺氧一样的眩晕感,甚至是轻微的呕吐感。只见宽达6千米的冰原在突然之间变得绵软而又无力起来,在微微的痉挛中开始越缩越小。而远处的冰原边缘早已是一片朦胧,彻底被翻滚的蒸汽和缭绕的灰色烟雾淹没。

巨大的冰原上到处可见白鲸吐雾般喷射出的白色蒸汽。冰原的轮廓开始一点一点地崩塌,冰原表层的斜面也开始颤抖着移动起来。

“成功了!”有人用嘶哑的声音大声喊道。

几乎同时,指挥中心内也开始喧闹起来。“虎妞”凯特似乎也终于回过神来,她用手指在控制台上灵活地操作着,先是关掉了大屏幕左侧的数字显示,接着又调出了冰原边缘的特写镜头。只见镜头里碎裂的冰块正随着褐色的湍流不断滚落到水道里,然后又被源源不断的水流冲走。看着干涸的峡谷中肆意奔腾着的水流,指挥中心里终于响起了一片毫无掩饰的喜悦之声。有好几个人冲到高桥副主任身旁,一边拍着他的肩膀,一边与他握手庆贺。

这时,电脑合成的广播声再度响起,告诉大家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流量正在像原先计算的那样不断增加,但这会儿已经没人顾及这些了。

“帕尔默小姐……”几分钟后,一直满意地盯着大屏幕的莱普克博士突然发出了略显惊愕的声音,“你看那个……你觉得那是什么?就是冰原移动后出现在基岩上的那个东西。”

“是的,那上面好像确实有什么东西。”“虎妞”凯特紧盯着屏幕小声说道,“可能是岩石上的裂缝,或者是冰原造成的划痕。”

“不,不是的……”莱普克博士一时过于震惊,以至于声音都变得有些嘶哑,“虽然我不太确定……但那看上去很像是一幅巨鸟的图画。” C5Dsy0ZWO7Vg741q24k3tR3w3l21zn6OLErC3n92dTGsXxoPpBZ3XYJrm0r+UQ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