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周作的《沉默》是一部畅销小说,出版后在一两年内卖出了四十万册,蔚为文学与社会现象。会成为现象,必定是书的关怀、内容击中了当时日本人的集体心灵。得以击中日本人集体心灵的,是远藤周作作为“昭和一代男”、作为“战争世代”一员在战后持续的质问: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我们应该接受日本是一个不会坚持原则的社会吗?
远藤周作有特殊的立场进行质问:他是一位天主教徒,在教会历史上看到太多坚持信仰的人与事迹,和日本战后突然转向的无原则形成再强烈不过的对比。他发现了在日本也有殉教的天主教徒,他们如此重视自己的信仰,愿意承受各种苦难考验,绝不放弃信仰,他们是怎么来的?如何在日本历史与文化中来看待、呈现、理解他们?
天主教进入日本的历史开始于一五四九年,借着大航海的探险发现,西方势力东来,在这一年有了葡萄牙神父来到日本传教。而这段历史却也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将近一百年后,一六三七年在南方九州发生了“岛原之乱”,当地的天主教徒不满藩主的统治,借由教会组织向藩主伸张、要求权利,演成激烈的武装冲突,最后必须由德川幕府出兵解决。在此事件之后,德川幕府宣布“锁国”,严禁外人与外来事物进入日本,从此之后,一直到一八五三年,“锁国”的情况才被佩里所带领的美国海军船舰强行打破,是为开启近代连环巨变的“黑船事件”。
当时的幕府认定“岛原之乱”源自外来宗教,因而封阻天主教也是“锁国”的主要目的之一。从中央幕府到地方藩主,从此对待天主教的态度彻底改变,不只拒绝天主教势力继续扩张,甚至进而紧缩、禁制日本人信奉天主教的自由。
天主教成了禁忌,但天主教徒没有完全消失,即使施加最严厉的惩罚,仍然有一些日本人坚持天主教信仰,发生为了信仰而殉难的戏剧性故事。今天去北九州旅行,其中一个观光景点,是“云仙温泉”,又称“云仙地狱”。为什么称“地狱”?因为那个热泉温度极高,足可以将人严重烫伤甚至烫死,更重要的,在历史上,是真的曾发生将人放到泉内去活活烫死的事情,显现出简直像地狱般的景象。
被放进去的,就是不悔改、不放弃信仰的天主教徒。滚水折磨逼迫他们为了活命,也为了逃离极端痛苦,而愿意公开背教。这是幕府与藩主为了彻底禁绝天主教信仰而动用的诸多酷刑中的一种。
在《沉默》中还提过另外一种,是将信徒绑在海边的十字架上,让逐渐涨潮的海水反复拍打袭击,身体所承受的海浪压力愈来愈大,到后来潮水会将整个人灭顶。斯科塞斯翻拍的电影中,这一幕是在台湾北海岸取景拍摄的,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有印象。
还有一种酷刑是“穴吊”,把人悬空倒吊在一个深洞中,看你能坚持多久,看你是要宣告放弃你的宗教,还是要在那极端恐怖的折磨中慢慢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