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发热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感受六淫之邪或疫疠之气是导致外感发热的常见病因,情志失调、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瘀热入里是导致内伤发热的常见病因。正邪相争是其基本病机。
发热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体温高于正常值。表现为自觉寒冷,甚则出现寒战,加盖衣被不得缓解者,体温多在39℃以下;面红,身大热,大汗出,口干咽燥欲冷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者,体温多在39℃以上持续不退;发热如潮水般起伏有定时,有骨蒸潮热感者,多为午后发热或见热势增高而不退,或早晨热退但病程较长;恶寒和发热交替发作且无定时者,多持续反复,经久不愈。
导致发热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外因导致的发热常为六淫之邪、温热疫毒之气由表及里或直中或逆传所致。按照中医阴阳表里辨证,正邪相争,营卫不和,阳胜则热。正邪相争,邪在肌表则发热伴恶风寒;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往来;邪气入里,两阳俱盛,多见壮热或潮热;疫毒炽盛可表现为高热寒战;湿热蕴蒸可见身热不扬等。内因引起的发热多由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瘀血内阻,久而化热,或饮食积滞而发热,或气血阴阳亏虚而发热,属中医学“温热病”范畴。