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花八门的科学解释与未解谜团

为了揭开人体自燃这一神秘现象背后的真相,众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纷纷投入到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田纳西州汉弥尔顿教授的遭遇,成为了研究人体自燃原因的一个重要线索。

1835年1月的一天,汉弥尔顿教授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觉到左腿传来一阵异常剧烈的疼痛。他下意识地低头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的左腿上竟然毫无征兆地升腾起了火焰。汉弥尔顿教授在惊慌失措之余,立刻本能地用手去拍打火焰,试图将其扑灭。火势并没有如他所愿熄灭,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紧急关头,汉弥尔顿教授强忍着疼痛,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想起了一个基本的科学常识:只要隔绝氧气,火焰就会自动熄灭。于是,他咬紧牙关,忍痛用手紧紧盖在燃烧的地方,试图阻断空气的流通。奇迹发生了,火焰果然渐渐熄灭了。

汉弥尔顿教授在火焰熄灭后,并没有慌乱地立刻去医院,而是冷静地俯下身,仔细检查自己的伤口。他发现,在自己的腿上有一条长达3寸多的黑褐色伤口,伤口周围的皮肤已经被严重烧伤。而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裤子除了正对伤口的地方被烧黑外,其他部分竟然完好无损。这一奇特的现象,似乎暗示着火焰是从他的体内燃烧起来,然后逐渐向体外蔓延的。汉弥尔顿教授随后前往医院治疗烧伤,医生在对他的伤口进行检查时发现,他的伤口深度比一般烧伤造成的要深得多,这进一步印证了火焰从体内燃起的推测。

基于汉弥尔顿教授的这一遭遇,以及对其他一些人体自燃案例的研究,有人提出了一种假设:自燃受害者的体内也许存在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化学物质。这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会与人体本来就携带的一些易燃物,比如磷化物,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燃烧。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自燃的受害者大多独自生活,饮食往往不规律,生活习惯也较为糟糕。因此,他们推测这种神秘化学物的产生,很可能与受害者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遗憾的是,就现有的对自燃受害者的尸体解剖情况来看,并没有发现任何神秘的化学物质能够证实这一假设。这一推测虽然看似合理,但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最终只能暂时搁置。

除了上述关于体内化学物质反应的假设,还有人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灯芯效应”。所谓灯芯效应,是指人体自燃的燃烧情况类似于蜡烛燃烧的过程。我们都知道,蜡烛在点燃后,熔化的蜡会顺着灯芯向温度高的地方流动,而温度最高的地方就是灯芯的顶端,因为那里离火焰最近。在这个过程中,蜡会一点点地向上燃烧,直到最终烧尽。

通过对众多人体自燃案例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不少自燃事件的受害者都有抽烟的习惯。他们推测,这些受害者可能在抽烟的过程中,不小心将衣服点燃。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一时半会儿无法将衣服上的火焰扑灭,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焰由外而内逐渐烧坏了他们的皮肤,进而点燃了皮下丰富的脂肪。此时,燃烧着的衣服就如同蜡烛的“灯芯”,而人的脂肪则像是蜡烛的“蜡”。脂肪被火焰烧化后,会不可避免地渗到衣服上,这就如同蜡被烧化后流向灯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被害者的身体在瞬间就仿佛变成了一根“巨大的蜡烛”,火势一旦蔓延开来,便难以控制,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火会不停地燃烧,直到将人烧成灰烬。

从人体的生理结构来看,人的脂肪多集中在肚子和大腿等部位,而这些部位通常都有衣服覆盖。因此,在发生自燃时,这些部位往往会被烧得最为严重。相反,人的小腿和脚脂肪相对较少,而且这一部位未必总是有衣物覆盖。所以,在一些自燃事件中,小腿和脚往往能够侥幸“保全”,不会受到太严重的损伤。这一理论看似能够较为合理地解释人体自燃现象中受害者身体不同部位受损程度差异的问题。

但是,灯芯效应真的是解释人体自燃现象的完美答案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以汉弥尔顿教授为例,他在发生自燃时,并没有抽烟,而且当时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周围环境中也几乎不可能接触到火源。此外,在许多人体自燃事件的现场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现场都能找到明显的火源。这就说明,灯芯效应虽然能够解释一部分人体自燃现象,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情况,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时至今日,人体自燃现象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大惑不解的地方。尽管科学家们和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每一种解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人们一天不能彻底找出人体自燃的发生原因,就一天无法从它所制造的恐惧阴影中彻底挣脱出来。这一神秘而恐怖的现象,依然如同高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激发着无数人不断去探索、去研究,试图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5RYYlKHHCGq6FFkHcPNgYR9ptEpCEAEQ2k6YabN8OJHX+hiLaFJsd7bBrL6eaOL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