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第15周,我校第二届智慧课堂大赛隆重举行。在大赛中,中小学老师同台竞技,各科目老师竞相展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学校领导的委托,由我对中学部五位老师的赛课进行点评。我点评的题目是:《用智慧唤醒课堂,借科技引领未来》。
盘点初中部五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每一节课都让我耳目一新。我借用题目中的四个字,跟大家分享我听完这几节课的感受。这四个字分别是:智、慧、科、技。
从字面上来理解,智,指智力、知识。中学部的五位老师通过各自的智慧课堂,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冯老师的历史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刚一上课,冯老师就通过平板给学生们推送了三幅图片,使学生们看清楚了中华民族在三个历史朝代的国家疆域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的宝岛台湾,一直都在祖国的疆域内。
曹老师的数学专题复习课——“实数”。在同学们通过平板看完学习目标与自学提示后,立即用平板来抢答本章的知识点。复习课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唤醒、巩固、凝练、提高。这个过程,曹老师通过精心组织课堂,合理运用平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回顾了实数章节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张老师的英语智慧课堂,通过平板的耳机,让同学们在互不干扰的环境下,进行听力练习,夯实英语课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内容中的“听”。
冯老师的语文智慧课堂——“河中石兽”。冯老师将整个课分成三大板块,跟同学们在智慧课堂,依次进行“沙中寻金”“河中寻兽”“文中寻理”的教学活动。在“沙中寻金”环节,同学们在平板上完成自测必答题和抢答题,在“文中寻理”环节,同学们利用平板当堂训练。整节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水到渠成地轻松突破。
胡老师的智慧课堂——“男生女生”,涉及所有的中学老师和中学生都感到难为情,也不愿意直接面对的异性关系这一知识。胡老师在课中,通过一段视频,跟孩子们讲解早恋的危害。早恋是一个孩子在应追逐知识的年龄,却放弃了努力;早恋是一个少年在应广泛接触世界的时候,却选择了一个胡同;早恋是一个学生在为未来积蓄力量的时候,却要过早地承担责任。早恋的危害,通过胡老师推送的这个精彩视频,不用老师顾虑重重地亲自讲解,不用同学们面红耳赤地当面聆听,让同学们在专注看视频的过程中,就能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慧,指情感。我们的课,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学生的健康情感。中学部的五节智慧课堂公开课,在培育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冯老师在课上,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寻找中国台湾、西藏、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论据,培育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
曹老师在课上,组织同学们独自出题,并交换做题再讲解,培育了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参与感。
张老师在课上,组织同学们比赛起立读单词的小游戏,培养孩子们专注课堂教学的专注感。
冯老师在课上,组织同学们表演在河水中找石兽的话剧,并让其他同学评价,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感受到团结合作、愉快分享的情感。
胡老师在课上,组织同学们现场采访听课老师,由听课老师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对这些懵懂好奇的中学生解释神秘而又美好的爱情。在同学们的现场采访和当场宣读中,对爱情的尊重、对责任的承担、对家庭的奉献等这些美好的情感,不知不觉注入每个同学的心田。
科,指科学。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平板电脑和互联网因素,添加了各种较为先进的科学设备。
有一本教育论著里是这样说的,人类教育的发展史有三次大的飞跃:一是印刷术的出现,让孔子、孟子等教育名家的言论、思想,能够传播到千里之外;二是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让一位老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进行班级授课,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而又普遍的教育;三是“互联网+”教育的出现,让每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解放人、发展人。
我们的智慧课堂正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设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增加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以五位参赛老师为代表的中学部广大老师们,都在积极地使用“互联网+”教育,都在利用平板电脑、网络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主动求知的兴趣。
技,指技术。有了科学的设备,还要有技术出众的老师。中学部的五位老师都能熟练使用平板电脑,在平板电脑与教学课件之间自如切换。
冯老师先后用平板电脑展示中国历史上三个朝代的疆域变化;用平板电脑拍照上传测试题,老师直接在电脑屏幕上批改;同学们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当堂训练题。
曹老师让同学们记平板电脑上推送的本章数学知识点;做本章易错题并用平板拍照上传;练习平板上推送的当堂训练题。
张老师让同学们用平板上的耳机进行听力训练;用平板即时检测;用平板进行当堂训练。
冯老师在“沙中寻金”环节让同学们用平板自测;在“河中寻兽”表演结束后让同学们拍照上传几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文中寻理”环节完成平板上相应的练习题。
胡老师用平板拍照上传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用平板中的小程序让同学们抢答;用平板电脑来当堂检测。
上述五位老师使用平板电脑都非常熟练,使用时机恰到好处,体现了我校中学部老师们紧跟时代、善用科技力量。
中学部五位老师的智慧课堂公开课,为大家树立了智慧课堂的样板与标杆,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在以后的智慧课堂教学中,继续摸索探讨。
1.老师的讲解应尽可能少,真正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增长知识、增加智慧。
2.在找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而不能只提问优秀学生。
3.能用课件来展示的文字及视频,尽可能用课件展示,只有当课件展示效果不好,或者用平板展示更能体现其优点时,才用平板来展示。
4.数学课上,有一个环节是结对子讨论,有三个小组的同学一下子蜂拥到另外三个小组,人声鼎沸,显得很乱。可以考虑在本小组内进行结对子讨论。
5.公开课需要真实,不要弄虚作假。比如政治课上展示思维导图的环节,如果是课前就让同学们画好了,就应直接说明,就不要再让小组在课上合作绘制思维导图了。
6.平板的使用,不能仅局限在拍照上传、抢答、随机点名上,应尽可能地了解平板的优缺点,充分发挥平板的优点,回避它的缺点。我曾经观看过这样一节智慧课堂公开课,一道典型题推送出来后,同学们立即完成,做对的同学到第一组做下一题,做错的同学到第二组讨论纠正,找不到思路不会做的同学到第三组,由老师现场讲解,再次做题,直到做对为止。这样,整个智慧课堂是动态的,也能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更高效,在智慧课堂中都学有所获。希望在下一届智慧课堂大赛上,能够见到这样勇于实践的公开课。
老师们虽然存在些微不足,但瑕不掩瑜,本届智慧课堂的大赛课,各位参赛的老师为大家奉献出了一场视听盛宴,让我们大家模仿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一起将我校的智慧课堂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