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刘义庆:刘宋政坛上的一股清流

刘义庆,字季伯,刘宋文学家、宗室,宋武帝刘裕的侄子,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是如假包换的皇亲贵胄,也是南北朝时期成就不凡的文学大家,著有《世说新语》享誉后世,东晋末期的刘义庆,承袭祖荫获封南郡公,晋灭宋立之后,他追随刘裕北伐,被封为临川王。死后追赠侍中、司空、谥号康王,总之是一生为王。

刘义庆生于彭城,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徐州,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文人王爷,从小就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外加投胎小能手,生于皇族,却谦逊文雅,一生对操弄权术都没兴趣,自幼锦衣玉食,十三岁就封了南郡公,可是年纪小小的刘义庆,不仅没变成飞扬跋扈的纨绔,反而痴迷于读书,人也越发长的温润如玉、不骄不躁。

刘义庆的仕途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对于要从底层向上权力山峰攀登的人来说,他的仕途就是一路加官进爵,如开挂一般直达山巅成为人生赢家。但是,刘义庆的成功真是全靠老天爷赏赐吗?

生逢魏晋南北朝的腥风血雨,无数王公贵族,在权力的征伐中前赴后继,最终殒命,刘义庆年青时,也曾有过治世的抱负,后来改变了人生方向,在外放江州刺史和兖州刺史那几年,他也展现出不凡的治理才能。

江州和兖州都是富庶之地,但是当刘义庆从王府走入底层百姓中间,还是看到了人间疾苦,他没有像其他皇族子弟那样,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反而尽量减轻徭役赋税,推出惠农政策鼓励百姓农桑,并且在兖州期间,刘义庆组织兴修水利,促使当地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正是这些积极的治理,才有了数年间就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

刘义庆不仅用心治理管辖地,把许多青年才俊吸纳到自己的幕府里来,搞文化事业始终是他的心之所向,刘义庆这位看似云淡风轻的王爷,表面看虽然广纳贤才容易树大招风但他心里有谱的很,那就是只吟风弄月,不掺和角逐权力的游戏,刘义庆这种对政治的谨慎,恰好与同是刘宋皇室子弟的刘义康,形成鲜明对比,刘义康张扬专横,因为权欲过盛把命丢了,所以刘义庆在看透权力的本质之后,哪怕出任要职,也保持谦逊低调,尽量降低在权力风暴中心的存在感,正如《宋书》所记载“虽为藩辅,而常自谦退”,这种政治警觉性,让刘义庆暗暗调整了人生的航向,把人生的重心从官场转向了文化事业。

于是,便有了魏晋时期文化瑰宝之一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这部著作是一部让东汉末期到魏晋时期历史活过来的神作,这部书不记载正史,而是记录了当时那些名仕们的言行和轶事,比如“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的典故至今家喻户晓,《世说新语》不仅开创“志人小说”的先河,还鲜活地保留下正史不载的历史细节,并成为唐宋文人模仿的对象,刘义庆在血雨腥风不断的刘宋政坛,成为了一股清流更是难得的聪明人,他不掺和权力之争,把老天爷发到手里的好牌,一张一张的给打完,闲散王爷写写书,带带新人,既完成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又做了受人感恩的伯乐,简直是人生赢家。

刘义庆不搞政治斗争,只搞文学沙龙,慷慨资助年青才俊,不遗余力提携后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鲍照,这群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吟诗作赋、著书立说,妥妥一个“南朝作家协会”,刘义庆的一生,本质上是身处乱世的贵族,用文化生产的形式完成自保,最终确实得以善终,于四十二岁病逝。 ftwvYtnHMV8rqUdQ20IPd4HmPemD89qwKiyfF9tV9kNR78DJFb8IbXNPddqEPA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