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现代集成电路制造业概况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IPC(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知识产权核)、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以及制造[细分为前道(晶圆制造)、后道(封装与测试)]。

根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SEMI,现称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总部设在美国的企业在集成电路设计、EDA/IPC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在设备领域领先;日本、韩国等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占比较高;韩国京畿道、庆尚北道等地区,以及中国台湾的企业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领先,几乎占据了全部先进的逻辑芯片产量,中国大陆的企业则在晶圆制造领域不断发力;封装与测试主要集中于中国台湾的企业。整体价值方面,美国因在设计和设备方面的优势,占有38%的份额;欧洲、日本、韩国各占约11%的份额;中国约占22%的份额,其中大陆与台湾地区各占约11%。

笼统而言,芯片有三十多种,但产业界一般分为三大类别:逻辑芯片、存储芯片、DAO [Discrete、Analog and Others,代表分立器件、模拟器件及其他器件(如光电器件和传感器)]。狭义的集成电路包括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不包括集成度相对不那么高的DAO。因而,尽管人们将“芯片”作为“集成电路”的通俗称呼,实际上“芯片”的概念比狭义的“集成电路”更广泛。在本书中,“芯片”和“集成电路”这两个称呼都会使用,其中“集成电路”特指逻辑芯片和(或)存储芯片。此外,由于行业习惯,人们通常用芯片中最核心的材料“半导体”来指代芯片(如“半导体产业”就是指“芯片产业”,“半导体设备”就是指用来制造芯片的设备),本书会根据具体场景采用不同的称呼。

逻辑芯片是处理“0”和“1”的数字芯片,是所有设备计算和处理功能的构建模块,约占整个半导体价值链的30%。逻辑芯片类别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如CPU、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通用逻辑器件[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以及连接器件(如Wi-Fi和蓝牙芯片)。

存储芯片用来存储数据和代码信息,主要有DRAM和NAND Flash两大类,约占整个半导体价值链的9%。DRAM只能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代码信息,存储容量一般比较大;NAND Flash即便掉电也可以长期保存数据和代码,手机中的SD卡和PC中的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都使用这类存储芯片。

DAO约占整个半导体价值链的17%。DAO包含的器件种类较多,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和射频(Radio Frequency,RF)器件等模拟器件。其他类别的器件虽然占比不高,但也不可忽视(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缺少一个器件就无法工作)。例如,传感器在新兴的物联网应用中越来越重要,光电器件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用中必不可少。

根据SEMI的数据,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总体销售额按照应用划分如下:智能手机占26%,消费电子占10%,PC占19%,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基础设备占24%,工业控制占12%,汽车占10%,如图1.4所示。不同类别的芯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占比有所不同,例如DAO在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中的价值占比约为1/3,而在工业和汽车应用领域中的价值占比则高达60%。以上占比情况,将会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巨大的变化。

图1.4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按应用划分的销售额占比(2019年) aLU1cBFauKgmTw3kbZevUfSMdfP7Ax8vlOZEuvbYExNkVlFfdCwId1yAG9TREK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