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字蔚宗,刘宋的史学家、文学家、文官,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范晔这个名字或许让人感到有些陌生,但是他的巨作《后汉书》,却几乎是无人不知的存在,《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这部千古流传的宝藏史书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范晔生于顺阳,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淅川,出身于刘宋的顺阳范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算得上顶级士族,东晋名臣范汪和范宁都出自这个世家,所以范氏称得上是学而优则仕的样板,范氏祖祖辈辈都是规矩的读书人,唯独范晔是个另类。
范晔遗传了家族的学霸基因,自幼聪敏、博览群书,而且特别痴迷史学,但是他性情孤高疏狂,有点类似谢灵运的狂放不羁爱自由,据史书记载,范晔“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是全能型学霸,但是他又“性轻躁,好臧否人物”,意思是脾气火爆毒舌嘴炮,喷起人来不留情面,以范晔的门阀世家出身,他的仕途本该一路顺遂,可是这位作天作地的世家子入仕之后,没多久便把能沾上边的权贵得罪个遍,赶上刘裕这样的明君雄主,初入仕途的范晔前途必然是一片光明锦绣,奈何这位狂傲才子不给自己留后路。
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过世,治丧举哀期间,范晔竟然带着同僚到弟弟范广渊家饮酒作乐,举着酒杯靠在窗边听王太妃的挽歌,这种作死行为激怒了顶头上司刘义康,于是范晔立即被贬谪到宣州做太守,范晔到宣州之后,心情愤懑无法排遣,为解心中苦闷他整日翻读各家关于后汉的史书,但是心情仍不爽利,范晔发现这些已经成书的历史著作,都存在“繁秽不精”的问题,他决定亲自动手重著一部东汉史。
当时的范晔一定想不到,这部史书将是影响千年史学的旷世巨著,范晔以《东观汉记》为蓝本,集各家史书之所长,并且广泛对比参考魏晋以来关于东汉史的著作,进行潜心著述,他编撰《后汉书》的目的,并非炫技或博取名声,而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这是对一个时代的责任感,经过六年不断打磨,《后汉书》在范晔笔下逐渐成型,这部巨作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内容上注重“贵德义,抑势力,进处士,黜奸雄”,而且对史书体例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党锢》《文苑》《独行》《列女》等类传,这其中,尤其是《列女传》最为特殊,在范晔之前,没有史家为女性立传,范晔开创了为杰出女性留名青史的先河。
此外,范晔笔削春秋,毫不遮掩地将他一向痛恨的宦官专权也写入《后汉书》中,把弄权太监干的丑事扒个一干二净,与之对比,是范晔对刚正之士的不惜笔墨,然而,心怀正义的范晔,最终却因为狂傲的性格卷入谋反案,因为范晔后期掌管禁军,而且盛名远播所以被要谋反的孔熙先盯上了,经过一番周折,范晔上了孔熙先的贼船,结果谋反的事不慎败露,就这样,一代修史巨匠陨落,匆匆结束了四十八年的人生,而且,和范晔一同被处死的还有他的儿子和侄子,落得个身死族灭的凄惨结局。
范晔的一生,既璀璨又荒诞,留下一部煌煌巨著,却因为错误的选择,断送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但无论如何,下诏处死他的刘义隆和谋害的权贵,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范晔的名字反而随着《后汉书》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