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书写成为一种内在需求,其所写就超越了世俗的羁绊,是心灵的记录,是神韵的凝结,明丽(笔名)如此,勤力于心灵耕作的诗人也如此。
诗词之美,大在作诗之人,好诗可将诗人置之目前,人人感其人格之美,敬之,学之,终成之。仔细品读作者选收于书中的三百一十九首诗词、十五篇散文和九十多幅书画作品,便深深被她的深情、她的天赋、她的人格素养所打动,甚至感动得流泪!她的爱好、兴趣之广,钻研之具,造诣之深,成果之丰令人钦佩。
《诗中华年》为大连诗人马明利创作的一部诗、书、画合集,笔精墨妙,书美、画丽、诗宏,堪称诗书画三绝。这些诗词作品都是作者在工作、生活中有感而发,写出了她的人生感悟。诗集中有较多的游记诗词,作者遍游了国内外名山大泽、古迹遗址,抒写了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千年文明史的感怀。
诗词使用平水韵,学风严谨、重传承,从严用韵用律,个别作品因创作需要以古风诗形式体现,其中有些诗句绮丽可观,吟读可品,掩卷可诵。值得一提的是,诗集后部分写了对家人、老师、亲友、同事、同学的亲情、友情、乡情、爱情,写得感情真挚,情节细腻,非常感人。
观其作者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系“二王”一路。她写书法寻求诗境,行笔用墨沉稳循法。结字造型张弛有度,谋篇布局首尾呼应,诚如她在《如梦令·书法》一词中写的“落笔传神诗境,泼墨行云乘兴。展纸挥毫间,姿态横生辉映。虚静,虚静,但见砚书真性。”她用真性情写字,用书法展示心路,实有如《书谱》所云“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她的画是文人画。作品不入俗流,不屑于现代一些丢掉笔墨一味制作和一些哗众取宠的俗作行画,而是从传统走过来的,有强烈的宋、元花鸟画和明清山水画气息。取古代精华,注入现代元素,随心所欲,笔精墨妙。她非常注重写意传神,她画的花鸟画,似飘花香,疑闻鸟鸣。她的山水画是“妙手丹青画作真,远山近水去登临。迎入目,尽知闻,苍松碧嶂掩溪深。”(马明利词《渔歌子·画作》)
她的诗和词基本是以写实为主,都是有所见—有所感—有所发,才有所成。一句句都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情感。
作者不是单纯为了诗而写诗。她是“把生活过成诗,用诗来描写生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她非常热爱生活。利用在外地学习、调研、考察、休假等一切机会遍游名山大川,参观文化古迹。她的游览如学者访问考察式的查资料、寻根由,探究竟,用诗来记录结果,夹叙夹议,吐露真情。
她以景写事,传播正能量:在《八朝古都开封》里写“开封府里听断案,包拯清官世人唤”。古代诗人写秋,大多悲惨凄凉。如“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而明丽(笔名)写秋,却是另一种精神状态:“飒爽碧空斜阳里,云英凝露曙星更。”“秋入情怀静自来,素笺心语诗香开。池风清墨流年笔,荷月一方锦瑟台。”“千流婉转滴檐净,万点玲珑爽入扉。”
借景抒怀:“熔金落日,合璧云天。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岁月倾辉映流年。明如是,叹人生哲理,沧海桑田。”写景表露性格:“时光风韵里,恬静安然心底。”写枫叶“飘落漫山平野色,画林风树共霜云。尽染景中人。”
写诗怀念亲人,感情真挚纯正。她怀念已故双亲,在《七律·心之寻》里写“燕归流岁景长在,寻断鹤西空绕林。寄望双亲恩泽重,人间天上可通音?”大连劳动公园小学是她的母校,在阔别大连十七年后,再次回到这里,便想起父亲当年牵手送她上学的情景:“藤蔓小桥流水,鼓号队旗学子。铃起课间时,操场跃然喧沸。仍记,仍记,满眼童真稚气。”
在这本诗书画集里,写己修身的内容很多。她对自己的约束、修养要求十分严格。一是态度坚定。如在《满江红·沉默》中说:“留气度,端德性,仁厚者,常自省。”她在另一首诗中还讲“律己清规,一丝不苟,故去秽累而飘轻,当恪守,坦荡不放纵”“省察自律,拒入俗流常觉醒”。二是目标明确。“虚怀若谷纳千川,万物包容至善”“珍存拥有,安于当下,认知信念。探索追求,花明柳暗,初心不变”。三是讲求方法。她律己修身不是盲目进行,讲究方法和效率,如诗中所说“修养情怀,三思后、缄言谨静”“对是非,坦荡也从容,行为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自然之道,也是艺术所求,祝马明利艺道宽广,所得常青,人生有诗画,永远是少年!
