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在709班级教导会上与老师们的交流

709班有一个男同学,较为聪明,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成绩排名年级前列。但他有较为鲜明的独特个性,常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引发老师对其批评或者进行德育扣分,每周几乎都会因为德育扣分过多而通知家长。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深究起来,也不是什么大毛病,无非就是喜爱在走廊奔跑,喜欢到别的宿舍串门,偶尔与别的男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打闹,时常在老师授课时插嘴引发同学们的哄笑,等等。按照学校及班级制定的学生管理扣分细则,这个男同学每周扣分都达10分以上。而每周扣分如果超过10分,就要给他的家长开知情协教书,并由家长在上面签字确认。

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有一段时间,甚至不工作,天天与老师沟通联系,对孩子说教。面对自己的孩子经常被学校扣分责罚的局面,面对自己的孩子经常被批评以至快要破罐破摔的现状,孩子妈妈快要崩溃了,已经到了准备彻底放弃的境地。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与这名学生及家长分别进行了沟通交流,发现不管是从学生自身的成绩需求,还是家长的期盼愿景,或者未来的发展前途,这名爱好广泛,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学生都是一个可造之才。

在一个晚自习时间,安排科任老师和生活老师,一起开了一个关于这名学生教育方式探讨的班级教导会。

教导会上,各位老师肯定了该学生在学习上的聪慧机敏及取得的优秀成绩,赞赏了他在多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俗能力与发展前景。但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列举了这名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散漫与调皮,在违反学校与班级纪律方面的频繁与过度。为了严肃学校的纪律,加强班级的管理,所有的老师一致认为,要对这个孩子严厉管教,规范他的思想与行为,不能让他在班级和学校里,起到相反的示范与破坏作用。

我在发言时,首先肯定了老师们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总结了孩子身上显露出来的优点与缺点,叙述了家长目前的担心与想法,传达了孩子想努力而又不知如何使力的迷茫与困惑。

在老师们仔细倾听、静默思考的时候,我讲了下面的三段故事:

第一个是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故事。李镇西老师在他年轻的时候,有天早上抱着学生的作业本准备到教室里做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刚拐过一个转角,发现在走廊的远处,他班上一位女同学正与邻班的一位男生抱在一起接吻。马上就要撞破尴尬的李老师急中生智,两手一松,作业本全部掉落在地面。当李老师蹲在地上捡作业本时,惊醒过来的两位同学,立即跑来,帮李老师捡拾地上的作业本。佯装没有发现早恋真相的李老师还对两位同学连连道谢。多年后出国留学并已在国外结婚生子的这位女同学再次见到了李镇西老师,她对李老师问道:“那一天的早晨,我与邻班的一个男生接吻,您当时到底是看见了还是没看见?”李老师答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生活得很幸福,重要的是你没有留下任何心理阴影,重要的是你的爱情人格依然健全。”

第二个是樊登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末,樊登在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夺得冠军之后,有一段时间过于骄傲。他在参加湖北电视台一个新办栏目的竞争主持人的选秀节目时,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最后的决赛。有一道赛题是让他对另外的挑战者进行评价,樊登的发言非常尖锐,抓住对手的一个口误百般攻击,毫无宽容慈悲之心。坐在下面的评委对樊登说:“观点可以争论,但不必抓住别人的小辫子过于指责,这样会让别人下不来台,这不是主持人应该具有的修为。”擅长辩论的樊登立刻对其展开了驳斥。评委机智地与其交锋数回合后,看到樊登有点左支右绌,笑着对他说:“你看,你被我抓住小辫子后,感觉很难受吧。”多年之后事业有成的樊登回忆起这段经历,有感而发:“与明星主持人的对话交流,我悟明白了什么是大度宽容,什么是波澜不惊,什么是博爱慈悲。”

