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于这本小书中的是我于2010至2020年十年间所写的学术随笔中的大部分。说是学术随笔,其内核当然还是学术,只不过是尝试用一种看似随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对一些很学术的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借此而能获得更多的读者。可以说,这本小书中的文章没有任何一篇真的是很随意地写的,或者说是写得很随意的。不单是因为对学术我从来不敢不严肃认真,而且由于对写文章我还缺乏能随心所欲的自信和能力。我深信学问和文章都是永无止境,需要不断锤炼的。但愿再过十年,我也真的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这部文集中文章的内容,与我十余年前出版的第一本学术随笔集《寻找香格里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样,依然不超出藏学、历史学和语文学的学术领域,这表明我几十年来初心未变,一直坚守和耕耘着原来的学术园地,既不敢有所懈怠,也不曾有所逾越。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我的这些文章能清楚地了解我的学术历程,如果有人还能从中体察出我的些许学术进步,则不胜荣幸和感佩!
这本小书之所以题名为《他乡甘露》,一是因为这本小书中的所有文章都是我身在他乡时所写,写的也都是有关他乡之文化和学术的甘露;二是因为我的家乡,一个江南小镇,恰好拥有这样一个美妙的名称——甘露,而我却少小离家,老大不归,做着“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学问,平生追求的是要做一个“把整个世界都当作他乡的完人”。
虽自惭谫陋,恐不成敬意,但私愿将此小书献给我的故乡——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