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创新最后的结果,都需要在时间中得到验证。市场是否会为那些伟大的发明埋单,取决于很多因素。在时间中积累,让市场去证明。在发展变化呈现快速迭代的今天,留给创新被市场所接受的时间越来越短:收音机用了38年达到5000万的听众,电视用了13年就达到5000万观众,互联网用了4年就达到了这个数字,而微信只用了10个月就达到5000万手机用户,在433天之内完成用户数从零到一亿的增长。对于组织而言,留给创新充足的时间是多少呢?我们从产品层级的创新和整个企业战略层级的创新两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产品层级的创新,整个时间大致在6~12个月。2009年,被谷歌寄予厚望、堪称内部创新典范的Wave应用,在产品推出后,尽管团队不断努力进行产品的更新改进,但仍然未形成气候,一年之后,谷歌中止了Wave。而对于企业战略层级的创新,则需要更长时间跨度、更多投入来验证,最后才能形成由此构成的“护城河”。在广被质疑和进展不顺的情况下,需要公司CEO根据市场反馈、自身资源、自己的直觉和远见进行决定,是继续进行下去还是中止。一般来说,企业战略层面的创新,需要2~5年甚至更长时间。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就是把握时间和创新关系的高手。
留给创新充足时间,也表现在给人员留出自我支配工作内容的时间用来实现他们的想法。在谷歌,鼓励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员用工作外20%的时间进行“额外兴趣”的创造活动,为此号召组建新团队。Gmail就是从这样的20%时间产生的产品。这多出来的20%时间更是一个人学习的有效方式,从而提升了整个组织的创新。谷歌前CEO施密特曾说:“20%最为宝贵的地方不在于由此诞生的新产品或新功能,而在于人们做新的尝试时所学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