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古老的“核反应堆”之谜

1972年9月25日,法国原子能协会前主席弗朗西·比兰博士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一家法国工厂在对从非洲加蓬共和国奥克洛铀矿进口的铀矿石进行检测时,意外地发现这些铀矿石早已被人使用过。通常情况下,一般铀矿中的铀(235)含量都在0.7%以上,而这批矿石的含铀量却还不到0.3%。

这一异常现象立即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兰·T·西伯格指出,只有在极为精确的条件下,裂变中的铀235才能“烧掉”,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极纯净的水,然而这种极纯净的水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都难以寻觅。为了揭开这一谜团,一批专家迅速奔赴矿区进行深入考察。

不久之后,奥克洛矿爆出了一条震惊世界的重大新闻:科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这个“核反应堆”的构造相当完整,由6个区域巧妙组成。据估算,它大约使用了500吨铀矿石,但其输出功率却相对较低,约为100千瓦。

地质学家通过严谨的考证得出结论:奥克洛铀矿的成矿年代大约是20亿年前,而且在成矿后不久,这个“核反应堆”就开始了运转,并且持续运转了长达50万年之久。这一发现让人们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20亿年前的地球上,究竟是何种智慧生命能够设计出如此先进的高科技产物,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实践?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他们又是如何掌握了如此复杂的核技术的呢?这一系列问题如同重重迷雾,笼罩着这个古老的“核反应堆”,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其中的奥秘。 Meay/g+2TTq+YMCZbU1o/QD4AoJ6r+pb8otZ10J6hfwHNaliSWyM4S13Q8hca83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