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在正式入职善鹿金融之前,就已经开始请现在公司的补休、公休、病假事假各种假,以提前去到新公司熟悉业务情况。
不过因为他是跨行而来,即便按照简历所说的具备了金融知识(上过金融课)、有管理经验(带过一个部门的几个人)、有市场项目经验等等,可最重要的行业知识还非常欠缺。所以韩博虽然得到的职位看似不低,实际上来新公司的第一件事,还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基础培训。
从各种最新的金融政策,到默罕默德·尤努斯的“穷人银行”;从公司的运行模式,到资金的监管形式;从集团总部的辉煌历史,到现在主投的各种项目和未来规划……总之,培训内容大到世界金融趋势、小到业务细节,可谓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含。
一个礼拜的培训下来,韩博从一开始的云里雾里,渐渐变得云开雾散。公司的培训像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幅壮阔的画卷,一种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钱生钱的多赢模式进入了他的视野。
不仅是培训,韩博还参加了很多公司的大小会议。
在深红色的实木环形会议桌边,韩博听了集团领导、公司领导、公司管理层的不少发言。他们嘴里动不动就蹦出带着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的话,韩博一开始还会心里暗暗觉得震惊,但很快就适应了。因为来自上层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杨总,状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和其他一些有名富豪说得一样的话。
——钱多了,就只是数字,赚钱就是数字游戏而已。
韩博是见过他的座驾和出行方式的,再加上这位老总脱口而出的几处房产,韩博深深感觉到自己这次可能跟对了人。
至少从承诺给他的工资涨幅来看,这应该是个很大方的公司。
韩博心说自己要和这样一帮人在一起工作了,而自己也很快就能获得他们这样的生活,现在可不能先露怯。怀着这样的想法,他居然真的用功了几天,白天在公司努力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晚上回家就找经济类的书籍来看,跟上学似的。
他的父母看了,一面感慨这孩子居然为了新工作这么拼,看起书来比起高考的时候也不差的;另一面又对韩博的新工作充满希望,因为儿子这么重视这个工作,不就说明这个工作确实很有前途吗?
有时候韩博妈妈会问儿子到底在看什么,韩博就有了显摆的机会。他把各种熟悉的、生僻的、意译的、音译的词汇混在句子里,和自己的妈妈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直把这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说得头昏脑涨。她听着什么“家庭资产配置”、“信贷”、“私募”、“借壳上市”等等,最后只抓住了一个比较能理解的意思:“你是说……这些产品的回报比较高?”
“当然啊,我刚刚不是和你说了吗?最简单的数字比较啊。”韩博回道,“现在银行的定期年利率是多少?也就1到2个点吧。银行的理财,现在平均是4个点多一些,不会超过5个点。但是小额信贷就不同了,通过债权匹配,将借款人的资金分散到……”
他又把在公司听来的那些给自己母亲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比较安全的,同时收益率又能比较高。比如我们公司,现在年化最低的产品也有7.5。那比银行的理财产品不是高多了?”
韩博妈妈出去转悠的时候少,之前没碰到过和她鼓吹这一套的销售,现在听了儿子的描述,很是意动。但她好歹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即便面对的是自己儿子,还是能稍微抓住“钱袋子”的。于是她打探道:“这个真的安全吗?可别是骗钱的吧?”
“你放心,妈,我去合作的担保公司看过,有人实际办公的,看起来好得很。我还看过公司和银行的风险金托管协议……”韩博又把担保流程、风险金资金池等有的没的,和自己母亲当当当说了一通,“反正这个公司的做法已经比同行大多数要保险了。当然,所谓‘投资有风险’,我们是不能说绝对没风险的。只是说这个风险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他还把公司上面的集团说了一遍,解释这个集团是实业起家,到现在还在实业里茁壮发展。而且因为集团是所处行政区的纳税大户,所以集团老总和区里领导简直是不可言说的好。
有背景,有实业,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韩博这么说,也正中亲妈的想法。她天天听电视新闻说,国家要支持实业发展,要在金融政策上向实业倾斜。不知怎的,她一下就觉得韩博说的业务,真是和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
老一辈人有一种思想:跟着指挥棒走,就不会有错。
这种思想其实在国内还是非常适用的,但有些人却会“看错”指挥棒,然后离正确道路越来越远。
其他话暂且按下不表,总之,眼下韩博已经看出自己母亲被说动了。
他笑了笑:“妈,你问这么细,不会是你也想投吧?”
“啊……我考虑考虑。”韩博妈妈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非凡,你说的公司产品……要多少钱啊?”
韩博轻描淡写道:“十万起。”
韩博妈妈吃惊道:“那么多钱!”
