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873年,命运终于眷顾了坚持不懈的施里曼。在漫长而艰辛的挖掘过程中,荷马史诗仿佛在冥冥之中指引着他。这一年,民工们在接近小丘遗址底层的位置,挖出了一条宽度超过5米的石铺路面。施里曼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断定这条街道的尽头必定隐藏着一座大型建筑物的遗址。他兴奋不已,马上加派人手,沿着街道全力掘进。街面上覆盖着一层厚达2.5至3米的灰烬,在黄、红、黑色交织的木灰中,掺杂着烧透了的砖石碎片。眼前的这一切迹象,都让施里曼坚信,他终于找到了那座被希腊联军焚毁的城堡。
同年5月,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遗址逐渐展现在施里曼眼前。尽管这座建筑物并没有他预想中的那般豪华气派,但施里曼毫不犹豫地认定,这就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这一重大发现。然而,他的这一宣告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却并未激起期待中的惊涛骇浪,反而引来了一片铺天盖地的指责和怀疑之声。毕竟,普里阿摩斯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在当时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施里曼仅仅凭借眼前这座建筑物遗址,就断言这是普里阿摩斯的宫殿,实在难以令人信服。面对学者们如潮水般汹涌的口诛笔伐,刚刚还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施里曼,顿时如坠冰窟,大为泄气。他搜肠刮肚,却拿不出任何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这一发现。多年来持续不断的艰苦挖掘工作,早已让他身心俱疲,此时的他,内心一度陷入了极度的迷茫与挣扎,甚至开始动摇,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他不禁开始怀疑,也许荷马笔下的特洛伊城,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虚幻传说罢了。
但是,幸运之神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抛弃施里曼。就在他几乎要彻底绝望,决定打道回府的前一天,即1873年6月14日,命运再次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施里曼在“普里阿摩斯宫殿”的一堵围墙下,无意中瞥见了一抹期盼已久的金属的闪光。那一刻,他的心猛地一紧,呼吸瞬间急促起来,内心的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几乎要将他淹没。但他深知此事的重大,必须保持冷静。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叫索菲亚遣散了在场的民工。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不想让民工把发现黄金的事情上报给土耳其政府。根据挖掘许可证的相关要求,发掘者需要将所发现文物的一半上缴给土耳其政府。而在施里曼的心中,早已将希腊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决心把找到的这批珍贵文物上缴给希腊政府。
民工们一离开,施里曼便迫不及待地在那堵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墙下,疯狂地挖掘起来。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宝贝,从他那双沾满泥土的手中,小心翼翼地递到了索菲亚的手中。施里曼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心有余悸地说道:“这需要付出极大的力气,而且随时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因为我必须在那座堡垒随时可能倒塌的墙下发掘。然而,当看到眼前如此众多的珍贵器物,每一件对于考古学家而言都是无价之宝时,我早已将危险抛诸脑后,心中只剩下对这些宝藏的无限渴望。”据说,索菲亚用自己的红披肩,巧妙地将这里的宝藏一件一件地偷运到他们两人居住的小屋里。
这次挖掘出土的宝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各种造型精美的金银器皿、璀璨夺目的黄金饰物,还有青铜制的匕首、箭以及斧子等兵器。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宝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两顶华丽至极的金冠。大的那顶金冠制作工艺极为精湛,由16000多块金箔精心缀连而成,冠冕上悬吊着74根短链子和16根长链子,冕顶则由小环重叠圆环和刀叶形金片巧妙组合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小的那顶金冠在造型上与大金冠相似,只是链子吊在更为狭窄的金叶带上,侧边的链子较短,刚好能够遮住佩戴者的双鬓,显得精致而典雅。施里曼看着这两顶金冠,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荷马史诗中海伦的美丽形象。他轻轻地将小金冠戴到妻子索菲亚的头上,那一刻,他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当年那位倾国倾城的海伦,正头戴金冠,光彩照人地站在他的面前。
施里曼家族想尽了各种办法,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地将这批珍贵的宝藏运出了土耳其。随后,这批宝藏被索菲亚在希腊的亲戚藏在了花园和货币棚里,妥善保存起来。1874年,施里曼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向世人正式公布了“普里阿摩斯宝藏”的发现。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瞬间震惊了整个世界。人们这才如梦初醒,开始相信,荷马史诗中描绘的特洛伊城并非虚幻缥缈的传说,而是真实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然而,宝藏的发现虽然让施里曼声名远扬,但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土耳其政府得知宝藏被运出本国后,极为愤怒,强烈要求施里曼归还这批宝藏。而希腊政府在土耳其政府的强大压力之下,也不得不拒绝接受这批宝藏。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施里曼最终无奈地将这批宝藏送到了德国,存放在柏林的一家国立博物馆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安。德国为了保护本国的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黄金宝藏在内,将它们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以防不测。然而,随着俄美军队相继占领德国,在混乱不堪的局势中,许多珍贵的艺术珍宝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翼而飞。特洛伊黄金宝藏也未能幸免,从此神秘失踪,下落不明。直到1993年,德国政府才对外宣布,施里曼所发现的这批宝藏在大战后被转移到了莫斯科。由于土耳其、希腊、德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在这批宝藏的所有权问题上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使得“普里阿摩斯宝藏”一直未能公开展出。直到1996年,这批宝藏才在莫斯科首次向公众亮相,这也是自宝藏出土以来的首次公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