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弃儒学兵后,凭借着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在鲁国逐渐崭露头角。他的命运并未就此一帆风顺,而是迎来了更为复杂的考验。
公元前 410 年,齐鲁两国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战争一触即发。鲁国国君深知这场战争的严峻性,急需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来统领军队,抵御齐国的进攻。此时,有人向鲁君举荐了吴起,称赞他精通兵法,善于谋略,是担任将领的不二人选。
鲁君听闻吴起的才能后,心中虽有几分心动,但又有所顾虑。原来,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在这两国交战的敏感时期,鲁君担心吴起会因亲情而对齐国手下留情,无法全心全意地为鲁国效力。因此,尽管吴起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众人的认可,鲁君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任命他为大将。
吴起得知鲁君的顾虑后,内心十分焦急。他渴望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为鲁国建立功勋。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吴起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此来表明自己对鲁国的忠诚和决心。
当鲁君得知吴起杀妻的消息后,大为震撼。他一方面对吴起的残忍行为感到震惊和恐惧,另一方面也被吴起的决心所打动。最终,鲁君决定任命吴起为大将,率领鲁军抵御齐国的进攻。
吴起得到将位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战争准备中。他精心训练士兵,制定战略战术,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在战场上,吴起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率领着鲁军,灵活应对齐军的进攻,多次巧妙地避开了齐军的锋芒,并抓住时机发动反击。在他的带领下,鲁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吴起率领的鲁军一举打败了强大的齐军。这场胜利让鲁国上下为之振奋,吴起也因此声名大噪。这场胜利并没有为吴起带来长久的荣耀和安稳。
鲁君本就性格软弱,胸无大志。在战争结束后,他听信了一些小人的谗言,对吴起产生了猜忌和怀疑。这些小人嫉妒吴起的战功,在鲁君面前不断诋毁他,说他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将来可能会对鲁国造成威胁。鲁君听信了这些谗言,逐渐疏远了吴起,不再重用他。
吴起深知自己在鲁国已经无法施展抱负,他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无奈。看着自己辛苦打拼得来的成果付诸东流,他心中充满了愤懑。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吴起决定离开鲁国,去寻找一个能够真正赏识他、重用他的地方,继续追寻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