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新时代的创业精神:风险最低的冒险

“那些想要获得领导地位并将认真承担领导责任的人,在其追求过程中都难逃‘挣扎’或者自己主动引发的挣扎,但他们追寻的是‘伟大的挣扎’。这是一个需要并值得全力以赴的目标和挑战,这将测试出他们的能力和性格特征,并帮助他们过上最为珍视和渴望的生活!”

——小约瑟夫·巴达拉克《伟大的挣扎》

现代文明是以普世价值掩盖、装扮或者平衡了自然界的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而强者生存的本质并未改变,而且在经过二三百年的资本主义黄金发展之后,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延缓或减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呈现出了加速、分化和固化的趋势。

强者愈强。美国人在金融危机之后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举起的标语就是:1%的富人对99%的普通人。国际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发布报告,包括比尔·盖茨、巴菲特在内的全球八大富豪的财产,相当于地球上36亿穷人的财产总和。有学者感叹,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科学和技术为四大特征的人类当代文明,已进入到秋季,呈现出颓废和衰败之相。在此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背后,依然是一定规则之下的丛林法则。国家之间参与竞争的主体就是企业。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是企业创造并增加了世界的财富。当企业顺利运作时,无论人们是否节俭,社会财富都会随之集聚起来;而当企业停滞不前时,无论人们如何节俭,社会财富都会逐渐坐吃山空。”是什么引领着企业赢得优势呢?凯恩斯从人性的深处洞察到,是一种因乐观情绪而采取行动的精神。这种乐观情绪显然不是纯粹理性的计算和逻辑推导的必然,而是一种全身投入所带来的快乐。正如乔布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的进步大都是那些疯狂地认为自己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所推动的。这种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大胆而疯狂的想法,可能正是一些企业家自我驱动的内在动力,也就是他们的“梦想”。这是一种人类对抗平庸单调生活的创造性本能,这种本能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极为重要,也是人类进步和繁荣的基础。如凯恩斯所言,在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时,投资家和企业家们为乐观的情绪所催生的勇气或冒险精神,在相当意义上决定着经济景气、摆脱低迷、步入再度繁荣的走向。熊彼得最先命名了这种带来经济扩张的创业精神,他称之为“企业家精神”。

创业精神或者企业家精神,是资本主义社会几乎所有组织的原动力。继马克斯·韦伯阐述了新教徒把创富的资本主义行为和新教信仰结合在一起之后,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了“企业家精神”这个概念,将其和“创造性破坏”联系在一起,认为正是“企业家精神”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发展。从20世纪初期的杜邦、洛克菲勒、摩根、卡内基、福特到当代的比尔·盖茨、乔布斯、贝索斯,他们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代表。他们创建的企业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繁荣与衰退》一书中,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经济学人》记者伍尔德里奇,把20世纪初这些企业家称为商业巨人,他们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强大的基础。这些商业巨子带来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革命。两位作者写道:“这场革命的核心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一些充满活力野心勃勃的巨人,他们执掌的权力在人类历史上只有君王或知名将领才能比拟。令人诧异的是,大多数对美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机构,从芝加哥大学到斯坦福大学,从洛克菲勒基金会到福特基金会,也都是这些伟人创建的,他们年龄相仿,都出生于19世纪30年代。”这些商业奇才,把美国这片少受传统羁绊的土壤,变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创造性破坏实验室。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良的人, 1 而是无休止的工作狂和铁石心肠的强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只要能使他们所创建的企业帝国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兼具慈善和强硬的混合特质,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研究认为,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和大多数人认为的优秀形象相反,成功的创始人不是各方面表现完美的理想人物,他们都是一些处在人群中正态分布曲线两边的特殊组合,充满矛盾,表现极度聪明或极度愚笨,像个局内人或局外人,大胆设想与小心谨慎,魄力十足和战战兢兢,信心与焦虑。著名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将这类领导者定义为第五级领导者,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组合:谦逊品质与坚定意志。总体而言,他们都韧性十足,破除常规,拒绝平庸,通常站在大众看法的另一面思考问题。硅谷的投资教父级人物彼得·蒂尔将这种思考方式用一个问题来表达:“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实却是X的对立面。”创新和创业相伴而生,一旦停止创新,也就意味着创业活动的停止。

