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康熙帝智除鳌拜

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平西王吴三桂上报:“桂王已被正法,云南已平定。”康熙封吴三桂为亲王,令他依旧镇守云南。东南也传来捷报,金、厦二岛已被攻克。郑成功已经病亡,他的儿子郑经率郑军退守台湾。朝廷将郑芝龙正法,并将他的儿子郑成恩、郑世恩、郑世荫等人一律斩首。郑芝龙临刑时长叹道:“早知如此,何必投降。”

康熙帝即位后,四位辅政大臣尽心辅佐。光阴荏苒,四年过去了,范文程、洪承畴等辅佐先帝的大臣们先后逝世,国家大事都由四位辅政大臣处理。这四大臣中,索尼是四朝元老,资格最老,人品也公正;遏必隆、苏克萨哈威望较低,凡事都听索尼主裁;只有这鳌拜因为征战四方,自恃功高,无所顾忌,连索尼都不放在眼里。他想把索尼等人一一除掉,趁着皇帝年幼,独揽大权,因此暗中先向苏克萨哈下手。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鳌拜是镶黄旗人。顺治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曾把镶黄旗应得的土地给了正白旗,别的土地给了镶黄旗。不料二十多年过去了,鳌拜提议将原地各归原旗。因为时间太久,换地免不了要迁徙居民,劳民伤财,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国史馆大学士苏纳海三人据实上奏,请皇上终止换地。康熙帝召见四位辅政大臣,把三人的奏折交给他们看。鳌拜怒斥道:“苏纳海、朱昌祚阻挠国事,目中无君,照例应一律处斩。”康熙帝问索尼等人说:“你们觉得呢?”遏必隆连忙回答:“鳌拜说得不错。”索尼也附和说:“臣也是这么想的。”只有苏克萨哈低头不语。鳌拜怒目而视,恨不得将苏克萨哈吞入肚中,转而对康熙帝说:“臣等意见一致,请皇上发落!”

康熙帝仍是迟疑,鳌拜立即走到御座前,拿出纸,提起御用的朱笔,写下“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不遵上命,立即处斩!”十七个大字,扔下笔走了。索尼等人也跟着出去。鳌拜将圣旨交给刑部,刑部哪里敢怠慢,立即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处斩。

康熙帝见鳌拜这么放肆,便想亲政。他暗自让给事中张赤维等联衔奏请,贝勒王大臣等都表示赞成,只有鳌拜一言不发。康熙帝又拖延了些时间,直到康熙六年(1667年)秋天,才亲临乾清门听政。隔了几天,索尼病逝,鳌拜越发恣意妄为,苏克萨哈担心自己不能幸免,便呈上奏折,请求康熙帝调他去守护皇陵。

鳌拜听说苏克萨哈要求去守护皇陵,便让康亲王杰书写一封奏折,陷害苏克萨哈。杰书十分畏惧鳌拜,不敢违抗,只能听命。康熙帝见了奏章,不禁大吃一惊,奏章中说:“苏克萨哈是辅政大臣,不知效忠,反而欺君罔上,心存不轨,本朝从来没有人犯此等罪状,应将苏克哈萨革职,凌迟处死,所有子孙也应正法。”清朝律法中只有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的人才会被凌迟处死,苏克萨哈请命守护陵墓,顶多是言辞激烈了一点儿,怎么可以因此将他凌迟,并且灭族呢?

康熙帝召见鳌拜,对他说:“朕不知你与苏克萨哈有什么仇恨,定要将他斩草除根。”鳌拜说:“臣与苏克萨哈并无仇恨,只是秉公处理。”康熙帝说:“恐怕未必。”鳌拜又说:“若不这样做,只怕将来大臣们都会欺君罔上了。”康熙回答道:“欺君罔上的人,眼前未必没有?朕看苏克萨哈倒还挺规矩的。”鳌拜不禁大怒,冲到皇帝面前,想要动手。康熙帝终究是少年,大惊失色,支支吾吾说:“就算要杀他,也不用凌迟处死。”鳌拜说:“即使不凌迟,也应处斩。”康熙帝吓得说不出话来。可怜苏克萨哈被奸臣迫害,最终惨死法场。

康熙帝到慈宁宫向太后哭诉,说鳌拜对自己如何不敬。太后终究是个女流之辈,无计可施,只能好言抚慰。究竟是圣明天子,别有心思,康熙帝从各王府中选了一百名亲王子弟。这些人年纪基本上与康熙帝相近,一块儿练习武艺,研究拳术。不到一年时间,个个精通拳术,武艺高强。

康熙帝不动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过了几天,单独召鳌拜入宫议事。鳌拜欣然前往,到了内廷,见康熙帝端坐上面,两旁站着一帮少年。鳌拜昂着头走到康熙帝面前说:“皇上召臣来有何事?”康熙帝怒斥道:“你可知罪?”鳌拜毫不畏惧,大声说:“臣有何罪?”康熙帝说:“你结党营私,陷害忠臣,罪不胜举,还说没罪!”鳌拜听了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握紧双拳,又要向皇上发威。康熙帝大喝一声:“左右给我拿下!”鳌拜厉声说道:“哪个敢来拿我!”话还没说完,一个少年应声而出,走近鳌拜。鳌拜劈面一掌,那少年不慌不忙,接住鳌拜的拳头,呵斥一声:“去!”鳌拜重心不稳,倒退几步。众少年趁这机会,按住鳌拜,你一拳我一脚。鳌拜没想到这群童子军这么强悍,刚想招架,却被掀翻,打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 ELSo8tUIJFfe6VWWpbdYFHQKCrGQvAuGqG+RXPQxSbgJIb+Ke8+JMPGBtjLLCo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