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信息通信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数字建设,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在多重因素驱动下,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必要选择,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信息通信业携本土能力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共建、共享数字经济红利指明了方向。
拓展国际市场是助力中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5G拉动的信息通信业周期性投资已经从波峰走向波谷,相关行业企业的营收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内与国际市场空间的差异、盈利水平的不同,使国际化拓展成为相关通信企业打破周期性、取得新增长点的重要选项。以电信运营商为例,通信技术的代际升级决定了运营商资产支出的周期属性,也决定了通信产业链的周期性,而出海拓展取得全球份额的提升则是打破周期性的必要策略之一。
国内信息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化拓展成为中国信息通信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必要选择。 近几年,支撑信息通信业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早已见顶,依靠用户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基础电信方面,行业增速由中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消费端用户早已渗透殆尽,同时面临巨大的网络投资压力。互联网方面,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早已从增量市场竞争转向存量市场竞争,通过并购、价格战、亏损补贴等传统竞争方式扩张的商业模式无法持续。大型互联网企业更倾向拓展业务边界、进行横向扩张。每个互联网细分赛道通常会涌入数个大、中型企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存量市场的争夺。相比之下,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信息通信业仍处在我国5~10年前的发展水平,窗口期和红利期仍在,其快速发展的信息通信市场可成为中国企业发挥既有经验优势、寻求出海拓展,进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途径。
国内信息通信企业整体仍须接轨国际,向更高水平迈进,国际化拓展成为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必要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系列决策部署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化拓展是接轨国际、学习优秀经验、促进自身成长的最直接有效手段,也有利于提升国内优秀企业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尤其是信息通信业的国有企业,更应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提升国际化拓展能力与经营水平,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坚定当好海外拓展的“主力军”,做好国际化发展和技术出海的“顶梁柱”。
拓展国际市场是依托优势能力共建、共享数字经济红利的必由之路。 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充分具备国际化拓展的客观能力,综合优势领先。当前,中国信息通信业已经形成了涵盖通信设备、建设运营、技术服务、终端设计制造、内容与服务应用等多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综合优势。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和优势,积极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价值市场拓展,输出高质量发展经验。
通信设备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相关领域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涌现出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企业。建设运营方面,我国三大传统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成长并成熟起来,收入和利润稳定增长,多个市场全向发力,业务增长卓有成效,研发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整体来看,这三家电信运营商均已经处于世界知名电信运营企业梯队前列。技术服务方面,当前电信运营商下属的通信技术服务商市场份额仍占绝对优势,这也是运营商通信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电信运营商下属通信技术服务商的业务规模也在增长,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终端设计制造方面,国内终端厂商充分把握产业贸易分工协作机遇,凭借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等综合能力,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摄像头与传感器等各类终端领域,形成极强的生产制造和价格竞争优势。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企业已加速成为全球终端厂商中的重要力量,小米、华为、OPPO、vivo等一批企业跻身全球前列。内容与服务应用方面,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是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中的龙头,已在全球市场具备产品设计、商业创新、用户资源、品牌影响力等领先优势。
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具有充足的国际化拓展实践经验,发展成就卓著。 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各环节主体积极有为,在输出发展经验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加大国际拓展力度、提升国际合作水平逐渐成为中国信息通信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重要方向。
中国信息通信业业态齐全,在互联网、电信、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等领域均有了“走出去”投资布局,在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和数字内容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头部科技企业“走出去”的体量和规模占据绝对优势。在2023年底福布斯发布的“2023全球数字贸易行业企业TOP 100”榜单中,华为、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等知名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入选的中国企业合计达到62家,2022年度为45家,这表明我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正在稳步攀升。
中国信息通信企业推动智慧共建,在建设境外科技创新平台、合作推动城市及园区数字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智慧城市、智慧园区项目已成为中国信息通信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一大批标杆示范项目不断涌现。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在东南亚、中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为依托建设数字产业园,打造利益共享的数字产业链。
我国电信运营商推动“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互联互通,助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中国移动持续拓展以“信息高速路”“信息驿站”和“信息集散岛”为核心的全球基础设施布局
,至2023年初,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周边已建成逾140个因特网接入点(POP),覆盖50多个国家及地区,海外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部署机架逾9,600架。中国联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亚非欧1号海缆和东南亚—中东—西欧5号海缆,为“一带一路”共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坚实支撑。中国电信积极布局全球网络资源,截至2023年,国际及港澳台骨干传输中继超过113 Tbit,其中“一带一路”方向超过50 Tbit
。
回顾“一带一路”共建历程,面对百年变局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拥抱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释放的新空间、新机遇,中国信息通信企业踔厉奋发、担当有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海外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信息通信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促数字经济合作,“中国方案”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共建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增强全球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共享数字发展红利,优质产品和数字化技术“出海”赋能共建国家千行百业。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我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望与行为——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等,为“一带一路”共建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道路。未来,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加大国际拓展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国际合作的基础与能力、扩大品牌与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正逐步成为中国信息通信业“一带一路”共建的重要方向。
“一带一路”共建已蓬勃进入“第二个十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实施,本书以中国信息通信业“一带一路”市场选择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系列研究,基于对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判,全面分析中国信息通信业国际化拓展面临的海外环境,评判市场机遇,为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国际化拓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 数据来源: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 The Mobile Economy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