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学习型文化。事实上,我们可以用成长性思维来描述我们的新文化,任何持有这种态度和这种思维的人,都能摆脱束缚,战胜挑战,进而推动我们各自的成长,并由此推动公司的成长。”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
人类社会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以宗教祭祀为主要活动的文化。而文字的出现,其作为某一种族最主要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工具,使得文化在一个族群内迅速传播和传承。世界上每个民族在漫长的文明演变中,逐渐形成特有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虽然全球化的浪潮改变了很多文化形态,但是各个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却从未改变。西方犹太-基督教、中东伊斯兰教和东亚儒家思想使得各自影响的文化区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它们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其中的个人和各类组织。所有的企业文化都带着属地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鲜明烙印,例如美国企业文化普遍具有如下的特点: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绩效及个人能力的发挥,更多重视个人责任和权利,实施制度化而非关系导向的管理,强调重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的观念。研究企业文化的殿堂级人物——埃德加·沙因教授,通过比较一个美国公司和一个德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国家文化差异,“很显然,两家公司在公司运营和赖以生存的技术中都反映了国家的宏观文化。DEC是一家由富有创意的电子工程师组成的美国公司,这些工程师开发了全新的技术;汽巴-嘉吉是主要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化学工程师组成的瑞士-德国公司,这些化学工程师既采用非常旧的染色技术,又掌握着很新的生化制药技术。他们多次向我指出,电路和化学过程对产品开发的研究方法和时间表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上述两个案例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如果没有了解核心技术、组织成员的职业以及组织所处的宏观环境,就无法真正理解其文化。” 1 这段话清楚表明,除了受到国家的宏观文化影响,企业文化还受到职业和技术所在行业的影响。尽管DEC和汽巴-嘉吉都是工程师文化,但是行业截然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企业文化。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今天引领技术前沿、占据媒体焦点的那些“头部互联网大数据企业文化”,是否适合一个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一个电网企业或者一个业务非常庞杂的巨型复合企业?有的行业比如人工智能更多以强调实现个人梦想和贡献价值观来吸引一流人才,而有的行业比如餐饮业更多以服务一流和人的尊严为基本价值观。企业文化无形而又威力极大,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一直都是企业领导者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深度培育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呢?我们下面一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