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盗贼蜂起,叛乱不断。官府调兵遣将,连年征战,但叛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猖獗。
当时的元顺帝十分昏庸,整日花天酒地,把军国大事抛在脑后。贤相脱脱出征有功,反而被革职充军,最后死得不明不白;佞臣哈麻兄弟和秃鲁铁木儿犯上作乱,元顺帝却对他们言听计从,恩宠有加。也许是冥冥中激怒了上苍,山崩、地震、干旱、水灾接连不断,甚至血雨、陨石、陨火等怪象也时有发生。可元顺帝不害怕,依旧荒淫昏庸。
于是群雄逐鹿,人人都想当皇帝。刘福通捧出一个傀儡来做皇帝,国号宋;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张士诚自号诚王,国号周。就在这个时候,濠州
出了一位奇人,体貌奇特,气度恢宏,颇有帝王气象,此人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世珍,有四个儿子,最小的是元璋。元璋的母亲陈氏刚怀孕的时候,梦见神仙给了她一颗药丸,放在手心光芒四射,她按照神仙的吩咐吞入口中,甘香异常。醒来之后,嘴里仍有余香。到了要分娩时,天上忽然红光闪闪,邻居们以为着火了,呼喊着跑去救火。到了他家门外,却看不到什么火光,再到远处回望,仍旧是熊熊大火。
大家莫名其妙,惊讶不已。后来听说朱世珍家生了一个小孩,都觉得这个婴儿不同寻常,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小元璋很受父母宠爱。可他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哭,声音异常洪亮,不但让做爹娘的日夜惊心,也吵得邻居无法入睡。朱世珍无计可施,只好到附近的皇觉寺向神明祈祷。说来也奇怪,从此以后,小孩子便安静下来,不像从前那样哭了。因此,朱世珍觉得神佛有灵,他很是感激。等到元璋周岁的时候,便和陈氏抱着孩子到寺里去还愿,并且给元璋取了一个禅名叫作元龙,所以俗称明太祖为朱元龙。
光阴易过,岁月如流。朱元璋渐渐长大,身体一天比一天魁梧。家里人口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大,又碰上荒年,单靠朱世珍一人,怎么养活得了呢?今天吃两顿,明天吃一顿,全家人忍饥挨饿,只能勉强度日。无奈之下,朱世珍让三个稍大的儿子出去做佣工,只留元璋在家。元璋无所事事,经常到皇觉寺玩。寺内的长老喜欢他聪明伶俐,就随意教给他一些文字,他竟过目不忘,入耳即熟,到了十岁左右,居然将古今文字通晓了一大半。
朱世珍觉得元璋已经长大,让他自谋生计。于是元璋到本村刘大秀家放牛。那些牛经过元璋的喂养,越来越肥壮,很得主人欢心。但是元璋天性好动,每次与同村小孩儿玩,一定要自己当首领,孩子里有不服气的,往往被他拳打脚踢。刘大秀怕他惹祸,就让他回家了。
转眼间已经是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濠州地区先是闹饥荒,接着又发生了瘟疫。朱世珍夫妇相继去世,后来元璋的长兄朱镇也得瘟疫死了,家里一贫如洗,没钱买棺材,只好用草席卷着,由元璋与二哥朱镗抬到野外安葬。走到半路,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兄弟二人把尸体放在野地上,到村里去避雨。雨停后,元璋和二哥发现,尸体已经没入土中,两边的浮土被雨水冲积成厚厚的土包。二人觉得非常奇怪,向村里人一打听,得知这埋尸的地方是同村刘继祖的,于是找到刘继祖商议。刘继祖也觉得奇怪,心想老天爷这样作怪,是不是有什么来历?不如顺天行事,送个人情,于是就将这块地赠送给了朱元璋兄弟。兄弟二人十分感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久朱元璋的二哥和三哥又相继病逝,剩下嫂子和几个孩子,终日以泪洗面。当时朱元璋十七岁,看到这种状况,万念俱灰,就跑到皇觉寺,拜长老为师,当起了和尚。不久长老去世了,寺里的和尚瞧不起元璋,经常欺负他,有时饭吃完了才敲饭钟,有时夜里不给元璋留门。可怜少年朱元璋昼不得食,夜不得眠,险些做了孤魂野鬼。
朱元璋实在熬不住了,心想:“再待下去,多半得死在这儿。”他便忍着气,带上被子和钵盂,云游四方,到处化缘,吃了不少苦。到了合肥地界的时候,他觉得身上忽冷忽热,四肢疼痛,动弹不得,只好找了一座凉亭休息。恍惚之中,觉得有两个紫衣人陪在左右照顾他,口渴时身旁有新鲜的梨,肚子饿时枕边有蒸饼。那个时候他也没心思去查问怎么回事,抓起就吃,吃完就睡,迷迷糊糊地过了几天,病竟然好了。他抬起头来,四处寻找紫衣人,却连个影子也没有。他也不多想,站起身收拾行李,继续云游化斋。
朱元璋一路经过光、固、汝、颍各州府,虽然遇到不少施主,但毕竟是靠讨饭过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勉强熬了三年多,依旧是个穷和尚。于是朱元璋从小路返回皇觉寺,没想到寺里已经面目全非,到处都是蜘蛛网,佛殿也残破不堪了。他找了一块空地把行李放下,出门去拜访邻居。“这些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没有余力供养寺庙里的和尚,和尚们就都散了。”邻居们的这几句话,让朱元璋感慨万分。后来邻居们商议,反正这庙没人了,就留他暂时当住持。朱元璋也得过且过,又在此寄居了三四年。
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定远人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人起兵濠州,元朝大将撤里不花奉命讨伐,却不敢攻打叛军,反而四处捉拿平民,以此报功邀赏。百姓四散逃亡,一座座村落变为废墟。皇觉寺虽然僻静,但也免不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朱元璋见附近村民多半逃亡,自己也慌张起来。要是留下不走,怕世道太乱,找不到吃的,即使不被杀掉,也要饿死;想要离开,又无处可去。他左思右想,进退两难,于是走进伽蓝殿中,焚香卜卦。先问远行,不吉;再问留下,又不吉。朱元璋大惊失色:“离开不行,留下来也不行,到底怎么办?”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路上生病时,好像身边有紫衣人护卫,朱元璋不免心中一动,于是又虔诚地问卦道:“去和留都不吉,莫非让我造反不成?”随手卜卦,竟然得了一个大吉。当时他就跳起来:“神明已经指示我的去路,我还守着这僧钵干什么!”于是他将钵盂丢到一旁,带着一条破旧不堪的薄被,大踏步走出寺门,直奔濠州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