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全体知青
(知青们在开会)
穆 言:同学们,我们下乡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家对朱家村应该已经有了基本认识。今天拿出点时间交流一下感想,好的不好的,都说说,畅所欲言!
白志英:嗬,感想太多了,酸甜苦辣罄竹难书!
李 曲:(白了白志英一眼,嘟囔)还是那么夸张、偏激!
白志英:什么夸张偏激?穆队不是让畅所欲言吗?好,不说了。
单申海:你不说我说!其实,英雄所见略同,虽不是罄竹难书,时间允许的话倒是一天半天说不完的。
穆 言:哈哈,看来大家伤感颇多嘛!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还在高唱革命歌曲,靠的什么?靠的是胸有坚定的革命目标,靠的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说白了,就是保持了一股子精气神儿!精气神儿垮了,什么都会垮!同学们,我们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前进。志英,别赌气,该发言还是要发言!
白志英:那我就说喽!(白一眼李曲)既然有人不喜欢夸张啰嗦,我就来个浓缩版,四个“不”,吃不习惯,住不习惯,听不习惯,看不习惯,汇报完毕!
(气氛凝固)
李 曲:(白了白志英一眼)哼!
(切至二老干大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皮蛋儿:听说白志英跟李曲是娃娃亲,要不是李曲下来她也不来。我看李曲倒像个落户的样子,白志英不咋的!
二老干:你看住俺家这个祝向前咋样?
皮蛋儿:我觉着有一个落顿下的也是他!
二老干:为啥?
皮蛋儿:嘿嘿,感觉,感觉。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 )
穆 言:哈哈,志英,你也太过浓缩了嘛,至少每方面举个例子吧?
白志英:(看看桌子上的煤油灯)就说这玩意儿吧,都什么时代了,看看,还用清朝的豆油灯!昨晚上多看了会书,早晨一看脸,熏了一层灰!屋子呢,到处透风,屋里屋外一个温度,要是不熰炕,被窝冰凉冰凉的根本不敢钻!倒是先学会了与时俱进,第二天就跟二嫂学会打火簸箕了!
穆 言:好,衣食住行,这是住的方面,吃的方面呢?
白志英:一日三餐,早晚两顿喝糊涂,一个月了,还没见过新鲜蔬菜的模样呢!别说大米白面,连玉米面都成稀有物种了!哼,顿顿咸菜,连点油星也没有,吃地瓜面窝窝吃得直烧心!
陈爱民:本来要学习贫下中农的憨厚朴实,却一不小心先学会弄虚作假了!明明不爱吃,却还要装着说好吃好吃,其实人家早就看出来了,知道我们说的不是实话!
白志英:哪能看不出来?咽的时候剌嗓子,老半天咽不下去!
李 曲:越说越玄乎,好像比万里长征红军煮皮带吃还难!
白志英:怎么老是拿万里长征说事儿?那是新中国成立前,现在是新社会,那是革命低谷阶段,现在是社会主义时期,有得比吗?
李 曲: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旧社会,但我们都知道新旧社会是截然不同的,旧社会人民当牛做马,新社会人民是主人!生活上遇到点困难,是暂时的,不能片面地下结论,更不能胡言乱语,要注意自己的阶级立场!
(白志英走到门口,脸朝外不再说话)
穆 言:志英的感受我能理解,别说你们女生,开始我也咽不下去,吃顿饭是像进行一场战斗似的。
陈爱民:多亏每顿饭有糊涂喝,用它冲着往肚里咽!
(切至二老干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二老干:(吃口窝窝喝了口粥,敲敲碗)爷们儿,咱这坷垃擦吃这玩意儿都要喝口糊涂冲下去,他们知青更够呛!
皮蛋儿:听俺大爷爷说李曲都是半天咽不下去,说让人家城里的孩子来受这罪他觉着心疼!住您家那个胖子呢?
二老干:你说祝向前呀,一样,问他饭食咋样总说挺好,也是咬一口窝窝喝一口粥往下冲。
皮蛋儿:也是咽不下去呗!
(端起碗转着喝了一圈,咕咚一声咽下)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 )
穆 言:志英,继续说。
(白志英又白了李曲一眼,把脸朝向门外)
白志英:厕所算哪方面?
