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旱灾中的苦难生活

川西平原,曾经是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田野里麦浪滚滚,河流中碧波荡漾,村庄里炊烟袅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旱,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繁荣。

灼热的红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散发着无尽的热量。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烤干。土地被晒得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就像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触目惊心。堰塘里的水早已干涸见底,只剩下一片干裂的泥地,曾经在水中嬉戏的鱼虾早已不见踪影。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叶子枯黄卷曲,无力地耷拉着,仿佛在向苍天诉说着自己的痛苦。禾苗也被旱死了,田野里一片荒芜,看不到一丝绿色。

在这个遭受旱灾的村子里,住着一户姓聂的贫苦人家。老母亲聂妈妈已经年过半百,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她身体瘦弱,面色蜡黄,穿着一件破旧的粗布衣服,整日为生活的困境而忧心忡忡。她的儿子聂郎,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长得眉清目秀,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和善良。尽管生活艰苦,但聂郎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努力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旱年粮食无收,聂郎家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家里的米缸早已见底,只剩下一点点发霉的米渣。聂妈妈和聂郎每天只能靠吃野菜和树皮来维持生命。野菜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但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强忍着恶心吃下去。聂郎看着母亲日益消瘦的身体,心中充满了愧疚和痛苦。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每天清晨,鸡才叫头遍,聂郎就会背起背篼,踏上前往赤龙岭的路。他走得很快,脚步匆匆,因为他知道,只有多打些柴、割些草,才能换点粮食给母亲吃。赤龙岭脚下的化龙沟,曾经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发春水时,沟里鱼虾成群,岸边水草丰美。可现在,这里却变成了一片乱石坝,干涸的河床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

聂郎在赤龙岭上四处寻找着可以割的草,他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由于旱灾的影响,山上的草都长得稀稀拉拉,而且又黄又干,根本割不了多少。聂郎心急如焚,他担心今天又打不到足够的柴和草,母亲又要挨饿了。

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聂郎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顾不上这些,依然坚持不懈地寻找着。终于,在一座土地庙的背后,他发现了一片嫩绿的青草。这些青草在干旱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珍贵,聂郎兴奋地跑过去,拿起镰刀,迅速地割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割了一背篼最最新鲜的嫩草。

聂郎背着沉甸甸的背篼,满心欢喜地往家走。他想着母亲看到这些草后欣慰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温暖。他不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等着他。 Ghw9IncDBk69QXLkJGOwvzdoNfzNBVWpMSACbFbuom48BUEaGe/ozOE1PNfySee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