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振臂展肌、踌躇满志的机构整装待发的样子。这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也许那时只是一条影影绰绰的意识小溪,并不成形,并不强大,但却在机构上下引发了一股前行的力量。我预感,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必将一发不可收拾。
——遗憾的是你的预感错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对的,的确发生了一系列一发不可收拾的事,但却令人沮丧。
2013 年前后,机构的发展越来越乏力,会员人数破千后再无进展,甚至开始回落。事实上并没发生什么突发事件,甚至理念、制度还有进步,瓶颈在运营。
我大概总结一下,外因有三:一是公立园开建园中园(即幼儿园中的早教园);二是标准化、高颜值、团队作战的品牌连锁早教攻城掠地;三是家长意识升级,需求多元化。内因也有三:一是过于追求规模扩张,忽视专业精进;二是机构想做大需要相当天赋,而我们没有,至少当时没有;三是差钱,当然这是因也是果。
总之,到 2013 年年底,我们做了三个重要决定:
一是集中核心力量做教研,以求突围;二是全力办好十周年校庆(2004—2014),提振士气,扩大影响,增加生源,以求突围。三是四个部中撤掉三个,保留一个,重点维护,保存元气,以求突围。这几件事都不轻松,也都奔着突围求生而去,可见当时形势之严峻。
现在回顾这三件事的确都有收获:第一,实现了教学系统的进化,至今受益。第二,联合学前教育协会等机构举办了首届生态纪双年教育论坛暨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一场近千人参加、多名国内外专家出席、为期两天的主题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在省内外产生了不小影响。第三,用了三年时间不是撤掉三个部,而是四个全撤,且同时还开了一个全新幼儿园。就像在热带雨林中穿行,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生死之劫,活了下来,完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