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檀道济:从流民到战神的传奇人生

檀道济,又称“檀公”,刘宋开国将领,也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刘裕称帝之后,官至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封永修县公,刘裕弥留之际任命其为顾命大臣之一。

如果说沈庆之是刘宋的第一猛将,那么檀道济就是刘宋当之无愧的擎天柱石,而且与后来者居上的沈庆之相比,檀道济是妥妥的老元勋,他随刘裕征战四方时,沈庆之还是个刚投入刘裕麾下的毛头小子,不过,这两位南朝悍将和历史上无数武将一样,都是起自贫寒微末之中,檀道济甚至比其他草根逆袭的武将,要更悲惨一些。

檀道济生于东晋末年的烽火狼烟中,祖籍是高平金乡,也就是如今的山东金乡,论起出身,檀道济原本是北方大家士族的后人,然而五胡乱华的铁蹄蹂躏华夏大地,檀氏一族只能南渡避祸,结果在颠沛流离中,竟然沦落成了流民,檀道济的父母也在流亡途中过世几年之后,东晋王朝寿终正寝,檀道济跟着两个兄长檀韶、檀祗加入了刘裕的北府军。

檀道济在流亡的艰难岁月里,练出一身过硬的本事,史书中记载其“少孤贫,有勇力”,直到追随刘裕平定桓玄之乱时,檀道济终于得到了施展勇力的机会,他的成名之战是一场操作华丽的闪电战,有一次,檀道济作为先锋探查敌情时,观察到桓玄兵锋虽众,布防却十分松散,而且夜间的警戒更是不够严密,这让檀道济抓住了可贵的战机,他精挑细选出两三百个轻骑兵,人衔枚、马裹蹄,星夜潜行到敌营外,一招火烧敌营先发制人,趁敌军被突然暴起的大火烧得晕头转向时,檀道济率众骑兵突袭入营,直取桓玄的中军大帐,吓得桓玄趁兵荒马乱之际抱头鼠窜,仓皇逃走了,这一战,让檀道济获得了‘建武将军’的封号,也就此进入了北府军的军事核心层。

檀道除了擅长奇袭闪电战,还擅长利用伏击战以少胜多,打服卢循那一战,就是檀道济伏击战的得意之作,当时,刘裕忙着北伐南燕,卢循想趁机偷家便率水军去攻打建康城没想到被檀道济狠狠摆了一道,檀道济先是装怂,故意放弃几座城池,诱使卢循轻敌冒进然后在雷池,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望江一代,下令主力部队埋伏在茫茫的芦苇荡里,卢循率军追击檀道济那少量佯装败退的小股部队,结果被带进伏击圈里,檀道济一声令下,万支火箭齐发,芦苇荡顿时化作一片火海,卢循的军队乱作一团,死的死,逃的逃,这卢循虽然侥幸逃走,但是此战后,他再也没有与刘裕一战之力,而这一战不仅巩固了刘裕的地位也奠定了檀道济成为刘宋武将柱石的根基。

檀道济这位战神,崛起于追随刘裕开国和北伐的峥嵘岁月里,在北伐后秦时,檀道济率军连克许昌、洛阳,拿下首入长安之功,刘裕亲口称赞他“檀郎用兵,鬼神莫测”,这算南朝刘宋的一段君臣佳话,所以在刘裕去世后,檀道济才能成为备付金的实际统帅,而无人不服,然而这位无敌统帅,最终却因为功高震主,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檀道济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辅佐刘义隆十多年,最后在文帝病重之时,却因担心这位开国元勋老将威胁幼主,听信了刘义康的谗言之后,下诏抓捕檀道济,这位寒门将星檀道济含冤而死,和自己的十一个子嗣于同日遇害,只有他的小孙子檀孺捡了一条命,没为全家陪葬,檀道济虽身死,但是他的用兵之道被载入《三十六计》,最终传之于后世。 YYj66AnHrLLMBnsA/yHMvDylkn35qAEzSLjEudA7RVVhg+4ncG8e8AifEC/uUk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