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壹
修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

定从烈火中煅来;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

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 1 ,勿容一针之罅漏 2

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 3 ,须假众木以撑持。

注释

1 浮囊:渡水用的气囊。

2 罅(xià)漏:裂缝。

3 宝树: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泛指珍奇的树木。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

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

此皆是善念中戈矛 1 、理路上荆棘,

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

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注释

1 戈矛:戈与矛都是古代兵器名,也泛指兵器。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

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

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 1 未忘。

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注释

1 芥蒂: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


纷扰固溺志 1 之场,而枯寂亦槁心 2 之地。

故学者当栖心元默 3 ,以宁吾真体;

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4

注释

1 溺志:心志沉湎于其中。

2 槁心:此指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3 元默:玄默。谓沉静无为。

4 圆机:比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

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

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

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

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

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

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

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十一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 1 惰气;

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 2 之后,亦可鼓畅 3 天机。

注释

1 儆(jǐng)惕:戒惧;使戒惧。

2 收摄:收聚,注意力高度集中。

3 鼓畅:鼓动并使畅达。


十二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

麋鹿性逸,因豢养 1 而受羁縻 2

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注释

1 豢(huàn)养:喂养;驯养。

2 羁縻(jī mí):束缚;控制。


十三

一念常惺 1 ,才避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注释

1 常惺:即“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


十四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 1 生物之根芽 2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3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 4

便可为万物立命 5 、天地立心 6 矣。

注释

1 生民:生养民众。

2 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缘由。

3 柱石:支撑屋梁的柱子和承柱子的基石。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4 贪冒:贪图财利。

5 立命:修身养性以奉夫命。

6 立心:树立准则。


十五

拨开世上尘氛 1 ,胸中自无火炎冰兢 2

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注释

1 尘氛:尘俗的气氛。

2 冰兢:谨慎,恐惧。


十六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煅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须是操存 1 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 2 的景象;

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 3 之妙。

注释

1 操存:执持心志,不使丧失。

2 鸢(yuān)飞鱼跃: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比喻万物各得其所。

3 处一化齐: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行为举止都不发生变化。


十七

心是一颗明珠。

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

以情识 1 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

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

不畏事障 2 ,而畏理障 3 之难除。

注释

1 情识:感觉与知识。

2 事障:指诗歌创作中卖弄学问、滥用典故的弊病。

3 理障:指诗作中陷于说理而少情趣的现象。


十八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

虚则义理来居;

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

实则物欲不入。


十九

面上扫开十层甲 1 ,眉目才无可憎;

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注释

1 甲:颜甲,脸厚如甲,谓不知羞耻。


二十

完的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

尽的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二一

我果为洪炉大冶 1 ,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镕;

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 2 之不能容纳。

注释

1 大冶:冶炼大匠。

2 渎(dú):沟渠。


二二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

红颜失志,空遗皓首 1 之悲伤。

注释

1 皓首:白头,指年老。皓:白。


二三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出此入彼,念虑 1 只差毫末 2 ,而超凡入圣 3

人品且判星渊 4 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注释

1 念虑:思虑。

2 毫末:比喻极细微。

3 超凡入圣:达到登峰造极、超越凡俗的境界。

4 星渊:犹天渊。比喻差别大。


二四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

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 1 挹损 2

注释

1 寸心:指心里、内心。

2 挹(yì)损:谦逊。


二五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

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二六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

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二七

功夫自难处做去者,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

学问自苦中得来者,似披沙获金 1 ,才是一个真消息。

注释

1 披沙获金: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精选。


二八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

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

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

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二九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 1 其躁;

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注释

1 摄:收敛;吸取。


三十

云烟影里现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

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三一

人欲从初起翦除,便似新刍遽斩 1 ,其工夫极易。

天理自乍明时充拓,便如尘镜复磨,其光彩更新。

注释

1 新刍遽斩:草刚长出来就割掉。刍,喂养牲畜的草料。


三二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

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


三三

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

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1

注释

1 火内栽莲: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三四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

总不如自悟之了了 1

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

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2

注释

1 了了:明白,清楚。

2 休休:安闲的样子、安乐的样子。


三五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

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

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

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三六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

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三七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

终身检饬 1 ,难盖一事之愆 2

注释

1 饬:整顿,整治。

2 愆(qiān):过失,罪过。


三八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

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

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

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9vmJd78d7e68FxTUgs4FwyWhS3AZTrnWlj2ZPssmbvep26NPduFCYIJINIXmj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