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后将近三十年里,曹洪作为曹操最值得信赖的宗族将领,追随他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击败并收降兖州黄巾军、讨伐陶谦、迎奉汉献帝至许都、消灭吕布、力挫刘表、击败袁绍、抵御刘备,为曹操消灭群雄、统一中原立下赫赫战功。
其中,比较重要的战功有以下三次。
第一次是公元 194年,张邈、陈宫举兖州叛迎吕布。当时正闹饥荒,曹洪在前开路,占据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以接济后续部队。曹操在濮阳征讨张邈、吕布,吕布败退,曹操遂占领了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阿县交界地区),转而又攻克了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山阳、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京(今河南省荥阳市南)、密(今河南省新密市)等十余座县城。曹洪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任命为鹰扬校尉,迁为扬武中郎将。
第二次是公元 200年,在与徐晃共同击破了㶏强(今河南省临颍县)叛军祝臂之后,官渡之战爆发。曹操在许攸的建议下,率轻兵奇袭乌巢,留曹洪、荀攸(157—214)守营垒,袁绍得知消息后,派张郃、高览猛攻曹操大营,在曹洪与荀攸的坚守下,张郃、高览无法攻破。等到曹操火烧乌巢后,张郃与高览烧毁了攻营的器械,到曹营去投降。曹洪生怕中计,不敢接受他们的投降。荀攸说:“张郃因为计策不为袁绍采纳,一怒之下来投奔,您有什么可怀疑的!”于是接受了二人的投降。
第三次是公元 217—219年曹操与刘备的汉中之战期间。公元 217年,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军下辩(今甘肃省成县);曹洪奉命拒之。曹操并命辛毗与骑都尉曹休参曹洪军事,雍州刺史张既也随曹洪参战。曹操在出征前对曹休说:“你虽名为参军,但其实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曹洪得知此令后,也把军中事务委托给曹休负责。当时刘备见曹军进至下辩,于是遣张飞屯驻于固山(今甘肃省成县宋坪乡,今称龙泰山,又称神仙梁)一带,声称要切断曹军的后路。曹洪与诸将进行商议后都对是否继续进军犹豫不决,曹休说:“刘备的军队如果真的要切断我军后路,就应该隐蔽地行动,暗中设伏。如今却先虚张声势,说明这只是刘备等人的疑兵之计。我军应该趁敌人尚未在下辩集结大军之时,尽快击破吴兰。一旦吴兰被击败,张飞的疑兵就毫无意义了,必定自行退走。”曹洪听从了他的建议,进兵攻打吴兰。公元 218年春,曹洪大破吴兰,斩其部将任夔等人。逼退了张飞、马超。之后阴平(今甘肃省文县)氐人强端斩杀吴兰,将他的首级送给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