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争雄北方路不平

公元 200年春,袁绍向曹操宣战,他点起十万兵马,南下逼近官渡,曹操兵力远不如袁绍,只能勉强坚守。双方斗智斗勇,一个筑土包向下射箭,一个就造霹雳车向上抛石头,一个挖地道打算偷袭,一个就修壕沟阻挡,相持数月。

一天深夜,曹操辗转难眠,忽然手下来报,袁绍的谋士许攸求见,曹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

见了面寒暄一阵,许攸问曹操:“你现在军粮还有多少啊?”曹操回答:“可以支持一年吧。”许攸笑道:“恐怕未必。”曹操于是说:“其实只有半年的粮食了。”许攸拂袖而起,走出帐说:“我以诚相投,你却这样骗我,太辜负我的信任了!”曹操连忙拦住他赔罪:“你别生气啊,实话告诉你,军中粮其实只能支撑三个月了。”许攸哈哈大笑,说道:“大家都说你是个奸雄,今天果然领教了。”曹操也笑:“你难道没听说过‘兵不厌诈’!”于是凑到许攸跟前,低声说:“军中只有维持这个月的粮食了。”许攸大声说道:“曹操啊曹操,你别再骗我了,粮食已经没有了吧!”曹操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

眼看曹操的军队正在风雨飘摇之中,但袁绍迟迟不敢发动全面进攻,这是为什么?是袁绍情报工作做得太差,还是袁绍胆子太小?

曹操之奸,久负盛名,袁绍从小就跟曹操混在一起,知道曹操的厉害。袁绍从小就被欺负,因此非常忌惮曹操,以致官渡之战相持不下,袁绍一点点错过了战胜曹操的良机。

许攸的情报却给了曹操难得的战机。他告诉曹操,袁绍大批军粮正在运往乌巢,曹操当机立断,亲自率轻骑偷袭乌巢,一举成功。袁绍的粮草断了,只能撤退。

这场战争成了北方势力转折的关键,在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中,你认为曹操最后能够战胜袁绍,主要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袁绍留下来的大量军旅物资,甚至包括自己阵营里的将士暗地里跟袁绍接洽投降的书信!有人建议曹操,严厉追查,将那些三心二意的家伙收拾掉,曹操却把这些书信都付之一炬,不予追究。

那当时曹操为什么不趁机肃清内奸呢?

这就说到了曹操的用人之术了。曹操在早期就显露了他独特的战略眼光。早在与袁绍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曾经问曹操:“假使我们讨伐董卓不成功,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曹操心机很重,没有回答,反问袁绍:“你认为怎么办才好呢?”袁绍非常自信地说:“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凭仗燕代,西吞乌桓、鲜卑和匈奴,然后向南出击,这样就能成就我的大业。”曹操沉思了片刻说:“要说我,我就任用天下的谋臣和将士,合理地去驾驭他们,这样就能无往而不胜。”

袁绍是想凭借雄固之地作为资本,曹操很不以为然,他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才有后来的魏国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局面。不拘一格降人才,你认为这是不是曹操最高明的地方?

曹操部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争霸天下,管理才干毋庸置疑。但是在建立长远秩序上,却一再出现严重问题。比如他不拘一格吸纳人才,突破了汉儒框框,这无疑是对的,但他下过“求贤令”,后来又借刀杀过不肯为他所用的名士祢衡(173—198),杀过不肯为他专用的名医华佗(145—208),杀过聪明胜他一筹的名吏杨修(175—219)。曹操虽然求贤若渴,但是对于不为他所用的人才却非常残暴。 vAR7xZidrFDFmBcLqt9ROvj94hupF8SsK+/IwkvnqACQkOGywDYXGgUgLRHjD8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