第三个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水浒传》电视剧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宋江率众兄弟接受招安后,朝廷下发官兵衣服给梁山好汉们穿戴。阮氏三兄弟与刘唐等几位好汉对招安有怨气,不想换穿朝廷发的服装。宋江好言劝解,说这是梁山军队的规章制度,任何人都得遵从。刘唐怼了一句:“为什么鲁智深和武松可以不换朝廷发的衣服?”宋江一愣之后答道:“鲁智深和武松都是受过戒的出家人,出家人当然可以不换朝廷发的官服,你们怎么能和出家人相比呢?”一场换衣风波就这样被颇具统率才能的宋江轻松化解。在宋江尊重差异的区别对待下,不遵从换服装命令的鲁智深和武松并没有与团队离心离德,也没有贪图享乐,而是和众多的梁山好汉们一起攻城拔寨、浴血奋战、奋勇向前。最后,鲁智深和武松擒住了贼首方腊,平息了一场叛乱。适度宽容并没有影响士气,不计小节仍可建功立业。

三个故事讲完后,我想表达的意思,基本上已经阐述清楚了。当我询问还有其他什么问题时,生活管理老师问:“如果这个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宿舍区都犯了一样的错误,难道在扣分和批评时,要区别对待吗?”我回答:“犯了一样的错误,根据宿舍管理制度,当然需要同样批评与扣分。但在事后,对这两名学生的处理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可以开扣分知情协教书通报家长,和家长一起教育。有的学生,可以单独跟他谈话,告知他本来是准备扣10分的,但考虑到他有某种特殊原因,只扣除他5分,不开扣分知情书通报家长,但是如果下次再有违纪行为,将合并重罚。”生活老师又接着问:“假如别的学生提出质疑,犯同样的错误,为何对有个性的孩子宽容对待,应该如何解释?”我答道:“老师需要一些教育智慧,如有必要,可以向宋江学习。宋江是如何说服刘唐的,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理由说服别的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非要判个是非曲直,而是为了将所有的孩子都培育成才,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成熟时,顺利蹚过青春之河。”

看到个别老师望向我的眼神仍然带有一丝疑虑和不解。我又继续说道:“对于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把板子举起来,而不要轻易落下去是一种最好的策略,因为悬着的板子对他的教育与威慑的力量是最大的。只有遇到关键性的重大错误和实质性的品德问题时,我们才能启动教育的惩罚惩戒功能。若在细枝末节上轻易启用教育惩戒,会让这类学生觉得,教育惩戒不过如此,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这,将是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承受之重。

“做教育的终极愿景,是让整个社会在此刻、20年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段里,保持社会的总财富和精神的总正能量增加,与之相应的是社会的总幸福感在增加。对有个性的学生适度宽容,尊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学校里、社会上更好地进步与成长。但如果无视区别,强求一律,造成孩子厌学失学,憎恶社会,那么,整个社会的总财富与总正能量就在降低。

“有个性和特长的孩子,鼓励与引导他们成长为社会的精英,与屡次打击、责怪他们,最终让他们一蹶不振,这两种情况相比,带给全社会的总财富与总正能量,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从我们老师的角度上来说,看到孩子的优点去欣赏,比起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去指责,我们教育者所能感受到的总幸福感,也肯定是差别巨大的。对个别特殊学生无伤大雅的行为失范理解包容,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对于社会的总幸福感的增加,是只有好处没有害处的。”

这次班级教导会开完后的周末,这名学生在老师们的宽容甚而包庇下,统计本周德育量化扣分为9分,没有达到开扣分协教书通知家长的限度。班主任老师还专门告知孩子的妈妈,说她的孩子本周在学校里表现良好,但仍有些小的问题,希望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管理下,孩子在下周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孩子的妈妈看到本周自家的孩子没有再带扣分协教书回来签字,喜极而泣,一再承诺会配合学校,跟孩子好好沟通,做好教育引导,让自己的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接下来的一周里,老师们欣喜地看到,这名孩子的身上逐渐少了一些暴戾,多了一些平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IWOeKpvNYWT83+h89mjFwSQMqzJwsmQorajooEzAN7lGIGUeU2kpsWlp32trYn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