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大群、铁蛋儿、皮蛋儿、粑粑嘴
(月牙高挂半空)
(朱家村牛棚被笼罩在静谧的夜色中)
(屋里传来大群抑扬顿挫的说书声:美猴王寻得野果回来,降下云头,轻飘飘落在一个山包上,搭眼往山下一望,看到一个农家姑娘掀开竹篮露出热腾腾的饭菜,猪八戒色迷迷地盯着姑娘伸出手去……)
(声音渐近/切至屋内)
(牛棚里顶梁柱子上挂着一盏保险灯,暗暗地照着挤在食槽吃草的牛们)
(切至里间)
(一盏陶瓷煤油灯在楔到墙上的木板上冒着一股青烟,弱光照着墙上《红灯记》剧照、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记阶级斗争》)
(靠近墙角有几块泥巴粘在墙上)
(桌子上几本旧书,铁蛋儿在半拉石板上用半截石笔写字)
(皮蛋儿、粑粑嘴坐在炕沿上入神地听着)
大 群:美猴王闪开火眼金睛,见那村姑原来是修炼千年的白骨精,不由怒从心头起,恨从胆边生,浑身颤抖,猴毛倒立,大叫一声“哇哇哇哇哇”,飞身落地,“师傅闪开!”举棒就打,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铁蛋儿:好,好,呱唧呱唧!
众:大爷爷,接着说,再来一段呗!
(小牛犊拱开门帘进来,大群亲昵地摸摸小牛的头)
大 群:明儿吧。该你们了,想听听新闻!
铁蛋儿:今天的新闻呀,听说知青里面有个会说书的,还会拉胡琴,算新闻不?
大 群:算哪!城里学生会说书?哪个啊?
铁蛋儿:是知青队长,住老黑……呵呵,住您老侄儿家那个。他带来一把胡琴,还有一对铁片,跟柜合页似的,不知道啥玩意儿。
大 群:哈哈,那是说山东快书使的钢板。当儿格挡,当儿格挡,当儿格叽叽当儿格挡:好心的菩萨听俺讲,俺来自河南小王庄;三年干旱没下雨,千里连片闹饥荒;俺讨饭来到好客地,求求好人施善良,给块窝窝给块馍,给碗剩菜给碗汤……
粑粑嘴:嗨,要饭的呀!
大 群:是啊,旧社会要饭叫门用的。
铁蛋儿:呵!穆言不知道这事儿?那多没面子呀?
粑粑嘴:就是!怪丢人的!
大 群:爷们儿,那是老黄历喽,新社会说快书那叫艺术!再说老一扎的贫下中农谁没要过饭哪?
铁蛋儿:光知道不吃饭饿的滋味儿,不知道要饭啥感觉。
大 群:你们生在新社会,这辈子是不会尝到要饭的滋味喽!新中国成立前呐,靠天吃饭,遇到旱灾地里就不长粮食,野菜也没有了,瞪着眼饿死!看现在,咱朱家村就有三眼机井,保证几百亩地旱年照样大丰收,这就是新社会的好处!还有啥新闻?
铁蛋儿:没了。
皮蛋儿:俺有一个!
铁蛋儿:你有啥稀罕事儿?
皮蛋儿:今儿个呀,俺娘叫俺上房拿瓜干,您猜,俺看见啥了?
铁蛋儿:你还能看见啥?
皮蛋儿:当官儿的。
铁蛋儿:当官儿的咋了?不会是大白天胡扒灰去了吧?
皮蛋儿:不是胡扒灰,但跟胡扒灰一样不要脸!
铁蛋儿:还绕啥圈子呀,快说呗!
皮蛋儿:我问你,二张飞为大队买东西,该从哪里走?
铁蛋儿:当然是走当街了!
皮蛋儿:可人家走的是俺那条胡同!
粑粑嘴:那不是绕远了?
大 群:(轻轻笑道)听皮蛋儿说。
皮蛋儿:(开始笨嘴笨舌耍节奏)我刚刚爬上屋顶,听见二老干招呼二张飞,我靠近屋檐往下这么一瞧,你猜咋着?只见二张飞骑着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没地方不响的破洋车子,胳膊肘挎着篮子从当街拐进胡同。忽然,二老干斜刺里冒出来,大声说“东西掉了”,二张飞急忙回头看,不料二老干迅速抓了把花生米捂到嘴里,嘿嘿笑着,闪了!
铁蛋儿:反正是公家钱买的,谁都想沾点。完了?
皮蛋儿:师傅莫急,且听俺慢慢道来!(越说越快)却说二张飞见二老干远去,嘟囔着骂了几句,左右瞅瞅没人,急忙骑到他家门口。哼,打了个嗓儿,说时迟那时快,但只见他家大门吱拗开了一条缝,忽悠伸出一只手。你看那只手,不大不小,黑不拉叽瘦不溜丢,还有点儿粗巴咧咧,不像女人的手,却又绝不是男人的手……
铁蛋儿:嗨,不就是他老婆的手嘛,一双娘们儿的手,值当的说那么玄乎?
皮蛋儿:(端起架子,左右摇晃,长命锁抖出胸外)老兄别急!只见那只小手疾如老鹰扑兔、巧似小媳妇穿梭,捏了一绺豆腐丝、抓了一把花生米,随着吱拗门响出溜缩了个没影儿!再看那二张飞,眯起双眼,环顾四周,确定没人发现,咧嘴一笑……
铁蛋儿:咋了?别卖关子!
皮蛋儿、粑粑嘴:哼着四平调,颠儿了呗!
(众哈哈大笑)
铁蛋儿:好!大爷爷,看来皮蛋儿能接您的班儿了!
(大群微笑一下,转而严肃起来)
大 群:爷们儿,吃几粒花生米,拿几绺豆腐丝,本来是芝麻大小事儿。但听着像是笑话,琢磨起来一点儿也不好笑,因为它透露出一个道理:大官儿大贪、小官儿小贪啊!人的私欲、贪欲,是最难治的,最容易得寸进尺、得了灶台上炕头!当个民兵连长沾点儿花生豆腐丝的便宜,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银行还不变成他家的?
(小牛犊把草帘顶起带来一阵风,油灯一忽闪)
(满屋人脸色变青,被笼罩在暗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