穆 言:厕所?衣、食、住、行,放在哪个范畴呢?按说应该算在住的方面。
祝向前:不恰当,谁还住在茅子里呀!算业余生活吧。
单申海:得,得,你这文学细胞也忒薄弱了!业余生活指的是工作之外的活动,玩呀、唱呀什么的,业余生活可以没有,但不能一辈子不拉屎撒尿吧,怎么可以归纳于业余范畴呢?
穆 言:毕竟上厕所需要走着去,“走”,即“行”,那就归纳到“行”的范畴吧。爱民,你想说什么?
陈爱民:就那一个大坑,不小心完全可能掉进去,里面的东西一眼看个清楚,真恶心!墙角放着许多砖头块、树枝子、玉米棒什么的,上面都粘着东西,后来才知道,yue,不说了,恶心!
祝向前:一看就知道那是擦屁股的,还有墙角根上那些疙疤,那是拉完在上面蹭的,他们把那个动作称作“屗(wei)腚”!
白志英:哕!胖子,别再描绘了,你研究得可真仔细!
祝向前:(故作认真地)单身汉曾经说过,要想提高文学水平,必须学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洞见所见、细究所闻么!
穆 言:哈哈,向前也睉(zhuai)上了!爱民,继续。
白志英:爱民,不用掖着藏着,说!
陈爱民:好!就说语言差异吧,方言俚语没关系,我们也有自己的口音。问题是好些内容忒低级粗俗,简直令人不堪入耳!他们好像别的不会,脏话、酸话、黄段子,张口就来,连妇女说话也带把儿!开始还傻乎乎地问他们什么意思,惹得叫人家笑话!
单申海:哦,原来黄段子不是男人的专利呀,女人之间也玩这个?缺少实例嘛,李队要求要举例说明的。
(切至二老干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皮蛋儿:二大爷,你说这些城里的学生可笑不?连啥是娘们儿的包包也不懂,那天陈爱民竟然一本正经地问俺娘,说二嫂子的包包大是啥意思?二老干:(故作严肃地)爷们儿,给你娘说往后可不要在外面传这话,人家一个姑娘家能下来就不赖,人家不懂咱这些土话,咱还不懂人家的洋话哩!你笑话人家,不怕人家笑话咱?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 )
陈爱民:单身汉,你好坏呀,想故意把我绕到沟里去!
单申海:没那意思,鄙人好奇而已!
白志英:爱民,怕啥?说给他们听!
陈爱民:好,说就说!那天三婶儿、五大娘和二嫂她们互相绞脸,叽叽嘎嘎的,说二嫂这个地方什么了,那个地方什么了!
单申海:什么了?也太模糊了吧!
白志英:你们男人就是对这些有兴趣!我替爱民说,她们说二嫂长得白,前凸后翘,早早地当寡妇可惜了,明白了吗?
单申海:这有什么?漂亮的女人共同具备的特征嘛!
陈爱民:哪里呀?她们说的是——咳,没法学,不说了,反正你们早晚会听到!
穆 言:不讨论这些了,总之这也算是地方风俗。
白志英:风俗差异也太大了,柳枝儿家兄弟榆树儿都三岁了还穿开裆裤呢,他们竟然对着人把着撒尿!
祝向前:还有呢,榆树儿拉肚子不去看医生,等鸡宿了窝他娘拉着他跪在鸡窝前拜鸡大哥!
单申海:有意思,怎么个拜法?
祝向前:(模仿)拜,拜,拜鸡大哥,你黑家屙,俺榆树儿白天屙,你就屙那稀屎流,俺榆树就儿屙那干屎撅儿!
(众乐)
李 曲:纯属迷信!如果拜鸡大哥能治病还要医院干什么?朱家村还要万红这个赤脚医生干什么?
陈爱民:那都不算啥,真正的问题是连份报纸都没有,连广播也听不到,时间长了我们都要变成瞎子聋子了!
单申海:这就叫天高皇帝远,这里什么都比城里慢半拍,铁蛋儿竟然不知道华国锋是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白志英:不是慢半拍,是八拍!就说我们那位二嫂吧,那么年轻,外面的事愣是什么都不知道,好像她家是世外桃源!
单申海:这叫作两耳不闻村外事,一心只过小日子!
