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长

夏眠者说

●叶梓

都说夏日梦长好做伴,我在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在梦里,我宛如一只被禁锢在时光中的蝉,未能蜕去束缚自己的壳,深埋在黑暗的土壤中,听着远处此起彼伏的蝉鸣,沉默而寂静。醒来才发现,我已是一个失败者。在那场盛夏的考试中,我与理想的高中失之交臂,成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学生。

高一的迎新大会上,校长不断地给我们鼓劲:虽是普高生也不要气馁,依然可以像刚毕业的学长那样取得辉煌战绩。爸妈也安慰我:努力拼三年,一切皆有希望。可是,在师资、环境等方面,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会一样吗?我质疑着。初中同学群里,大家热烈交流着新学校的情况,偶尔提到我,都在惋惜我的“落榜”。我把自己更深地埋进黑暗中,沉睡是我最好的逃避方式。

课程表排得密密麻麻,整个上午都是语文、英语和数理化,偶尔有地理、历史点缀——高中的紧迫感迎面而来。中考失利的物理是我最想躲避的,黑板上的那些力学公式、时间与位移,变成一团迷雾将我封印,混沌不清。

唯有历史课让我听得兴致盎然。千万年来,历史一直在平行地推动着,盛唐时拜占庭帝国已延续数百年,郑和下西洋也是大航海时代的前奏。我喜欢平行世界,常常想象,那个考上理想高中的我在做什么。我想:必然充满朝气和希望,绝不像现在这样失去了所有的斗志。

同桌不停地吐槽:“那些遥远的人和事会想到有一天变成考题为难我们吗?”我不理睬,他继续聒噪:“你怎么每天都睡不醒?”我依旧沉默,埋头在课本里,竖耳听着同桌叽叽喳喳。这个家伙是班里的社交达人,开学第一天就记住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并且很快就把所有人的情况摸了个遍。

他不时劝解我:“咱们班好多人都是因为中考没考好才来这儿的,并不只有你啦,比如我,咱们都是患难之交。”说着他还伸出手要和我相握,以示友好。气得我狠狠踩了他一脚,拒绝了他伸过来的“橄榄枝”。

早就听说同桌之前是校合唱团的主力男高音。他一直夸口说,到了高中要一“唱”惊人。迟迟没有变声的他,还以为自己躲过了这一劫,谁知,刚开学他便遇到了变声的“劫难”,金嗓子彻底变成了公鸭嗓。

偶尔流露出沮丧的同桌让我不禁生出同病相怜的感觉。看来,成长中的每个人都要经历一番蜕变的“苦难”,可能是落榜,可能是变声。我安慰他:“没事的,就算变声也没耽误你当话痨。”他举手抗议:“你安慰人的话真新奇。”

不久,同桌兴奋地宣告他决定转行,手里不时地摆弄小号。在同学的起哄下,他憋红了脸也只是吹出了一声“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很长一段时间,同桌的小号吹得曲不成调、七零八落。看似大大咧咧的他也有自己的倔强,一再笃定地说:“我肯定能吹好小号,你也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到时我们联手大杀四方。”我笑他小号还没吹好却是个吹牛的高手。

我对同桌描绘的画面不抱任何希望。我依旧被困在黑暗中。白日的我昏昏沉沉,夜晚却对声音格外敏感。除了风声、雨声,我的耳朵里还有散不去的蝉鸣。我看过医生,医生说那是焦虑带来的耳鸣,吃再多的药也无用,还是需要自己调节。我已经习惯耳鸣的存在,像是一种陪伴,随着曲调高低,替我发出早该响起的鸣唱。

又是物理课,一向不苟言笑的老师被大家戏称为“老古”,他总是一板一眼地讲着公式。每当老古讲课时,我除了睡觉就是画画,那些深浅缠绕的线条描绘着我的内心世界。不过半个学期,物理笔记本已被我的画占了一半。

“你知道吗,世界上夏眠的动物有很多,如海参、青蛙、非洲兔等。你和它们一样都是夏眠者。”同桌不时与我小声说着。“夏眠者”,真是有趣的称呼。我不由得在本子上寥寥几笔画了只蝉,随手写下:“青春伊始,众人皆逐光,余独若夏眠者。”

