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文化阶梯模型

理查德·巴雷特是研究企业文化和意识层次的专家,他的研究将个人需求和企业意识层次整合在一起。通过他的模型,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有层次高低之分,其特点如表5-1所示。

表5-1 巴雷特员工及企业意识层次模型 2

巴雷特根据多年实践和总结,提出如下的洞见:

● 任何动机都是基于自身利益。

● 谋求公共利益的主体是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超越了自私自利,有着更广泛的认同感,能够认同家庭、社群、所工作企业、社会以及全人类。这个自我认识到,它是联系人类与其生存系统的复杂网络的一部分。

● 人类对于竞争的两类反应:消灭或者同化。而通过学习提高创新力和创造力则避免这两类陷阱,并获得一定优势。

● 持续的学习成长是转换的桥梁。在此之前的5个需求是满足个人安全、健康、人际关系、自我尊严和个人成就。这些需求都是外部需求,即通过外部需求来感受自我的存在,比如拥有的财富、所认识的人、聪明程度、受到别人羡慕和尊重等。而个人成长及之后人生意义、变革现实和服务社会等需求,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通过内在自我实现。

● 个人成长是一个逐渐自我觉醒的心路历程,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体到社会,从恐惧心态到富足心态,我们一点点摒弃恐惧,最终实现力所能及的目标,向大我转换。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并不是越往上的意识层次就越好,而是应该做到如表5-1中列举的7个方面全意识层次的平衡。全方位意识是企业实现长期成功的必然途径。巴雷特总结道:“仅仅关注如何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企业往往成不了市场领导者。在这些企业中,员工几乎没有工作热情,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也得不到培养。恐惧成了他们的主调,而员工也难以健康地在此工作,他们常常觉得沮丧并且抱怨压力太大。”同样仅仅关注较高层次意识的企业,也有大的问题。这类企业给人以不踏实、好高骛远的印象,更多像一个慈善公益组织而不是一个真正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巴雷特指出这类企业在财务上往往缺乏效率、脱离实际,缺乏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内部也没有健全的服务于客户和创造高成长的流程和制度。

企业在打造这种全面的意识层次价值观体系时,中间的转换意识非常重要,这是组织变革的开始,也是一个瓶颈和分水岭。巴雷特指出这一意识层次价值观的重要性:“转化升华,将那些满是恐惧的、僵硬的、独裁的等级制度升华为更加开放的、具备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治理体系,从而使员工在对工作负责任的同时能够享有较多的自由和责任感。” 8KTLJbQLhc4hMovlyah6uSFVE4+m6KrHsL/b6ywhPxSSiOssAhxlEtr3OltiJX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