“妈,这本来就是给存了点钱的家庭进行投资的选择。要是几百几千也能投进来,那公司不要为管理这些小额账户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吗?你看,连银行都会为小额账户的积压头痛来着。”韩博回道,“而且十万只是起投金额,很多客户都是几十万几百万地投呢,上千万的都有。”
他顿了顿,又道:“我们公司的一个渠道总监,正在谈一个企业的业务,说是要把准备年底发给员工的年终奖都投进来。这样明年春季到期赎回的时候,就能给员工发更多的年终奖……”
韩博一连举了好几个例子,从个人小额到企业大额度,通通齐全。人都有从众心理,韩博妈妈显然就是被这些例子——准确来说是这些例子里的金额——说服了。
她想,几千万的都投进去了,她自己手上这几十万,又算什么呢?能赚到大钱的人,理论上总会比自己谨慎许多吧?这些人都投了,自己怕什么呢?
想着这些,说明韩博妈妈其实已经很有投钱的意思了。但她凭借着一丝尚存的理智,略显艰难地和儿子说道:“好吧,那我再考虑考虑,你好好看你的书,好好工作。”
韩博微微一笑,自信极了:“你放心,妈。”
他其实是特意把这些话和母亲说的,就想看看这些说辞是不是真的有说服力。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公司的产品能够经得起客户的质疑,是有迅速占领市场的实力的。
初战告捷的韩博也不继续看书了,回了自己的卧室,准备洗澡睡觉。
等他洗完澡出来,一抬头看到苏亦玲坐在床头上玩平板,心念一动,开口道:“阿玲,你刚刚听到我和妈说的那些了吗?”
苏亦玲放下平板,看向他:“听到了一些,怎么了?”
“咱们现在存有多少钱?”韩博边走向床铺边问道,“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也能拿一些出来试试?”
“没多少。你知道,咱们的钱除了基金、保险,剩下的都是要做备用金来应付紧急情况的。”苏亦玲平静回道,“而且咱们的孩子来了,我准备给他存一下教育基金,这样以后他上学的时候我们就不必太焦头烂额。”
韩博看妻子这么冷静,还以为是因为她并没听全刚刚自己和母亲的对话,所以对很多事还不了解。于是他坐到左边床头,把之前和自己母亲说过的话又重复说了一遍。
韩博阐述期间,苏亦玲除了时不时的“嗯”,基本没什么回话,甚至连表情都没怎么变过。韩博好不容易说完了,发现妻子居然还是一脸淡定地看着自己,不由得有点纳闷。
他微微皱起眉,问道:“你在听我说话吗?”
“在啊。你没看我把平板都放下了,就是认真听你说话呢吗?”苏亦玲把自己放在床头柜上的水杯拿起来,递给韩博,“喝点水,你嘴巴不干吗?”
韩博本来不觉得,但被她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有点渴。他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又道:“你是还有什么问题吗?不然我觉得这个当作短期投资挺好的。”
“年化产品要一年时间,这个其实不算短了,韩博。”苏亦玲笑了笑,“一年时间,都能生一个孩子了,也有可能发生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不是吗?”
韩博感觉她话里有话,把杯子一放,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没什么啊。”苏亦玲回道,“好吧,既然你问我还有什么问题,那我就问几个吧。”
韩博以为苏亦玲其实是有兴趣的,只是她向来对这些看管得紧,所以谨慎。现在苏亦玲说她要问问题,韩博立刻精神一震:“你问吧。”
“你刚刚说有风险,后来又说‘保本保息’,这不是相互矛盾的吗?”苏亦玲偏了偏脑袋,温和发问,“而且你说贷款端有个人、也有企业,怎么确保这些个人和企业都是真的?”
前面那个问题,实际上是韩博弄混了几套话术,被苏亦玲发现之后,他自己也解释不了。不过后面这个问题他是可以回应的:“我们有这些人的所有现实信息,会评估他们的信用。至于企业,那肯定是需要有质押物的……”
他洋洋洒洒地回了一堆,苏亦玲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只是等他说完后继续问道:“这么多借款企业,至少要把年度审计报告发出来吧,不然我怎么知道它有实业?
“还有,你说集团有PPP项目,这种项目经常会拖延回款时间,集团有什么应对预案没?
“另外,划款是划到谁的账户?
“如果要提前赎回,是什么流程?
“公司投了什么定增项目吗?
“你说借壳上市,上的是哪个板?这个壳现在有挂牌资格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韩博一时间哑口无言。他忽然清醒地意识到,苏亦玲可不是自己母亲,这个女人要比自己的母亲严苛更多。
遭受挫败的感觉迅速覆盖了之前小有成功的沾沾自喜,韩博的脸上浮现出不悦的情绪。他放弃继续说服眼前这个精明的女人,拉了拉被子,准备睡觉。
苏亦玲当没发现他的脸色似的,温和提醒道:“你要睡了?水还喝吗?不喝就给我吧。”
她这样若无其事,使韩博觉得自己刚刚好似跳梁小丑,被一个好整以暇的女人戏耍了一通。韩博这么想着,给苏亦玲沉默递水的动作就带了点赌气成分,差点没把水洒在床上。
苏亦玲却淡然无比地接过杯子,放在旁边,然后继续玩自己的平板,才不管韩博准备做什么。
以前她或许会更得体一些……但谁让一切已经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