同桌兴奋地抢过本子:“我来帮你加几句——‘隐于幽隅,静修己身。人以为惰,吾心自明’。”想不到他还挺会拽词,我们相对一笑,不愧是同道中人。《夏眠者说》成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彻底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我继续沉浸在绘画中,笔下的老古那几缕飞扬的头发,显得格外飘逸,我不禁笑出了声。

同桌又在捣乱,不停地碰我,而我懒得搭理他。忽然,一片“大乌云”飘来挡住了光,我抬头一看正是老古。我一时吓坏了,任由老古面无表情地拿起我的笔记本翻看。他淡淡地说了一句:“下课后来我办公室。”

叫家长?写检查?我想象着各种可怕的事情。当我忐忑地来到办公室,老古却没有任何训斥,只是将我的试卷抽出来,说:“听说你在初中时还拿过物理竞赛奖,怎么现在落差这么大?可能我的讲法有问题,我换个思路再讲一下。”

那天,老古耐心地讲解着每道题,那些复杂的公式出乎意料地变得清晰易懂。离开时,他把笔记本递给我,打趣道:“把我画得有些凶,而且我的头发应该多些嘛。”我千谢万谢,飞奔而出,拼命忍着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期中考试总评下来了,我的成绩依旧不尽如人意,说不沮丧那是假的。我再次想起与老古的对话。我问他:“考上普通高中还有什么希望?刷题有用吗?听课有用吗?现在努力还有用吗?”老古反问:“还没有去试就确定这些是无用的吗?绘画有用吗?逃避有用吗?如果你找不到答案,不妨从那些你觉得‘无用’的小事开始做起。”

我不禁自问:我是否还要继续沉睡?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转折。可能是一场雨、一阵风、一个人,将我从混沌中唤醒。我想自己也许需要做一件惊天动地“出格”的事,比如逃课、出走,或者早恋,但我最终发现,蜕变后的苏醒是悄然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需要声势浩大的仪式。它是一个漫长而自然的过程,但其中要有一个核,即自发地想要蜕变。

我试着从每一件似乎“无用”的小事做起——课堂上不再昏睡,认真听课,做好笔记,遇到难点主动请教老师。初中群里我也不再拘束,坦然地和大家交流分享,我试着做重点高中的同学发来的试卷,暗暗衡量着彼此的差距。随之变化的是同桌,他不再讨厌历史,会我和一起讨论如何记住每个知识点,当然,他还会不时地提起他的小号,坚持练习,决不放弃。

又是一个夏天的到来,蝉鸣日夜不停。漫漫长夏,我越发清醒地做着一件又一件“无用”的小事。暑假期间,我背完了《高中英语单词3500》,自学了高二的物理,还学会了单排轮滑,尝试用吉他弹唱《送别》。这些“无用”的小事让我从黑暗中慢慢解脱出来。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能听见有什么东西在心底轻轻震颤,像蝉翼初生的悸动。

再次开学的九月,天空湛蓝而透亮,一扫盛夏的闷热。开学典礼上,我发现同桌神气活现地站在乐团首位,他手持小号,冲着台下挥动。同学们都笑着等他出糗,谁知他轻轻地一吹,一道悠长的小号声,闪着金色的光芒,透亮,飞出礼堂直穿云层。在我心底沉睡的夏蝉终于被这激昂的号声唤醒,破土羽化,振开透明的翅膀。这一刻,《夏眠者说》终于有了续篇:“夏眠者,如蝉蛰土,厚积薄发,必会蜕壳飞鸣,声彻云天,不负韶华,此乃夏眠之智也。”

夏眠者,与其说是青春的逃避,不如说是青春的蛰伏,专注于每一件“无用”的小事,为成功做好一切准备。夏眠者,终会冲破漫长的黑暗,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本刊原创稿件,Cyan Lin图) RN7nHSU6XCx1fWD0x69fMDlA3cdWF4/4M36lX76kBIPJMv50StmkVkSES4rj4t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