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朱伟林和姚建健发起了一项倡议,希望在中日民间交流中有趣闻逸事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各自撰稿,汇集成册,以志纪念。
结果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不久便成立了由姚建健、朱伟林、董石华、吴蓉婕和资深媒体人章坤良组成的出版筹备委员会。
集体撰稿写书,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书稿的来源是最大的挑战。出版筹备委员会四处奔波征稿,但有时会因各种理由遭到拒绝。
尽管如此,出版筹备委员会并未气馁,把目光投向在日企工作或有外事工作经历的广大朋友。于是,得到了许多友人的共鸣。
多数友人表达自己心声,说在有生之年,能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尽微薄之力的话,深感荣幸。
特别是向那些和中国深有渊源的日本友人约稿时,他们立即积极响应,表示定会鼎力相助。
尤其是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米田麻衣领事得知此事后,不仅自己投稿,还动员了几位荣获上海市白玉兰奖的日本友人参与投稿。另外,中国通伊藤俊彦先生和山本和夫先生虽然年过七旬,但愿意承担起日语文章的审校工作。两位先生都说:“中日双方合作出书,这本身就体现了中日民间友好的巨大正能量。”还说:“中日双方只要好好合作,一定能取得成功!”
两位先生为了修改译文,经常挑灯夜战,甚至有时熬夜到凌晨,像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一样,逐字逐句一一校对,修改过的部分用红色标示出来。事后还要和中方译者交流,告知为什么要这样修改。朱伟林秘书长每次阅读伊藤先生修改过的文章时,总是深有感触地说:“经过两位先生润色的日语文章,味道就是不一样,我们的水平差的就是这一口气,还须努力。”
从去年八月份发起写书号召,到今年四月为止,仅八个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日汉对照约30万字的书稿,这应该说是奇迹吧。
我们把中日各界29位人士的作品结集成册。可以说这本书凝聚了中日两国朋友们的友情、智慧和力量,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这将成为中日民间友好合作的又一经典案例,也可以说是我们献给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礼物吧。
最后,借此机会,我们再一次向本书的所有撰稿人致以崇高的敬礼和由衷的感谢!同时希望诸位今后也一如既往地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版筹备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