陈爱民:我原以为全国人民一样呢,原来竟如此参差不齐!(递给穆言一个信封)穆队,我给家里写的信,麻烦你带给大队部捎到驻甸邮局寄出去。
穆 言:好。其他人还有吗?
白志英:哦,我也有一封(从口袋里掏出)李队,浆糊呢?
李 曲:上次用的是万红糊窗户剩的地瓜面粥,早没了。
单申海:等铁蛋儿来了吧,他随便从牙缝里抠点牙屎就解决了。
白志英:单身汉,你就专门恶心人吧!
祝向前:柳枝儿她爹就用牙屎粘过东西,这也算地方特色嘛,我们想抠还没有呢!
(切至二老干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皮蛋儿:二大爷,城里的人咋爱天天刷牙呢?也不嫌麻烦!
二老干:人家那是讲究!再说咱也没闲钱买那些东西呀!
皮蛋儿:祝向前刷不?
二老干:刷!每天早起洗脸前都刷,俺柳枝儿还想学着刷呢,说咱不刷牙的人嘴臭!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 )
单申海:谁从小就刷牙呀?满打满算我刷牙的历史才十来年。你们注意没有,朱家村没有一个刷牙的。
白志英:还用注意?一说话老远就闻到口臭了!
单申海:农民么,当然跟你们干部大院里的公子小姐没得比。
白志英:单身汉,请不要胡乱划分阶级!什么公子小姐?是战争时期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拼命幸存下来的革命家的后代!
单申海:(做作地抱拳)失言,失言,下不为例!
穆 言:差别是永远存在的。不仅是城乡差别,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差别。尤其是像鲁西南这样的农村,相对的更为封闭一些,落后一些。别说刷牙,我发现歪脖儿常常脸都不洗,更不用说洗澡洗脚,脱了鞋别提多臭。还有吃饭的碗筷儿,就在一个盆里涮涮拉倒,当然不卫生!但我们不能把看不惯的情绪表现出来,否则,我们就坐到贫下中农的对立面去了!
李 曲:那天几个大婶儿在北屋里说笑,五大娘说头上长虮子了,刺挠,让婶儿找篦子给她刮刮。后来才闹明白什么是虮子,原来指的是虱子的幼虫。
祝向前:头发上那一个一个的小白点儿就是,女人头发长,更容易生虱子,柳枝儿就有,她娘常常咯嘣咯嘣地给她挤。
白志英:呵,胖子把象声词用得倒很贴切,还咯嘣咯嘣的,说得我身上只痒痒!
李 曲:有几个虱子怕什么?大不了逮一逮,万里长征时有虱子是光荣的!
白志英:你老是话不离万里长征,长征是什么环境条件,现在有虱子也光荣?
李 曲:不光荣,也不算丢人!正如毛主席说过的那样,农民脚上有牛粪,但他们思想最干净!别遇到一点困难就抱怨,就悲观。
白志英:什么悲观?穆队叫大家谈感想,你在这里乱扣帽子!落后就是落后,闭塞就是闭塞,承认现实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
陈爱民:还是穆队有远见,带来个收音机,至少能多听些新闻。
穆 言:我那收音机差不多也成聋子的耳朵——摆设了,这里信号太弱,断断续续地没法听。
白志英:不听也罢,四面透风的墙,欣赏外面的麻雀叫就行了!
祝向前: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看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透点风空气新鲜,有益于身体健康,听听大自然的音乐,陶冶情操!
白志英:怪不得你比我们胖,会辩证,想得开!
祝向前:那当然,越是艰苦越需要乐观!忘了下乡前喊的口号了?北学邢燕子,南学董加耕,我们是革命的螺丝钉,拧在哪里都适应;咱知青好比一块砖,任凭党来搬嘛!
(切至二老干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二老干:别看祝向前也刷牙,这孩子憨厚实在,也想得开,整天乐呵呵的,没瞧不起咱坷垃擦的意思!
皮蛋儿:穆言也不错,大爷爷说这个人不光有头脑,心眼也好!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 )
单申海:呱唧呱唧,这就是革命的乐观主义!(倚着门,摸着门搭)哎,提个问题,你们谁知道为什么用绳子做门拉手?