企业家精神不等于冒险,甚至是风险最低的成长之道。诚如德鲁克观察到的:“需要确定性的人不可能是好的企业家……我们应该相信企业家精神的风险比锦上添花的最优化更小。事实上,没有比优化各领域的资源更有风险的了,因为在这些领域中,正确而有利可图的途径就是创新。从理论上说,企业家精神应该是风险最低的而不是最高的行为。”这种精神,不仅仅是那些聚光灯下耀眼的大企业家具有,在众多的普通人身上也有。这种精神,也注定会带来一些或大或小的失败,尤其在经验、资源都不太具备,而又满怀激情的创业初期的时候——这大多是一个人二三十岁左右比较年轻的年龄,如果能够迈过这个坎,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终能有所成就。有报道指出,创业成功的企业只有30%,大部分的企业撑不过3年,撑过3年以后就比较稳定。企业家精神就是面对大概率失败的创业创新活动,孤独而坚韧地前行。大约在2010年,我出差到上海,期间和一个经营了数年的信息技术公司的CEO通电话。在此之前,这个年轻的CEO激情满怀,言必称腾讯、网易,一脸傲娇。而这次的通话却让我感到意外,他已经把自己的公司暂停了,正在给一个企业打工。我问他之前借朋友的200万如何还?他在电话那头依然语调平静地回答着我的提问。但当时以我的经验和内心历程而言,此时陷入创业困境的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认可,以便给自己保留一丝东山再起的希望。而在家人的面前,在所有亲朋好友的面前,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会故意表现得很轻松:你们放心,一切都会迅速好起来的!其实,能不能迅速好起来,谁也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心里清楚,这是让自己不至于沉沦下去的一种精神和心理暗示。毕竟,只要努力,总会有机会出现。当时我以我的经验给了他一些安慰的话:“你应当庆幸,在自己年龄只有30岁的时候,有了这次创业失败的教训。你从这个事件中吸取的、学习的,可能是一辈子从书本和别人那里学不到的。你应当静下来首先问自己:什么是我想要的?我的优势是什么?欲速则不达,慢慢来,一定会有机会,也一定会成功的!”

没有长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没有创业过的人,不足以语勇气。创业过程中,艰辛而无援的时刻,周围人讥讽的时刻,亲人不解的时刻,失败时不足为他人道、强装无事的时刻,以及在聚光灯下荣耀的时刻,个中滋味,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如此多的困难,没有点英雄主义是无法长久支撑下去的。现代社会的创业,就是一场个人在商业文明社会里的英雄主义的冒险。我们都是普通人,这种敢于冒险的英雄主义情怀,有的表现在企业经营方面,有的表现在知识学术方面,有的甚至表现在承担责任的家庭生活方面。无论怎样,对于个人来讲,每一次重大的变动、挑战和承受,都是一种内心的挣扎。这种挣扎,对于每个普通的人而言,都不是那么容易走过的,我们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是自我心目中的英雄。这种挣扎,是一种伟大的挣扎。发生在企业家身上的故事,每天也在我们的生活里,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规模上演。

在这个时代,几乎每一个独立的自主谋生的知识创造者,其实也都是一个创业者——在组织内部创业。企业家精神对每一个人都适用,几个特征不变:一是乐观的积极进取的态度;二是不断提升自己,否定和超越过去的自己,提升服务他人的专业能力;三是与组织内外部的客户密切沟通协调,建立共创、共赢、共享的生态式合作关系。企业内部的创业理念,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在一些从工业时代走来的巨型组织中,鼓励内部创业、企业内部购买知识和创意服务的市场机制才刚刚开始。创业精神是一种内嵌到日常生活工作的时代精神,一些生活中的哲理同样也适用于创业活动。

我们能预见到未来的技术趋势,但我们能预见到自己创业的结局吗?创业者想要获得有意义、有成就、有质量的企业和个人命运,不仅要有胆量去顺应趋势,顺势而动,也需要在低谷时有勇气直面现实的挑战,更需要在拥有很多机会、资源和金钱的时候作出决断,有所取舍,把握机会。更多时候,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能够预见到趋势和机会,但却往往因为机会太多而面临险境。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乔布斯和马化腾、马云,也不是每家创业企业都可以成为苹果、阿里巴巴和腾讯。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谨记的是:创业活动不是生命的全部,工作时全力投入,但不要让它在工作之外依然侵占你的全部生活。创业是个理性的过程,不是一场赌博,是一场在众多机会面前的“断舍离”,不要轻易地学那些伟大而偏执的创业者“All In One”,“幸福地创业”的成功者也比比皆是。

还记得我给上海那位暂时失败的年轻CEO最后的建议,这些建议也是我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的总结:一是自己冲在一线,多和客户接触,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而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构想战略,安排他人执行;二是设定期限如半年之内,让公司产生持续的现金流收入,这对于自己和团队初期树立信心非常重要;三是“和创造财富的人分享财富”。但这些的前提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擅长做什么?这就是使命和战略。 1y6+YmzDL84L6HrFs6Bj2XzSUS9WNjo1EK+zjyQAXYjwGV7LmV5nS8RLN9vMUJ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