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降清后,太宗任命他为参赞军机,又赐给他十几名美女。洪承畴不由得感激万分。因为担心家眷遭到杀害,他写信给朝廷,说自己暂时降清,请求议和。崇祯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商议,准备和清朝议和。谁知陈新甲不小心泄密,把这件事弄得国人皆知,崇祯帝要面子,杀掉了陈新甲。从此明清两国的和议永远不可能了。
太宗得知消息,便令贝勒阿巴泰等人率兵攻打明朝,越过长城、进入蓟州,又辗转山东,攻破八十八座城池,俘获三十七万民众,掠得牲畜、金银珠宝各五十多万。
太宗设宴款待凯旋的将士,谁知当晚竟发起寒热,头晕目眩。几天之后,太宗病势更加严重。
后来太宗去世,万人披麻戴孝,全国哀号。皇九子福临即位,年号顺治。登基这一天,摄政两亲王率内外诸王、贝勒、贝子及文武群臣朝贺,行三跪九叩之礼。皇太后吉特氏虽然现在尊荣无比,但她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寻思着自己孤儿寡妇,终究不安定,不得不另外计划一下。幸亏多尔衮与她心心相印,无论大小事情一律禀报,办理国事比郑亲王还勤劳。过了几天,多尔衮检举阿达礼、硕托等人私下劝他自立为君,大逆不道,经刑部审讯属实,立即将两人正法。吉特太后听说后,格外感激,于是下旨,让摄政王多尔衮以后见机行事,不必避嫌。多尔衮出入内宫,从此无所顾忌,有时就在宫中住宿。宫内外开始流传关于皇太后、摄政王两人的闲话。
转眼到了第二年,即大清国顺治元年(1644年),明崇祯帝十七年。这天,多尔衮在书斋中批阅奏章,忽然大学士范文程进来,禀报多尔衮说:“北京已被李闯攻破,听说崇祯帝自尽了。”多尔衮吃了一惊:“有这种事?”范文程说:“李闯已在北京称帝,国号大顺。”多尔衮说:“这个李闯,忽然做了中原皇帝,猜想他是有点本领的。”范文程回答说:“李闯是个流寇首领,听说他也没什么本领,只因明崇祯帝不善用人,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所以李闯才得以长驱入京。现在听说李闯非常暴虐,把城中的金银珠宝抢劫一空,又将明朝大臣个个绑起来,勒令他们献出金银,甚至施用酷刑,并在金银抢尽后将他们一一杀掉。明朝臣民没有不切齿痛恨李闯的。如果我国乘此时出军,打着讨伐贼子的旗号,明朝的臣民肯定欢迎。驱逐贼寇,拿下中原,就在此一举。”多尔衮听完,沉吟半晌才回答:“这件事要慢慢商量!”原来多尔衮另有隐情,所以踌躇不决。
这晚,多尔衮入宫去见太后,把范文程的话叙述了一遍。太后吉特氏说:“范老先生的才识,先皇在时也很佩服。他既然主张出军,就请王爷照他所说的行事。”多尔衮说:“人生短暂,我只想与太后长享快乐,就已知足。为什么要出兵打仗,争这中原呢?”太后说:“话不能这么说,我国虽已统一满洲,但总不及中原繁华,如果能趁此机会,得了中原,我跟你的快乐还要翻倍。而且你才三十几岁的人,来日方长,此时出去立场大功,将来有多荣耀啊。到那时人人畏服你,谁还敢饶舌说闲话?”多尔衮还在犹豫,太后见他不愿出兵,便装出生气的样子,说:“王爷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今天要你出军,你却不去,这是什么意思?”多尔衮连忙赔罪:“太后不要生气,我马上就去!”
多尔衮没多久就出发了。启程这一天,范文程恭敬地将大将军敕印颁给多尔衮。随同一起出征的还有豫亲王多铎、武英郡王阿济格、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贝子尼堪博洛、辅国公满达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