李 曲:我问过万红了,这是有故事的。1958年大炼钢铁,上级派给朱家村上交一吨钢铁的任务,但这里除了黄土还是黄土,拿什么来炼出一吨钢铁呀?所以,公社统一命令,家家户户凡是带金属的东西,包括饭锅、锅铲儿、门锁、门拉手一个不留,全部上交炼铁!据说只有铁蛋儿家一口炒菜锅被他娘藏在茅坑里躲过了一劫,后来渐渐好转,锅碗瓢勺才慢慢重新置办起来。这个拉手是万红爷爷专门嘱咐不让换的,他说要留作纪念,提醒下辈儿人记得那段历史!
白志英:哇,大爷爷好有个性,佩服!这等于把历史挂在了这座老房上,有创意!
李 曲:哎,奇怪,堂屋里条几上有一尊香炉好像是金属的耶,怎么能保存到现在?
白志英:你问问万红呀!
单申海:不用问,一定是想千方设百计智斗的结果!
白志英:哎,单身汉,铁蛋儿家现在用的锅原来藏在茅坑里过呀,你住他家没吃出来点特别滋味儿来?
(众笑,李曲白了白志英一眼)
单申海:你别恶心人了,人家早就换新锅了!
祝向前:(到门口夸张地用鼻子闻着外面)哇,咋那么臭啊?
单申海:附近有掏茅子的呗!
白志英:你们不是说农村空气比城市新鲜吗,这个时候怎么讲?
单申海:掏厕所是农村的传统工作之一,人粪尿是顶级农家肥的来源。你们注意到没,岁数大的男人大清早背着箩筐到处转悠,那就是工作——拾粪!我们嫌脏,老百姓可是当作宝贝的哦!
李 曲:是啊,将来我们也要学会的!
白志英:连那也学?想想拿铲子戳着那软乎乎的东西就——哕!
陈爱民:好了,再说下去我也要条件反射了——哕,哕!
(切至二老干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皮蛋儿:(用鼻子闻闻空气)谁家掏茅子哩,恁么臭!
二老干:粑粑嘴家!一大早粑粑嘴就来借粪舀子!
皮蛋儿:这家伙真刺毛,掏茅子也不挑个时候!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 )
穆 言:向前,关上门,味道会小一点。人哪,适应性最强,多恶劣的环境都能慢慢适应下来。听说城市郊区都有晒粪场,数里之外都臭气熏天,然而当年把改造的人放在那里,照样习惯,和那里的工人一样就地吃饭喝水!
李 曲:是啊!这就充分说明我们接受再教育的必要性!同学们,慢慢来吧,从大环境到小细节,我们都要慢慢适应!
穆 言:正因为农村存在很多问题,才说明党号召我们上山下乡的英明正确!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何根据朱家村的现状,比如农副业产品的加工利用、提高机械化程度,具体的比如搞台钢磨解决社员推磨的困难,还有建设沼气池呀、科学养猪、蔬菜保鲜技术呀等方面搞个设想,写一份报告交给大队。
白志英:要那样,我们该做的事太多了!就说那睡觉的炕吧,跟做饭的锅连着,还拉风箱,这是五百年前的技术吧,也要改造!
单申海:历史悠久的东西未必就落后!你想啊,烧掉庄稼秸秆,做熟饭的同时又烧热了炕,一举三得,很科学嘛!
白志英:用三齿收地瓜、用钩担挑水、用铁锨翻地呢?
单申海: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看,也有它的好处,可以节约机械开支,可以锻炼身体!
白志英:行了,上午看见你挑水时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李 曲:好了,别斗嘴了,现在请穆队做个小结。
穆 言:还是你讲吧,我主要说说联欢会准备节目的事。
(白志英匆匆往外走)
李 曲:说正事呢,你要去哪里?
白志英:办私事。
李 曲:不能抽别的时间吗?在开会呢!
白志英:(说着继续走)什么呀,上厕所!爱民,给我放哨!
(大家嘀咕着笑起来。李曲“哼”地白了一眼)
(白志英走向院角那座土墙围成的厕所)
(厕所门口墙上挂着条灰布条腰带,里面有男人咳嗽一声)
(白志英皱皱眉转身回屋)
单申海:嚯,你这私事办得也太神速了吧?五秒钟!
