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节
时间:1978年初春

地点: 中国鲁西南朱家村

场景: 外,近午,晴,有风

人物: 万 红:女,18岁,朱家村团支书兼赤脚医生

穆 言:男,19岁,知青队长

李 曲:男,19岁,知青队副

大 群:男,60岁,万红爷爷,老支书,饲养员

铁蛋儿:男,17岁,万红发小

白志英:女,19岁,知青,李曲女友

单申海:男,19岁,知青

陈爱民:女,19岁,知青

祝向前:男,19岁,知青

汪老师:女,40岁,知青带队老师

朱新政:男,40岁,朱家村支书,万红堂伯

马四菊:女,43岁,朱新政老婆

二 嫂:女,28岁,寡妇,万红堂嫂

朱新兵:男,37岁,朱家村大队长

二张飞:男,50岁,朱家村大队会计兼民兵连长

马八妮:女,37岁,万红娘

朱新山:男,38岁,万红爹

三婶儿:女,40岁,铁蛋儿娘,老党员

五大娘:女,40岁,皮蛋儿娘

皮蛋儿:男,17岁,铁蛋儿发小

粑粑嘴:男,17岁,铁蛋儿发小

歪脖儿:男,17岁,朱新政独生子

二老干:男,40岁,三小队队长

二奶奶:女,40岁,二老干之妻

柳枝儿:女,17岁,二老干女儿

石主任:男,40岁,驻甸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朱家村包队干部

何书记:女,驻甸公社团支部书记,朱家村包队干部

朱家村群众:若干

(画外音)

公元1978年春,山东济北市最后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穆言和李曲等高中学生响应号召,告别城市,来到鲁西南这个叫做朱家村的贫穷农村插队落户。

(伴随锣鼓喧天和口号声航拍)

(土墙、土屋顶、土院墙、土路和不多的树木组成的不规则乡村)

(屋顶上堆着各种柴草、秸秆、粮食囤等)

(高出屋顶的各式土烟囱)

(特写)

(村子中央显眼的一棵老榆树)

(土墙上、树上贴着欢迎知青的红、蓝、黄色标语)

(村口上拉着“热烈欢迎知青落户朱家村”的横幅)

(摇拍)

(万红、朱新兵、二张飞、二老干等激动地张望着)

(不远处一群半大小孩在玩着抵枴、倒钱、打尕游戏)

(三面贴满标语的拖拉机后斗里载着知青们颠簸而来)

(驾驶员铁蛋儿得意地扭动着方向盘)

(乐起,歌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特写) 穆言把褪了色的绿色挎包往身后推了推,激动地折臂高呼“向贫 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穆言左耳下一块黑痣随之抖动)

(李曲、白志英、单申海、陈爱民、祝向前在颠簸中激动地重复口号的分别镜头)

(石主任和朱新政骑着“大钻石”二手自行车,何书记骑着“永久”牌自行车紧跟拖拉机两边)

(拖拉机驶进村口)

万 红:(舞动三角纸旗高呼)热烈欢迎知青来朱家村插队落户!向知识青年学习!向知识青年致敬!

(人们不整齐地跟着喊)

(粑粑嘴、皮蛋儿、柳枝儿等拥在万红周围高呼着)

(特写)

(皮蛋儿总是故意慢半拍,脖子上的长命锁反射着阳光,腰间掖着一把树枝和自行车内胎做的弹弓,手柄末端坠着一串枣核来回摇摆)

(三队长二老干沙哑着嗓门瞪着眼显得很卖力)

(“粑粑嘴”喊一声擦一把口水)

(马八妮、五大娘、三婶子、马思菊等妇女们掐着辫子,不时地咬咬梃子头心不在焉地敷衍)

(二奶奶边哄着背上的孩子边跟着喊)

二张飞:车都到跟前了,你们这些娘们儿咋还掐辫子?铁蛋儿他娘,你这老党员带头喊两嗓子呀!

三婶儿:二张飞点将了,红她娘,来,喊两嗓子!

(妇女们跟三婶儿喊起来)

(歪脖儿斜眼看着万红的嘴巴努力地模仿着)

穆 言: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坚决在朱家村扎根落户!

(李曲、白志英等激动地呼应着)

(远处的几个男孩儿跑过来) lUAeL3l6Xqa5RfbL+45skswYftQf7tRDypK6SS+uNbuStDnnX/hn9zm/JXnuXDC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