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刘志死后,皇后窦妙临朝听政,窦妙之父窦武召见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刘鯈。问河间国宗室中谁比较贤明,刘鯈推荐了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侯刘苌之子刘宏。
窦武遂入宫禀告窦妙,窦妙派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公元 168年2月 16日,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洛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汉灵帝刘宏即位,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
汉灵帝即位之初,由太后窦妙摄政。窦妙采纳陈蕃、窦武的建议,处死了在汉桓帝时期挑起第一次党锢之祸的宦官苏康、管霸,于是“天地清明,人鬼欢喜”。同时,由于窦太后当初能被立为皇后,陈蕃出力很多,于是窦妙委任陈蕃辅政,与父亲窦武勠力同心,匡扶汉室,广征天下名贤列于朝廷,其中不乏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遭到处罚的士人,于是天下之士,无不向往太平。
窦武与陈蕃密谋铲除宦官。公元 168年秋,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10月 25日,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汉灵帝亲政。
汉灵帝亲政后,诛杀权宦侯览、王甫,刻印“熹平石经”,为儒经提供定型文本,推动印刷术的雏形“拓印”问世;又创办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开辟了世界教育史的新纪元。科技上,引进“胡床”(凳子),改变了汉人跪坐习惯;又任用毕岚发明引水洒路装置“渴乌”,降低了道路的扬尘率。
但是,汉灵帝刘宏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为了大修宫室,公开标价卖官鬻爵。
公元 169年,山阳郡督邮张俭(115—198)弹劾中常侍侯览回乡为母亲扫墓时铺张扰民,并拆毁了侯览的房屋和祖坟。被惹怒的侯览指使同乡人朱并上书弹劾张俭等二十四位山阳名士结党,图谋不轨。汉灵帝刘宏见到奏章后,问计于宦官曹节,曹节借题发挥,说党人危害社稷,要求扩大到全国范围清剿党人。刘宏准奏。最终这场政治灾难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的达六七百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公元 178年,汉灵帝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常侍的教唆下,尝试卖官。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关内侯、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就是靠花钱买来了三公的职务。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于他二十五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汉灵帝将卖官所得收入用于供自己享乐的西园建设。
汉灵帝曾在西园遛狗,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戴进贤冠、佩绶带。宫中无驴,一善于逢迎的小黄门从外地精心选了四匹驴进宫。汉灵帝如获至宝,每天驾一小车在宫内游玩。起初,汉灵帝还找一驭者驾车,几天后,索性亲自操持。皇帝驾驴车的消息传出内宫,京城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模仿,以为时尚。
公元 181年,汉灵帝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和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而汉灵帝亲自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吵嘴、打架、厮斗,好不热闹。汉灵帝混迹于此,玩得不亦乐乎。肆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奇珍异宝,被贪心的宫女嫔妃陆续偷窃而去,她们甚至为了谁偷得多而暗地里争斗不休。
公元 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动。汉灵帝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195)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宣布解除党锢,组织官军平定叛乱。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195)等人率领的政府军镇压各地黄巾军。但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215)、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公元 187年,凉州沦陷。同年,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
统治集团内部也是暗潮涌动,如王芬试图拥立合肥侯、阎忠说服皇甫嵩自立等,但都无果而终。
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乱,让汉灵帝逐渐从西园享乐中走出来。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废史立牧,导致各地割据军阀形成。公元 189年,汉灵帝病逝,终年三十四岁。
“乱而不损曰灵。”“灵”是一个“恶谥”,代表其当政期间的朝政败坏和荒唐。历史上,谥号“灵”的君主的名声都很差,比如晋灵公(训狗杀大臣,最终反被杀)、楚灵王(好细腰,建章华台,最后自缢而亡)、齐灵公(随意废立,引发内乱)、蔡灵侯(弑父,最终被诱杀)等。而汉灵帝刘宏的这个“灵”字,代表的就是他当政期间的卖官鬻爵、宠信宦官、淫乱宫廷等荒唐行为。不得不说,这个“灵”字谥号,和他还是很般配的。
纵观桓、灵二帝,有诛杀贵戚、宦官的勇猛果决,也有执掌王朝的难逢良机,但二人一次次作死,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汉政权,终究坍塌到片瓦不留。面对后人的叹息,桓、灵二帝实在是无从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