白志英:(示意)看,墙上挂着信号带呢,已被占用!
(切至二老干门口)
( 人物: 皮蛋儿、二老干 )
二老干:有一样我知道他们不习惯。
皮蛋儿:哪样?
二老干:上茅子!
皮蛋儿:茅子咋了?
二老干:男女不分,他们肯定觉着别扭。有一回祝向前在里面拉屎,正好柳枝儿也要上茅子,祝向前忘了把腰带挂在墙上,也没咳嗽,结果柳枝儿都走到门口了,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
皮蛋儿:嘿嘿!
(切至万红家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朱新山 )
穆 言:(笑着向李曲示意)李队继续讲。
李 曲: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刚刚开头,下一步会有更严峻的考验!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誓言,不做好龙的叶公,要做建设新社会的生力军!在这里我要提醒个别同学,(看了看白志英)和贫下中农搞好关系当然重要,但不一定说那么多废话,多听多看,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同学们,我们要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向广大群众学习,当好社会主义新农民,要紧紧围绕在党支部、团支部周围,争取进步!
(外面有人咳嗽)
单申海:志英,给信号了,该你了。
(朱新山从门口走过)
(白志英走出门,皱眉朝朱新山背影斜了一眼,走进厕所)
(厕所里忽然传出呕吐的声音,门口的单申海探身张望)
(白志英擦着泪走出来,从单申海身边走进屋)
(大家不解地看着白志英)
陈爱民:怎么了志英?不舒服?
白志英:不是,是……(说着又干呕起来)。
陈爱民:(也条件反射想呕)那是看见茅坑里的……哕!
单申海:(示意堂屋方向)刚离开,说不定还冒着热气呢。
(白志英和陈爱民忽然一起干呕起来)
祝向前:别再刻画了,我也开始反胃了!
穆 言:同学们,我说几句。地方风俗不同,生活环境条件不好,这是客观事实,但大家想过没有,朱家村有没有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并且很多!他们世世代代面对黄土勤劳耕作、自己不富裕还要扎紧腰带年年缴爱国粮、年年出义工支援外地挖河修堤,这种精神就非常伟大!刚才大家围绕厕所说得不少,这等于朱家村已经把问题交给了我们,在向我们要答案呢!据说有的地方研究出了沼气池,就是针对农村厕所改造的,不但改变了卫生现状,而且可以使用沼气照明、做饭,人家能搞,我们朱家村为什么不能搞?
单申海:此处必须有掌声!队长就是队长,这就是先见之明(对穆言)穆队,我认为这个思路非常好,好在针对性强,好在利在眼前功在千秋,好在落实起来并不难!我表示坚决支持!
众:这个想法不错,贫下中农一定欢迎,大队一定支持!
李 曲:看来,只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朱家村真的可以大有作为哦!
(切至院子)
( 人物: 铁蛋儿 )
铁蛋儿:(匆匆进来)红姐!
(西屋里的声音)
万 红:铁蛋儿,来!
(切至东屋)
( 人物: 全体知青、万红、铁蛋儿、柳枝儿、榆树儿 )
白志英:总结完了吗?穆言快说说准备节目的事吧,哎哟,腰酸腿疼的,好想早点去睡觉。
李 曲:(不高兴地看看白志英,又看看穆言)那,是不是叫万红他们来参加呀?
(铁蛋儿拿着麦秸、万红拿着马扎、柳枝儿背着榆树儿进来)
万红、铁蛋儿:来了、来了!
白志英:铁蛋儿拿着麦秸做什么呢?
万红、铁蛋儿:投梃子!
白志英:什么是投梃子?
柳枝儿:就是按粗细分开,粗的掐宽辫子,细的掐细辫子。
陈爱民:掐辫子?那我也学学,好学吗?
万 红:好学,咱村大人小孩都会掐!
铁蛋儿:俺就会,只是俺娘不让俺掐,说这是娘们儿的活!你跟二嫂学就行了,她可是掐辫子高手,掐得又好又快!
白志英:掐辫子有什么用?
铁蛋儿:卖钱呗!(指指墙上的草帽)瞧见没,那就是辫子做的!听说外贸工厂做成花篮、茶杯垫啥的,卖给外国人,老值钱了!这几年,咱村里副业只剩下掐辫子了!
