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尉缭的逃离与秦王的应对

尉缭的逃离企图

尉缭对秦王未来行为的担忧与日俱增,他明白自己若继续留在秦国,必将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他开始暗中谋划逃离秦国的计划。

尽管秦王政对尉缭礼遇有加,在衣食住行上给予他与自己相同的待遇,但这并不能消除尉缭内心的恐惧。他清楚地知道,秦王的这些举动只是为了利用他的计策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一旦目标达成,自己很可能会成为秦王猜忌和迫害的对象。

尉缭开始留意秦国都城的地形和守卫情况。他观察着城门的开闭时间、守卫的换岗规律,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安全出城的时机。他也在寻找可以帮助他逃离的人。他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成功逃离秦国,必须借助他人的帮助。

在与秦国的一些商人接触过程中,尉缭发现了一个机会。有一位经常往来于各国之间的商人,他的商队规模较大,行动较为自由。尉缭与这位商人暗中结识,并逐渐取得了他的信任。尉缭向商人透露了自己想要离开秦国的想法,并承诺会给予他丰厚的报酬。商人考虑到其中的利益,最终答应帮助尉缭。

尉缭开始为逃离做准备。他将自己的一些重要物品和文件进行了整理和隐藏,以免被秦王发现。他还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服,尽量让自己不引人注目。

终于,机会来了。商队准备出发前往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尉缭趁着夜色,悄悄地混入了商队之中。他心跳加速,紧张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生怕被守卫发现。当商队来到城门时,尉缭屏住呼吸,低着头,跟随商队缓缓前行。守卫对商队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并没有发现尉缭的异常。

就在尉缭以为自己即将成功逃离秦国时,意外发生了。商队中一个年轻的伙计,不小心说出了尉缭的名字。守卫们听到这个名字后,立刻警觉起来。他们仔细打量着商队中的每一个人,很快就发现了尉缭。

尉缭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自己的逃离计划失败了。守卫们将他从商队中揪了出来,并迅速将他押送到了秦王面前。尉缭明白自己这次的行为可能会激怒秦王,但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他只能等待秦王的发落,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秦王的坚决挽留

当秦王政得知尉缭试图逃离秦国时,他的内心既愤怒又焦急。愤怒的是尉缭竟然辜负了自己的一片礼遇之恩,焦急的是这样一位有谋略的人才若落入敌国之手,必将成为秦国的巨大威胁。

秦王政明白尉缭的价值。自从尉缭献上贿赂各国豪臣以乱其谋的计策后,秦国已经开始按照此计行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国朝堂之上,因豪臣们为私利而互相争斗,合纵联盟的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尉缭的智慧和谋略对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至关重要,这样的人才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

秦王政迅速采取措施阻止尉缭逃离。他第一时间下令加强都城的守卫,封锁各个城门和交通要道,防止尉缭逃出秦国。他派出大量的士兵和密探,在都城内外进行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当尉缭被押送到秦王面前时,秦王政并没有立刻发怒。他看着尉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望和不解。他问道:“先生为何要离开秦国?寡人待你不薄,对你以平等之礼相待,在衣食住行上与寡人同等待遇,难道先生还不满意吗?”

尉缭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大王,并非臣不知感恩,只是臣观大王面相和举止,明白大王少恩而虎狼心。如今大王有求于臣,故对臣礼遇有加。但一旦大王得志于天下,臣恐性命不保,所以才想离开。”

秦王政听了尉缭的话,心中一震。他意识到尉缭对自己有所误解,但他更清楚此时不能失去尉缭。他诚恳地对尉缭说道:“先生多虑了。寡人之所以礼待先生,是因为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能为秦国的大业出谋划策。统一天下是寡人的志向,而这离不开先生的帮助。寡人向先生承诺,只要先生为秦国尽心尽力,寡人绝不会亏待先生。”

为了让尉缭安心留下,秦王政还当场立下誓言,保证不会伤害尉缭,并会给予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秦王政还安排了更加严密的保护措施,确保尉缭的安全。

在秦王政的坚决挽留和诚恳承诺下,尉缭的内心开始动摇。他感受到了秦王政对人才的重视和求贤若渴的态度。他也明白,自己的计策已经与秦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如果离开秦国,不仅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之前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最终,尉缭决定留下来,继续为秦国效力。秦王政的坚决挽留成功地留住了这位重要的人才,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增添了一份有力的保障。此后,秦王政更加重视尉缭,经常与他商议国家大事,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而尉缭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全心全意地为秦国出谋划策,为秦国的统一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秦王的用人策略

秦王政虽然成功挽留了尉缭,但他心里十分清楚,尉缭对自己心存疑虑,一心想要离开秦国。秦王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尉缭,反而展现出了卓越的用人策略。

秦王政明白尉缭的才华和谋略对于秦国统一天下的重要性。尉缭提出的贿赂各国豪臣以乱其谋的计策,已经让秦国在瓦解六国合纵联盟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样的人才,秦国不能轻易失去。于是,秦王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任命尉缭为秦国尉。秦国尉是秦国非常高的军事长官,这一任命向外界展示了秦王政对人才的重视和求贤若渴的态度。他希望通过给予尉缭这样高的职位,来安抚尉缭,让他感受到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和价值。

秦王政也并非毫无防备。他明白尉缭的心已经不在秦国,不能给予他过多的实权。一旦尉缭掌握了重要的权力,很可能会对秦国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秦王政在任命尉缭为秦国尉的并没有让他真正掌握军事大权,而是让李斯去执行尉缭的计谋。

李斯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谋士,他对秦王政忠心耿耿,并且有着出色的执行能力。秦王政相信,李斯能够将尉缭的计策准确地实施下去。让李斯执行计策,既可以保证计策的顺利实施,又可以避免尉缭利用权力做出不利于秦国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秦王政的这一用人策略也起到了平衡各方势力的作用。尉缭和李斯都是秦国的重要谋士,他们各有所长。如果让尉缭掌握实权,可能会引起李斯等其他大臣的不满,导致朝廷内部出现矛盾和纷争。而让李斯执行计策,既可以发挥李斯的才能,又可以让尉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避免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秦王政的用人策略还体现了他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他知道,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需要各种人才的支持。尉缭的谋略和李斯的执行力都是秦国所需要的。通过这种方式,他将两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服务。

在秦王政的这一用人策略下,尉缭虽然没有掌握实权,但他依然能够为秦国出谋划策。而李斯则凭借着自己的执行能力,将尉缭的计策一步步地落实下去。秦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瓦解六国合纵联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离统一天下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5YTWMVTJDtqtned55cxYIvXxOqtOwPIwrDQIzJn6WTdXXHQUwYGWigAbHiCCp1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