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冲之,字文远,刘宋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世界上最早算出“圆周率”的人、指南车发明者,也是《大明历》的创立者。
祖冲之出身于建康,也就是南京的一个没落士族家庭,彼时正值刘义隆当政的时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正率铁骑席卷北方地区,在这乱世中却天降科学巨人,那是一个数学家没有刀笔小吏值钱的时代,但是祖冲之偏偏是科学方面的天选之子。
祖冲之幼时就显得异于常人,对星辰的运转和数字规律,表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天赋,据《南齐书》记载,他“专攻数术,搜炼古今”,毫不夸张的说,别人还在青春叛逆期的时候,祖冲之已经被选入了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华林学省,直接深造去了,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将用他的算筹,为整个人类文明夜空,划出一道何等炫目的光芒。
祖冲之一个人的科学成就竟然横跨多个领域,而且每一项都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石,绝对是古代科技界的六边形战士,圆周率连九漏鱼都不会感到陌生,或许有人会说这跟我的日常生活没关系,事实恰恰相反,圆周率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地图测绘、建筑设计哪怕3D打印一个小摆件,这些都要依靠圆周率算尺寸、保证精度,举个具象的例子,如果汽车轮胎没有圆周率精准算出周长,车一旦开起来就会颠簸成蹦蹦车,难以想象,现代工业的“幕后大佬”圆周率,是祖冲之在没有电脑的野蛮算力下,靠一根根长短和粗细相同的小木棍,采用“割圆术”硬算出来的,而且欧洲直到十六世纪才算出圆周率,祖冲之甩开西方科学家一千年之久。
祖冲之对我们现代生活的贡献不仅有圆周率,还有《大明历》,它算准了一年有365.2428天,这个测算结果与现代仅仅误差50秒,而且这部《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一部历法,它的作用是精准计算时间,安排年月和指导农耕的二十四节气,哪天过年、哪天播种收割、哪天会有月食或日食,全靠它来给出答案,历法在我国传承久远,沿用至今除了这两项逆天的成就,祖冲之还复原了指南车,它就相当于古代的北斗导航系统,古代人出门远行,比如航海、行军,迷路是常有的事,而指南车的车身不管怎么转,车上的木人手臂永远指向南方,这是个机械方向定位装置,有了它,远行迷路的问题,直接迎刃而解了,不得不说,指南车称得上是千年前的机械奇观。
祖冲之是一位孤独的科学巨人,在乱世中沉浸在学术中,几乎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一同探索,祖冲之不仅孤独前行,而且也难逃朝堂博弈的政治漩涡,在《大明历》完成之后,祖冲之呈给刘骏,却被权臣戴法兴借题发挥,以“诬天背经”反对采用这部新历法祖冲之不会权臣之间勾心斗角那一套,写下铿锵有力的《驳议》,为自己的心血之作据理力争,其中一句“愿闻显据,以核理实”的科学精神宣言,至今还刻在紫金山天文台的纪念碑上。
祖冲之的思想太超前了,这也为华夏科学史留下来不可磨灭的遗憾,他的数学著作《缀术》在唐代时曾被列为官学教材,只可惜后来因为其内容过于深奥难懂,不幸失传了而《大明历》在他去世后多年,才被已经改朝换代的梁武帝采用。
这位功贯古今的科学巨匠,在七十二岁那年溘然长逝,南朝的王侯将相化为历史的尘烟,而祖冲之却被后世以各种形式纪念,月球上有“祖冲之环形山”,小行星1888以他命名,在后世人类仰望星空时,他永远是最亮的恒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