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凡例

一、本書收録安徽省天長市安樂鎮紀莊村十九號漢墓出土的木牘及其他文物考古資料。

二、本書内容包括木牘概述、木牘圖版、木牘釋文與注釋、墓葬發掘報告以及附録。木牘圖版部分有原大彩色照片和紅外照片。發掘報告包含該墓所出其他文物的彩色照片。附録爲木牘研究論文。

三、木牘出土時有部分殘損、斷裂,在整理時盡可能進行拼接,以求恢復原貌。

四、木牘整理編號共35個號,爲TM19D1—35,由出土地點、墓葬編號和木牘序號組成。其中T表示天長,M表示墓葬,19表示墓葬編號,D表示木牘,其後數字是木牘編號。木牘的正、背面分别用A、B表示。行文中爲避免繁複,多徑用木牘編號。

五、照片旁所附相應釋文力求反映牘文的原貌,行款盡可能依其本式,重文號等標識照録,异體字、通假字後加“()”注出通行字。在釋文注釋部分對全部釋文加標點,不保留重文號而釋出相應的文字,省略原有的句讀勾識符號而代之以新式標點。

六、釋文中還使用了下列符號:

□表示字迹模糊未能釋出的字,一字一“□”;根據殘筆釋出的字,外加“□”;?表示釋文存疑;……表示字迹模糊字數不能確定;[]表示墨迹不存,根據文例補出的字;〼表示木牘殘斷處。 pqfiltm0A2r6SNpTj4gh7+7g7Wm/YoKCxxUa/hivVXMRdDCReHsYKIEQgT+K/35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