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资本市场价格进行全方位分析,那么离不开基本面分析,资金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三者侧重点不同,使用人群也不相同。
从功能上看,基本面分析用来挖掘投资价值,资金面分析用来检测增量资金,而技术分析有点像是“等待戈多”!
基本面分析对关注投资标价格背后的价值,在现实中,经常出现高价值的股价不涨,而没价值的股价满天飞,为什么呢?因为价值与价格的一致性本身就是一种信仰,这完全取决于主流资金的认知与态度。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前面内容所说,价值挖掘本就是伯乐相马,那些手握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市场分析师与基金经理的职责就是要让“金子发光”,让“泡沫回归”。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基本面价值挖掘其实意义不算太大,因为“怀才不遇”的案例也是不胜枚举的。以你所掌握的三手乃至四手信息,很难获得信息差优势的,况且你是否具备伯乐的专业认知还是个未知数呢。
因此,在你的认知能力到达基本面预判前,最好不要完全基于基本面分析早早的介入市场。你应该做的是观察主流资金是否进入了一个领域,然后观察技术面是否达到了趋势形成的标准。
我们知道,推动股价出现趋势性行情的,肯定不是基本面本身,而是认可基本面的主流资金。一旦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乃至一个商品,获得了大资金的青睐,那么趋势基本上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因为大资金需要更大的趋势空间才有利润,对他们而言,买与卖都是有冲击成本的。
大资金入场的研判也不复杂,因为主流资金的动向是有披露的,而且市场总是把目光聚集在他们身上。与此同时,从盘面也是能看得出来,比如股价量价齐升,商品持仓量上升等,毕竟资金流入肯定对盘面产生有序影响的。
价格有序来自主流资金的介入,如果价格波动没有任何规律可言,那肯定是散户众多,没有主心骨,一会上冲一会下窜的,只有乌合之众与无头苍蝇的市场,怎么会有规律可言呢?
从这个意义上,技术面的作用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技术面说到底,它只是对资金流动的一种直观表述而已。每一个价格形成都是资金与筹码交换的结果。当主导市场的资金派别很多时候,股价就是无序波动,体现在技术上就是无序震荡。当主导市场的资金一家独大的时候,这个资金的人格化特征就会重塑价格基因,于是价格变动有序了。
究其原因,更深一层,市场是由人构成的,价格当然也是由人主导的,因此市场的规律性就是人性合力的体现,当“邦国林立”时,比如时无序的“春秋争霸”,一旦有个主流资金“一扫六合”,那么统一就随着确立了。
比如说,游资主导的飙股行情,经常沿着 5 日均线跑,而更大资金的拉抬,经常沿着 20 日甚至更长均线跑。这是主流资金的特征决定的。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分析本质上就是发掘主流资金稳定的人格化所塑造的股性规律。
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交易者更喜欢技术分析的原因,因为技术分析反映资金特点,而资金本身代表基本面立场。换句话说,技术面反映一切!
鉴于技术分析的客观量化性,利用技术分析就可以建立固定的交易系统。这个交易系统可以不用关注基本面甚至说资金面,它只需要在价格必然要去的方向等待即可。
技术性交易系统有点像那个《等待戈多》的话剧,它并不知道“戈多”是谁,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只需要相信他一定回来,只是你偶尔也会感慨“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
不过感慨之情绪不能影响你的信念与决心,你只需要在价格(戈多)必经之地等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