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八、四亿年前的“仙蜕”之惑

陕西省蒲城县,素有化石之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期修建引洛水渠时,曾在此处挖出巨型龙骨,于是将山命名为龙首山。唐明皇时,此地又挖得奇异之石,形状如同盘龙。1961年,在离蒲城不远处,著名的大荔人化石被发掘出土。至于其他各类动物化石,如古象、古马,甚至三叶虫化石,更是不计其数。正因如此,蒲城一直备受考古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蒲城县志》记载了一段发生在800年前的奇异事件,一次关于人类化石的发现,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人“仙蜕”,这一发现让考古学者们惊骇不已。蒲城县的尧山之上,有一座古庙,供奉着女神灵应夫人,传说这座庙求雨极为灵验。金代皇统年间,蒲城遭遇大旱,人们纷纷来到古庙求雨。说来也巧,没过几天,蒲城便普降甘露。为了答谢神灵的恩赐,蒲城人决定扩建夫人殿。

夫人殿旁边有一块巨石,阻碍了工程的进展,施工者于是决定凿去巨石的一部分,以拓展地基。半个月后,巨石被凿去了一半,这时,工匠们惊奇地发现,巨石中出现了类似蛛网一样的小空隙。继续凿下去,在这些空隙间,竟然发现了“枯骸一躯,印于石内”。这具骸骨的头颅、臂、腿、肢体等部位都保存完整,与石头紧密相合,犹如是被印刻在石头里面一样。在场的工匠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实在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人,用何种方法将此人如此奇特地置入石中,因为这块巨石看起来俨然是一个整体,其脉理相连,没有半点缝隙断裂的痕迹。

蒲城县的县令马扬,是个博学多才之人,听闻此事后,迅速赶到现场。他仔细地查看了被凿去的石头,发现断裂处还能够完好地合起来。他反复琢磨,却始终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无奈之下,他只好命令在旧址一丈处重新开凿新穴,将骸骨妥善装好,洞口用石块封好,并在上面题了“仙蜕”二字,以便后人瞻仰。后来,马扬还把这一发现的经过及详细情况刻成石碑,最后感慨地写道:“然则石中之骸,人耶?神耶?固不可得而知矣!”然而,到了1976年,“仙蜕”不幸被毁。20世纪80年代,众多学者纷纷前往蒲城,寻访“仙蜕”的下落,可惜均一无所获。后来,又有人到庙址附近进行考察,发现了刻有记载“仙蜕”的残碑数块,这一切有力地证明了县志记载的真实性。

学者们进一步对庙址北侧及东西两侧进行考察,发现这里均为石灰岩质陡崖,具有水平层理,从地质年代来看,属于奥陶纪沉积,岩层年龄已有4亿年之久。这就引出了一个令人困惑不已的问题:“人”为何会被夹在4亿年前的岩石之中?800年前的古人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而现代的科学家们面对此等奇异之事,更是瞠目结舌。因为,按照目前科学界的普遍认知,人类的历史至多不过几百万年,这与4亿年的时间跨度相差太过悬殊。这个神秘的“仙蜕”现象,如同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挑战着我们现有的地质变迁、生物演化以及人类发展的知识体系,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地球历史中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以及生命在漫长岁月中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知晓的演化路径或特殊事件。 AT6Nb01wT1FzOjh5xUzMqQDuGqHlggySxMs+64m5y4Tk1aJ6lNxDF2fDm7RK0z3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