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话特别难听,他要么不开口,要么一开口,不超过三句话就开始
人。这种人有个特点:总在挑别人的毛病。
有趣的是,这些人会用“我说话直/我净说实话”为借口,来掩盖自己言语刻薄的事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说话直率不等于说话难听。难听的话未必就是直言不讳,也未必就是实话。
一般来说,说话只是向外输出,仅仅是表达的最后一个环节。而整个表达流程可以分三个步骤:
获取外界信息→按照自己的逻辑处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话难听的人,问题并非出在“说”上,而是前两个步骤出了问题。如果大家获取的信息相同,那么问题就只能出在第二步“逻辑处理”上了。
当然,这里也可以分为两种人:第一种,挑别人不好的一面,经过逻辑处理后再说出来;第二种,挑别人不好的一面,不做处理直接说出来。
据我观察,一般情况下,说话难听的人更可能是第二种。他们的逻辑就是挑选别人不好或事情发展不好的一面去说,根本没有处理的过程。
为什么不处理?原因可能有两个: 要么是没有处理能力,要么是懒得处理。
懒得处理的情况不是我这里要讨论的重点,因为这不会是一个人不做逻辑处理的真实原因。一个人在挑选别人或事情发展的角度时已经做了分辨,那就不是懒,而是没有处理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所谓情商,其实就是智商在人情世故上的应用。而“情商低”是个伪概念,本质是智商低。
可是谁又愿意承认自己智商低呢?于是为了掩盖不堪的事实,他们开始乐于把“忠言逆耳”挂在嘴边。他们在古人的智慧中找到了一句勉强可以拿来为自己的愚蠢做辩驳的话,并以此沾沾自喜——我说的话虽然难听,却是为了你好,你可不要不知好歹。
他们认为逆耳的、不好听的话都是“忠言”,于是打着“我说话直、我净说实话”的旗号,肆无忌惮地用言语伤害别人,回过头还要标榜自己:“我说的是忠言”“我是为了你好”。可是他们不知道,正是这种想法暴露了他们智商低的事实。
因为逆耳与忠言直谏并无必然联系,他们却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当成因果原则来用,这不是智商低是什么?
这种人倒霉的原因很简单。很少有人愿意与一个说话难听、智商又低的人共事,因此他自然就难以获得好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给他人什么样的力,就会得到相应回馈的力。你可以去观察说话很难听的人,他们的社交圈通常会呈现三种情况:
1. 孤独一人,没人愿意与之相处。
2. 经常吵架,因为他的朋友圈也多是说话难听的人。
3. 身边有朋友但很少交流,他人多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看他表演。
所谓情商,其实就是智商在人情世故上的应用。而“情商低”是个伪概念,本质是智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