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身负重任,满怀壮志地来到西河。他深知,西河作为魏国的重要边陲,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关乎魏国的边境安全,更是魏国向外拓展的前沿阵地。因此,他决心倾尽全力,将西河治理得固若金汤,为魏国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一到西河,吴起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保卫西河的关键。于是,他每日与士兵们一同训练,亲自指导他们如何使用兵器、如何排兵布阵,传授各种实战技巧。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下,士兵们的战斗技能迅速提升,军队的纪律也变得更加严明。同时,吴起还注重加固城墙,组织百姓和士兵一起搬运石块、修筑工事,将城墙加高加厚。他又指挥众人挖深河池,使其成为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经过一番努力,西河的防御工事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吴起明白,仅仅加强军事防御还远远不够。要让西河真正繁荣起来,必须关注百姓的生活。于是,他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看到那些贫寒的家庭,他会送去粮食和衣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遇到孤寡老人,他会嘘寒问暖,安排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百姓们对吴起的关怀感激不已,纷纷称赞他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在发展经济方面,吴起深知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他借鉴西门豹在邺城治水的经验,组织百姓兴修水利设施。带领大家开凿渠道,将河水引入农田,使干旱的土地得到了灌溉。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不违农时,根据季节的变化,指导百姓适时播种、适时收割。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西河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对吴起更是充满了爱戴和拥护。
西河在吴起的治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府库中堆满了粮食和物资,军队装备精良,甲兵完备。整个西河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了魏国的重要战略据点。
公元前 409 年,吴起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主动出击。他率领着训练有素的魏军,渡过黄河,向秦国发起进攻。秦军万万没有想到,西河的魏军在吴起的带领下,变得如此强大。魏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攻克了秦国的临晋。紧接着,吴起乘胜追击,又先后攻下了元里、洛阳、郃阳等重要城镇。秦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最后一仗,吴起更是指挥若定,将秦军打得惨败。秦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吴起率领军队一路追击,一直追过渭水,打到郑地。就这样,吴起成功地将秦军在西河一带的要塞全部夺了过来。
吴起的赫赫战功,让魏国的声威大震。各国诸侯纷纷对魏国刮目相看,魏国在战国的舞台上,逐渐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吴起,也凭借着自己的卓越才能和不懈努力,成为了魏国的英雄,他的名字,被永远铭刻在了魏国的历史上,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