白志英:卖给谁去?
万 红:供销社派人到乡下收,就是不大靠点儿。
(大家寒暄,万红把马扎递给柳枝儿,自己与志英挤在一起)
(榆树儿哭起来)
万 红:柳枝儿,你还是先把榆树儿送家去吧,影响开会。
柳枝儿:好(转身离去)。
李 曲:万红,堂屋里条几上那尊香炉是金属的吗?
万 红:是啊,俺爷爷说是紫铜的,多少年的老古董了。
李 曲:不是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全部金属物都上交了吗?
万 红:是啊,我爷爷带头把所有金属物件都交公了。等过了好几年,俺爹忽然变出来这个东西,一家人问他咋回事,就是嘿嘿笑着不说。后来俺娘说,那香炉是俺奶奶从娘家带来的唯一念想,心疼吧又不敢阻挡,当时俺爷爷是支书,拿着大队仓库的钥匙,俺爹偷了钥匙把香炉埋在了祖坟旁边。
单申海:哈哈,我就说嘛,这就是斗智斗勇的成果!
白志英:多亏大叔的大智大勇,要不就跟废铁一起练了,多可惜!
(切至二老干门口)
(柳枝儿抱着榆树儿快步走来)
二老干:柳枝儿,你咋回来了?
柳枝儿:榆树儿老是闹!
皮蛋儿:打得轻!
柳枝儿:别胡说了,你恁么不听话你娘就没舍得打过你,叫俺打榆树儿?
皮蛋儿:嘿嘿,说着玩哩,谁不知道榆树儿是您家的宝贝疙瘩?
二老干:去吧去吧,扔给你娘去!
(切至万红家东屋)
白志英:万红,柳枝儿怎么有这么小一个兄弟?
万 红:那不是她亲兄弟,是表弟,她小姨去年得大肚子痞死了,他姨父在濮阳修堤时又被砸死了,二大娘家正好没男孩儿,就把孩子接来自己养,算过继,起了个名叫朱榆树!
白志英:哦,怪不得他们对榆树儿那么娇!
(柳枝儿跑着回来,坐下)
穆 言:我和李曲、万红商量了一下,由于条件限制,时间也仓促,节目以清唱、表演唱、曲艺为主。白志英女声独唱;表演唱就六个人吧,舞台小点,人多了施展不开,就来那个《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好了;我还是老一套,山东快书,临时编的词,也不知效果咋样;我跟李曲再加一段相声,说《友谊颂》(李曲点点头),最后压轴戏是四平调《沙家浜》选场《智斗》,万红的阿庆嫂,铁蛋儿的胡传奎,李曲的刁德一。领导很重视这次晚会,何书记亲自到马庄搬来乐队支援,明天起,有节目的上午劳动,下午和晚上排练,怎么样?
(气氛热闹起来)
白志英:我建议还是男女二重唱,没有伴奏,一个人怪单薄的。
陈爱民:志英常哼哼邓丽君的《甜蜜蜜》,很好听,要不来个《甜蜜蜜》清唱?
穆 言:志英,怎么样?
李 曲:我反对!那种靡靡之音能上舞台?自己哼哼听着都别扭!
白志英:为什么不能哼哼?济北大街上到处都能听到邓丽君的歌!
李 曲:那都是小道上的东西,朱家村社员肯定接受不了。
陈爱民:(对李曲和白志英)还是你们俩《红太阳颂》二重唱吧!
李 曲:我有一个表演唱、一个相声,还有沙家浜选段,太紧张!
万 红:也是的,换场都来不及。志英姐,你还是独唱吧,别难为李队了!
白志英:好,那我就唱《抬头望见北斗星》!
万 红:穆队上一段二胡独奏呗!
穆 言:不行不行,自己玩还马马虎虎,哪里上得了台!听说大爷爷会唱两夹弦,请他老人家凑凑热闹呗?
万 红:恐怕够呛,俺爷爷自从不当支书这些年,没听他哼过一句戏,就剩一门儿心思伺候他那些牛了。
李 曲:我觉得也勉强不来。
穆 言:也罢,以后再说。大伙都累了一天,散会!
(第二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