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读图时代与视觉化转向的相关理论阐释

近些年,关于图像、影像学和视觉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众多学科关注和重视的热点。传统艺术学把它看作“图像学的复兴”。 视觉文化则以“形象科学”的名义进行诠释,视之为跨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门新兴科学。 鉴于图像对文学领域的强劲介入与渗透及其引发的文学叙事图像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文艺美学工作者开始思考图像与文学、图像与美学之内在关联。 在西方后现代社会思潮中,利奥塔、德里达、福柯、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等认为,图像(视觉)文化的勃然兴起改变并重塑了人类与世界、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在哲学理论方面,图像时代接续了由“语言学转向”而来的欧洲思想的发展历程,开辟了图像化转向(或曰视觉化转向)的崭新时代,对此可称为后现代叙事或视觉叙事。 麦克卢汉和巴拉兹将图像媒体化看作现代与后现代的分水岭。巴纳德、马丁·杰、米克·巴尔等学者关注图像的意义生产和文化权力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媒介传播技术及其实践过程中,马克·波斯特揭示了视觉化传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刻内在关联。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图像视觉化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颇具全球性和时代特色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2eES2IQddbwv+pj9y06vGqxe1sLjKTl7l9Ptj5SH5AbaYNFz5NL4P5NX2/LK86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