阎世忠 于抱拙堂
2024年8月22日
阎世忠,曾任大连诗词学会第一任副会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大连市美协粉画学会副会长。现为瓦房店市慈善总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阎世忠先生多幅美术作品入选大连市,辽宁省,东北地区,中国美协及中日韩展览,2011年,中国画《共和之光》入选由全国政协办公厅、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央文史馆、中国美术馆联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该作品7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8月在《美术报》924期上刊登并被大展组委会收藏。同年,作品《天路》《龙的传人》《共和之光》等在“人民网”发表。
叶嘉莹,号迦陵。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设立“驼庵”奖学金。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学舍”正式启用,正式定居南开园。
叶嘉莹先生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是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学者和诗人。她的诗词作品以及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本义,字子和,别署松斋、松翁、连海山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第六届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政协辽宁省八、九、十届委员,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等。现为中国古籍保护协会顾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经典传习所导师,中国海外留学人才基金会汉学研究院首席学术顾问,《中国书法》杂志学术委员,辽宁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辽宁省级非遗——辽南吟咏传承人,大连连海书院山长,大连白云书院山长,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国家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因其在文字、训诂、音韵、经学、历史、诗赋、书画、文物、中医、音乐、古建等方面的造诣而受到海内外关注。二〇〇七年,应《光明日报》之约创作《大连赋》,成为大连名片,享誉全国。曾被评为“二〇〇九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战古,字艺公,号伏龙。现任辽宁书画院院长,联合国世界艺术东南亚议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美术工作者青联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终身荣誉院长。
精通国画、油画、书法与篆刻。当代实力派书画家,著名美术家、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1993年,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到美国大都会修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
1997年作品《福禄寿三星图》于香港回归之日,作为大连市政府的礼品赠予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1999年作品《荷花精神》作为大连市政府的唯一贺礼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时任长官何厚铧。作品《桃园结义》被新加坡总理收藏。
战古先生被列入《世界美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二十世纪国际美术精品荟萃》,作品多次被选入国内外重大画展并获大奖,曾蝉联七届世界美术展金奖,在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展销,受到各界人士广泛重视和赞誉。
施恩波,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辽宁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多次担任中国书协展览评委。多次参加全国重大展览,1995年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奖,“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一等奖,文化和旅游部“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八届“群星奖”金奖。
作品收入20世纪后期中国美术文献,《中国美术全集·书法卷》《五体书法临摹示范》《经典寻绎·书法篆刻临摹教学》,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乌海中国书法博物馆、李可染艺术馆、林散之艺术馆、亚明艺术馆、辽宁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张克思,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艺联合美术院书法研究室主任,大连非遗反写倒书传承基地书法传承人,国源智库发展研究院文化大使,中华慈善总会关爱青少年爱心大使,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爱心大使。入选中国文化品牌人物,中国非遗传承年度代表人物。著名书法表演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
张克思以其“神州第一笔”的美誉闻名,他独创了广场书法艺术,对汉字的书写技艺有着超凡的掌控。他的书法技艺出类拔萃,无论是反写、横写、倒写、逆写、背写,还是左手、右手,甚至左右开弓,都游刃有余,将书法与绘画巧妙融合,被誉为“中华一绝”。
他为全国各地捐建张克思爱心图书室800多所、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达1个多亿,几十年来被各大媒体多次报道,荣获世界各个国家和政府机关的证书和奖杯达100多项,被民政部评为“最具爱心捐赠个人”,被联合国授予“最具影响力书画艺术家”。
高师,民革四川省中山画院院长,四川省温州商会书画院院长,工商管理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传媒大学阳明学院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客座教授、光中书院特聘教授。壹美空间创始人、高师讲堂创办人、高师映像创始人、高师茶舍创始人。北京壹美四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三项专利发明持有人,国家级非遗传人、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