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明明内心渴望控制一切,让生活井然有序,情绪稳定如初,却总是忍不住地陷入焦虑的旋涡,让人感到既无奈又疲惫。
其实,在某些时候,焦虑也是一种积极情绪,他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可能存在的威胁,从而逃避这些威胁。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一个原始人在野外狩猎,他隐约嗅到了一些猛兽的气味,他的理智对他说:“只是有些气味而已,不能证明什么!”但是大脑已经把这条危险信息“收录”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一些风吹草动,他安慰自己:“可能是我幻听了,没什么危险!”他虽然说服了自己,但是没有说服大脑,大脑依旧把这条危险信息“收录”了起来……由于有不断的、可能存在的威胁信息被大脑“收录”,并源源不断地加工成一个情绪—焦虑。此时,那个原始人的内心越来越焦虑,他甚至无心捕猎了,于是干脆打道回府。在他走后不久,一头潜伏在不远处的猛兽由于没能等到原始人进入自己的伏击圈,失望地离开,去寻找它的下一个猎物去了……
原始人产生的非理性思考导致的焦虑和不安,就是一种非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在现实生活中,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没有发现什么危险,心中却忍不住地焦虑,哪怕有理有据地告诉自己,眼前没有什么需要警惕的东西,但情绪却不受控制地波动,难以平复。
有趣的是,这种忍不住地焦虑,有时还真就像原始人避开危险的直觉一样,能帮助我们规避一些意外与风险。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焦虑过度,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就会造成影响。
戴琳是一名公司中层,生活幸福、家庭美满,从外表看,她似乎没有任何值得焦虑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戴琳在20岁那年,曾患过一次重病,虽然最终经过治疗康复了,但从那以后,她总是害怕自己的身体再次出现状况。
因为对生病的恐惧,戴琳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变得异常敏感。她不仅时常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对任何微小的身体不适都过分担心。有一天,她感到头晕和乏力,开始担心自己可能患上了严重的疾病。于是,戴琳上网搜索“头晕、乏力可能是什么病?”。就像俗话说的“搜索引擎看病,癌症起步”,她很快就搜索出结论——头晕和乏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包括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戴琳非常担心,立刻跑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告诉她没有大碍,只要按时吃饭、早睡早起就可以了。但戴琳仍然非常焦虑,心想:“我是不是患有某种医院难以检查出的疾病?或者是我的病还在初期,所以医生看不出来?”抱着这种想法,戴琳又换了一家医院重新检查,得到的结论与之前的医生并无不同。
然而,戴琳并未因此就安心,反倒怀疑自己患上了“疑难杂症”。她常常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而夜不能寐,也正因如此,她头晕、乏力的症状更加明显了。
此后,戴琳又去看了多位医生进行检查,但医学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没有明显问题。然而,她却“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的症状不断加重。于是,戴琳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中,她更加确信自己患上了某种医院难以查明的疑难杂症。
戴琳的病情惊动了家人,他们带她到处求医问药。可奇怪的是,医生们都说戴琳的身体没问题。最终,一位多次接诊戴琳的医生说道:“你可能患上了神经官能症。”
戴琳马上问:“那是什么病?”
医生解释道:“是一种心理疾病,你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戴琳非常生气地说:“我的身体很难受,你却说我是心理疾病,难道我身体上的难受是假的?我是在装病吗?”
医生向戴琳反复强调,心理上的疾病也是可以体现为身体病痛的。戴琳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医生的观点,但在内心里,她还是忍不住焦虑,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事实上,戴琳的“神经官能症”,就是过度的健康焦虑带来的一种心理疾病。心理学认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与焦虑紧密相关的心理疾病,通常表现为身体功能异常,但在医学检查中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焦虑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主要症状,患者常常出现过度担忧、恐惧和紧张的情绪。一个典型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可能会因为轻微的身体不适或症状而感到极度焦虑。他们可能会频繁就医,接受多次检查,但结果仍然是正常的。然而,这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焦虑,反而可能导致他们对身体状况的过度担忧,恐惧加剧。
而且,在临床中医生们发现,一个患者即便知道了自己患的是神经官能症,他还是会忍不住地焦虑,怀疑自己有其他病情,这也充分体现了“焦虑难以自控”这一心理学事实。所以,如果我们已经陷入某种焦虑中,那么就需用科学的手段和一个比较长期的自愈过程,来让自己走出焦虑的阴霾。
在我们大脑深处的颞叶内侧,有一个形状类似于杏仁的东西,这个小小的东西叫杏仁体,是人类恐惧与焦虑的来源。事实上,恐惧和焦虑非常接近,它们都来源于“威胁”。乍然出现的威胁带来的是恐惧,而长期的、可能存在的威胁,给我们带来的就是焦虑。
心理学家勒杜是研究杏仁体的权威,他提出了著名的“非意识性情绪反应”,解释了我们为何会忍不住地焦虑。勒杜指出,大脑可以在没有人们主观意识介入的情况下产生情绪反应,这种非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可以在我们察觉到威胁之前就已经发生。勒杜将自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杏仁体,他发现杏仁体具有“加工情绪”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不是因为某件具体的事而产生了某种情绪,我们的情绪是大脑自己加工出来的。由于有太多的关于威胁的信息被传入杏仁体内,所以杏仁体就“加工”出了焦虑这种情绪来影响我们。
就像此前说的,在某些时候,焦虑其实是一种积极情绪,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可能存在的威胁,从而回避这些威胁。最起码,在远古时代,焦虑还是挺有用的。但是到了现代,大多数的焦虑都成了给我们带来负面作用的坏情绪。而且,由于焦虑是大脑“主动加工”出来的一种情绪,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它,常常会忍不住地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